四合院(多多诗歌)
作品原文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提醒,晚秋时节,故人故事
撞开过几代家门的果实
满院都是
每一阵风劫掠梳齿一次
牛血漆成的柜子
可做头饰的鼠牙,一股老味儿
挥之不去
老屋藏秤不藏钟,却藏有
多少神话,唯瓦拾回到
身上,姓比名更重
许多乐器
不在尘世演奏已久,五把锯
收入抽屉,十只金碗碰响额头
不惜钟声,不能传送
顶着杏花
互编发辫,四位姑娘
围着一棵垂柳,早年见过的
神,已随鱼缸移走
指着石马
枝上的樱桃,不用
—一数净,惟有与母亲
于同一时光中的投影
月满床头
作梦就是读报的年龄
秋梨按旧谱相撞,曾
有人截住它,串为词
石棺木车古道城基
越过一片平房屋脊,四合院的
逻辑,纵横的街巷,是从
谁的掌纹上预言了一个广场
一阵扣错衣襟的冷
掌心的零钱,散于桌上
按旧城塌垮的石阶码齐
便一边拾拉着,一边
又漏掉更多的欣喜
把晚年的父亲轻轻抱上膝头
朝向先人朝晨洗面的方向
胡同里磨刀人的吆喝声传来
张望,又一次提高了围墙……
1998
作者简介
多多(粟世征,1951年-),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的探索者之一,被公认为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曾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代表作有《玛格丽和我的旅行》《手艺》《致太阳》等。[1]
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化节诗歌奖,2000年曾获首届安高诗歌奖,2004年回国后被聘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2010年获得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0年被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做驻校诗人。[2]
多多是一个真正的汉语诗人。他的诗歌以精湛的技艺、明晰的洞察力、义无反顾的写作勇气,近乎完美地承续了汉语在当代中国的艰难使命。[3]
他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温情理解,融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的细致雕刻,并在每一首诗歌的内部构造上,力图实现他孤寂而坚定的美学抱负。他对汉语尊严的忠诚守护,使他的诗歌很早就形成了显著的个性和风格:意象简洁,节奏明快,语言准确、锐利而富有张力,对心灵细节有深切的敏感和痛苦的体认,对人类的精神困境有明确的艺术承担。[4]
他发表的一系列诗作,以及他本人在母语国家的重新出场,照亮了那些美好而令人激动的文学记忆,同时也见证了汉语诗歌永不衰竭的丰富可能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