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分曆

四分曆是以365 1/4日為回歸年長度調整年、月、日周期的中國古代曆法。冬至起於牽牛初度,則1/4日記在斗宿末,為斗分,是回歸年長度的小數,正好把一日四分,所以古稱「四分曆」。戰國至漢初,普遍實行四分曆。「四分曆」的創製和運用,集中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天文曆法水平,在世界範圍內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

目錄

簡介

四分曆亦稱「後漢四分曆」。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實施的曆法。編欣、李梵等創製。規定一年(回歸年)為365又1/4日,一月(朔望月)為29又499/940日,19個太陰年插入7個閏月,因歲余為四分之一日。 因為當時所用的太初曆(八十一分法)比四分曆斗分更大,可見疏闊,經使用一百八十幾年與天象已明顯不符,又由編欣、李梵等編訂新曆,恢復古法。取漢文帝後元三年庚申歲為曆元,上距魯哀公十四年孔子獲麟320年。這就是「後漢四分曆」。其數據均比太初曆準確。《後漢書.律曆志中》:「四分曆本起圖讖,最得其正。」中國天文學史整理研究小組《中國天文學史》第五章一:「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開始採用張盛、景防、鮑業等以四分法所推算的弦望和月食時刻。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式頒布編欣、李梵等人編的四分曆。它以文帝後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十一月夜半朔旦冬至為曆元。由此推算,東漢四分曆的交氣、合朔時刻比太初曆提前了四分之三日,從而有利於太初曆曆法後天現象的校正。其後又經賈逵等人共同討論和修訂,總結了幾十年來的觀測記錄,取得了更顯著的進步。這個曆法後世一般稱為後漢四分曆。」

評價

它把前代一直沿用下來的冬至點在牽牛初度這個天象數據,經實測改為斗二十一度又四分之一。它的推算方法基本沿用三統曆而比較精密,特別是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會合周期更是這樣。在地球上觀測行星的運行,當行星、太陽和地球處在一條直線上,並且行星和太陽又在同一方向的時候,叫做「合」。水星和金星的軌道在地球軌道之內,叫做內行星,當太陽在地球和內行星之間的時候叫做「上合」,當內行星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時候叫做「下合」。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軌道在地球軌道之外,叫做外行星,外行星沒有下合,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只有一次合日。三統曆把金星和水星的會合周期叫做「復」(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兩次與日相會),把火星、木星和土星的會合周期叫做「見」(在一個會合周期內只與日相會一次)。東漢以後的曆法不再區分「見」和「復」而都叫做「終」。四分曆所測的水星一終(從合日到合日的一周)的數據是115.87日,和現代觀測的數字基本一致。水星離太陽最 近,早晨出現的時候在日出之前,出現不久就被日光所掩蓋;晚上出現在太陽落山以後,出現不久也隨着落下去,對於它的觀測非常困難,甚至有的人一生也看不到水星,中國古代人民能夠在二千年以前,憑着肉眼觀測它的會合周期精密到這種程度,確是驚人的發現。四分曆用黃道度數來計算日、月的運行和位置;根據實測定下二十八宿距星間的赤道度數和黃道度數、二十四節氣的太陽所在位置和昏旦中星、晝夜漏刻、晷表日影的長短等重要數據,並把這些內容列成表格,這也是三統曆所沒有的,四分曆雖然比起三統曆來有了進步,但是,它對於當時已經發現的月行有遲疾等現象都未曾考慮進去,因而行用了一段時間以後,又不得不改歷了。 [1]

參考文獻

  1. 四分曆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