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漢語漢字)
囊(漢語漢字) |
囊(拼音:náng、nā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據已有古文字資料,「囊」字最古形體為收錄於《說文解字》的篆文。其本義是口袋;後引申為用口袋盛物。
目錄
基本信息
囊,形聲字。初文作①(《金文編》425頁,「②」字所從),像扎住袋口的囊(小圈兒象徵扎系袋口的繩索),象形字。後改為從③(「橐」之初文)的形聲字。小篆及秦漢古隸從③,襄省聲;草書與楷書則是從③省(省去「木」),襄省聲。以上各體雖然均從襄省聲,但所省者各不相同:小篆「襄」字從衣,④聲,字形1所從省去了「衣」旁;古隸「襄」字作⑤、⑥,字形2、字形3所從都省去「④」和「衣」的下半;隸書「襄」字作襄,草書(字形4)所從省去了「⑦」;楷書則僅省去了「⑧」。「囊」,本義是口袋。《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漢王充《論衡·無形》:「形之血氣也,猶囊之貯粟米也。」引申指用口袋盛物。漢桓譚《新論·求輔》:「雖積和璧,累夏璜,囊隋侯,篋夜光,未足以喻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策蹇驢,囊圖書。」
參考文獻
- ↑ [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