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嘎灑鎮位於景洪市西南部,距景洪市政府駐地7千米,東接景洪市城區,東南接景哈哈尼族鄉,南連勐龍鎮,西接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勐宋鄉,北與允景洪街道毗鄰,東北與勐養鎮隔江相望。 截至2014年末,嘎灑鎮行政轄區總面積(含農場)730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46296人(2013年),其中戶籍人口9798戶(2013年)。[1]

目錄

簡介

嘎灑鎮位於景洪市西南端,鎮政府距市區7千米,地處北緯20°57′22″,東經100°45′43″,東接景洪市,東南接勐罕鎮和景哈哈尼族鄉,南連勐龍鎮,西接勐海縣格朗和哈尼族鄉、勐宋鄉,北以瀾滄江為界與勐養鎮隔江想望,總面積為730平方公里。全鎮地形由北向南延伸,境內最高海拔路南山2153米,最低海拔瀾滄江邊525米,平均海拔1334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年降雨量1209.3毫米,年均日照1692.7小時。

2008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3.45億元,比上年增長9.8%,人均生產總值7418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分別完成1.7億元、0.5億元、1.25億元,同比增長4.9%、16.3%、14.7%一、二、三產業比重為49:15:36。

行政區劃

全鎮轄12個村委會,即曼掌宰、曼景罕、曼勉、曼達、曼播、曼邁、曼典、曼戈播、沙藥、南聯山、南帕、納板,1個種植場。轄區內駐有中央糧食儲備庫,景洪農場,6個社區、6個作業區,市地稅三分局,工商所,納板河自然保護所,靈長類動物中心,市水產研究所等省、州、市級25個單位。

人口衛生

全鎮轄12個村委會,122個村小組,1個種植場,13個種植隊,2008年,總人口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64萬人,非農業人口0.36萬人,主要居住着傣、漢、哈尼、布朗、拉祜、彝等民族,人口自然增長率4‰。全鎮有鎮級衛生院2個,村級衛生所7個,鄉村醫生35人。[2]

歷史沿革

「嘎灑」傣語。可譯為沙地街。新中國建立前,此地是景洪壩子內一個較大的交易集市,趕集之地沙子較多,故曰嘎灑。此地位於景洪壩子之南,距允景洪城約8公里,有景洪至勐龍的公路穿境,還與民航機場公路相通,交通方便。嘎灑鎮因政府駐地嘎灑街而得名。元至清朝先後在鎮內的宣慰街設置府、司,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土司治下為版納景洪的勐景洪,1911年改置為「普思沿邊行政總局」等一分局,1927年改置為車裡縣的一個區,1958年改置為景洪縣的景洪區,1988年改置為嘎灑鄉,1997年改置為嘎灑鎮。

經濟實現

嘎灑鎮曼景罕村:科技送來香瓜香

國民經濟實現較快增長,2006年,全鎮生產總值完成2.8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15.2%;第二產業增加值0.38億元,增長15.2%;第三產業增加值0.97億元,增長12.8%。人均生產總值6564元,同比增長22%。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51:14:35。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新成績,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籌措資金力度,全年共籌措投入「三農」資金821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2.4億元,同比增長33.3%,農業農村經濟取得較快發展。

一是實施農民增收千元項目成效明顯。圍繞「農業富鎮」發展戰略,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全面實施「橡膠、糧食、茶葉、冬作、畜牧水產及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六個千元項目成效明顯。以穩定面積、增加科技含量,規範化管理為突破口,不斷發展橡膠產業,全鎮橡膠種植面積12.3萬畝,開割面積8.3萬畝,干膠產量1.05萬噸,同比增長9.4%;鄉鎮企業總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23.6%。糧食持續穩產高產,以農業科技為先導,全面推進科技入戶工程,推廣薄膜育秧、旱育稀植、電腦農業、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全面提升糧食產業。全鎮糧豆播種面積6.6萬畝,總產2.16萬噸,平均單產327公斤,同比單產增加23公斤,產量增長3%。茶葉產業初見成效,按照「低膠高茶」發展戰略,積極鼓勵、扶持和幫助群眾種植良種茶,努力使山區人均擁有一畝以上優質良種茶,茶葉種植面積0.46萬畝,產量1.84萬公斤,同比產量增長15%。冬季農業開發取得新成效,充分依託城郊和熱區資源優勢,引導壩區農民發展以蔬菜、瓜果、甜脆玉米等為主的冬季作物,冬作面積1.42萬畝,總產1.7萬噸,同比產量增長70%,冬作已成為我鎮農民增收主要來源之一。畜牧水產業進一步發展,全年生豬出欄1.96萬頭、大牲畜出欄0.22萬頭、家禽出籠20.7萬羽,同比分別增長2.1%、4.8%、64.3%。水產養殖面積0.19萬畝,總產0.11萬噸,同比增長36.6%。實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提高農村勞動者技能,完成260名技能培訓任務。

二是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投入資金323.9萬元,完成農田水利水毀工程22件,其中:人畜飲水工程5件,修復水毀水利工程6件,主要完成2.4公里的右乾渠改造續建工程;完成曼賀水庫溢洪道工程;解決了曼倒等5個村小組2298人的飲水困難;歲修水溝128條、236公里,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

嘎灑鎮

三是扶貧攻堅成效明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堅持綜合性和開發性扶貧原則,積極爭取扶貧項目和資金,加強與掛鈎單位聯繫、協調,不斷加大扶貧力度,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內,共投入資金423.9萬元,其中:投入資金54.8萬元,完成回火村異地搬遷排水溝、安居等掃尾工程,工程已驗收使用;投入資金1萬元,完成壩勐村異地搬遷項目和曼賀納二組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的上報工作;投入資金9萬元,完成曼賀納一、二組等6個村600畝山區人均一畝優質良種茶項目;投入資金318.2萬元,完成回老、大安等5個村7254畝坡改梯工程;投入資金25.5萬元,改擴山區村道路28公里,改善了曼邁廣掌、曼賀納一、二組等6個村寨道路條件;投入資金15.4萬元,安裝衛星電視接收器8套,解決了回老、大安等8個村看電視問題。同時,認真實施了茅草房改造工作,完成全鎮85戶茅草房改造任務。通過採取一系列扶貧措施,山區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全鎮實現了「通路、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目標。

四是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以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改善為重點,規劃編制並啟動實施10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扶持資金60.8萬元,帶動農民自籌資金400萬元,實施建設項目6個,為推進全鎮的新農村建設積累了經驗。

五是村組集體經濟得到扶持發展。投入資金105萬元,完成曼養廣村100畝橡膠種植、漁塘改造項目和曼典粗製茶加工廠項目,項目推進進展順利。

嘎灑鎮文化節

六是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8元,增長9.2%,農民人均純收入3300元,增長17.8%。堅持以人為本,切實關心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生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與發展的豐碩成果,全鎮擁有各類汽車303輛,拖拉機3170輛,摩托車8908輛,電視機8205台,固定電話7800台,建蓋新民居360幢。

財稅金融運行平穩

認真貫徹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稅收征管,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完成全鎮財政總收入1201.2萬元,完成市級下達任務數的125.8%;財政總支出完成1414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支出完成613.4萬元,兌現「糧食直補」資金57.8萬元。金融機構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各項存貸穩定增長。各項存款餘額3.67億元,同比增長15%;累計發放各項貸款餘額0.6億元,其中小額信貸累計發放0.25億元。[3]

資源環境

溫泉

水資源:轄區內有瀾滄江、流沙河、南西河、南凹河、南撾河、曼典河、納板河等河流。

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67.3%。

民族文化資源:有傣族的「貝葉文化」,哈尼族「無字文化」,民族節日有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的「嘎湯帕節」,拉祜族的「拉祜擴也節」。

旅遊資源:村寨「農家樂」旅遊,溫泉渡假村、大黑山避暑休閒山莊、曼飛龍水上娛樂城等旅遊項目。

民族文化

哈尼族人民歡度嘎湯帕節

世居有傣、哈尼、拉祜、漢、布朗、彝等9個民族。主要的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有:傣族的「潑水節」,哈尼族的「嘎湯帕節」,拉祜族的「拉祜擴也節」。 傣族的「貝葉文化」,哈尼族「無字文化」。

「潑水」節是傣歷的新年,是傣族風情集中展示的節日,是一個狂歡的節日,是參與性強的節日。時間為每年的公曆4月11——14日,為期三至四天,頭兩天為送舊,後兩天為迎新。節日期間,潑水、賽龍舟、趕擺、放高升與丟包是潑水節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項目。潑水的那一天,人們先到佛寺浴佛後,才能相互潑水。開始潑水時,彬彬有禮,姑娘們提着一小桶摻有香水的涼水,用樹枝蘸水向長者、來賓脖後輕輕潑灑,以表示祝福,這是禮節性的潑水。潑水進入高潮時,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潑水,滿瓢、滿盆的水,在追逐中潑向對方。「水花放,傣家狂」,潑水節成了狂歡的節日,平時彬彬有禮的傣家少女,頓時活躍起來,不甘示弱的與小伙子展開對潑。水花在空中飛舞,傳遞着吉祥與祝福。

少數民族

「嘎湯帕」節是本地哈尼族為紀念祖先的節日。「嘎湯帕」哈尼語為「萬物更新」或「紀念祖先湯帕」。節慶期間,哈尼人穿上節日盛裝,殺豬宰雞、舂糍粑,祭祀祖先,宴請親朋,共慶新年。青年男女成群結隊上山采野花、摘野果。男人們不論年齡大小,都要做一個陀螺,大家到開闊的場地上開展打陀螺比賽。無論男女老少,都盡情娛樂,紅紅火火辭舊歲,歡歡喜喜迎新年。節日上,讓來賓難忘的是進寨門過酒關。所謂「進寨門過酒關」是當地哈尼人的一種待客的禮節,就是所有的來賓和親朋,不論老少都必需從身穿節日盛裝手捧米酒排成兩行的迎賓隊中進入村子,而進村的客人則必需一杯杯喝完迎賓人員手中的酒才能進到村中,灑量不好的客人就要想想辦法了。

「拉祜擴也」節是本地拉祜族最隆重的節日,「拉祜擴也」節這天(每年農曆小年十五),整個村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都穿着節日的盛裝,殺豬宰雞、舂糍粑、盪鞦韆、打陀螺、跳歌,共同辭舊迎新。

鎮內有歷史悠久的「西麗宰勐塔」,為鎮妖而建的「塔班熱」,為乞求來年五穀豐登而建的「塔莊格」,為弘揚「南傳佛教文化」而建蓋的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南傳佛教文化苑);景洪市最大的水庫—曼飛龍水庫,享有盛名的「嘎灑溫泉」,傣家傳統的杆欄式竹樓和上百年的菩提樹。[4]

旅遊資源

這裡溫泉眾多,村民們因地制宜的開發了溫泉旅遊度假村,是理想的旅遊療養勝地。這裡匯集了濃郁的民族風情,村民們突破陳規,外出取經,辦起了自己的「農家樂」,這裡是節假日休息時間的理想選擇。地處通向240和打洛邊境的咽喉要道,從北向南允大公路、東向西214國道穿鎮而過,中國靈長類動物中心、西雙版納機場、全市蓄量最大的曼飛龍水庫和版納皇城——宣慰街都建在嘎灑境內。

嘎灑溫泉,是景洪城郊已經開發利用的兩處溫泉。由於溫泉所在地屬景洪市嘎灑鄉境,故稱嘎灑溫泉。

嘎灑鄉境內的溫泉,分為曼賽溫泉和嘎灑溫泉兩處。曼賽溫泉位於嘎灑張駐地以西約1華里的曼賽寨邊,有簡易公路直達泉邊。泉水從平壩地下泥沙中涌 出,水溫達60℃。水中含有多咱礦物質,含硫量較高,老遠便可聞到硫磺氣息。泉邊有連片翠竹和各種果木相互交織的人工植被。經霜不凋的翠竹和四季披綠的果樹,為這處溫泉設置了一道綠色幔帳,增添了一道風景。此處溫泉已進行了初步開發,興建了兩個露天浴池,一大一小,水深達1米餘,可供露天沐浴或游泳。露天浴池附近,建有一排封閉式浴池,設有18個單間,引泉水供遊客在室內沐浴。在浴池附近,建有3幢竹樓,內設娛樂設施,供遊客娛樂小憩,並在此住宿。曼賽溫泉的設施雖然還不完善,但因距州府允景洪較近,又有汽車通達,前往洗浴的觀景都極多。每當夜幕降臨後,前往沐浴者絡繹不絕。

嘎灑溫泉,位於嘎灑鄉駐地西南側約1華里的平壩中,泉畔空曠無村。此處溫泉的泉水,亦由平壩地底幾十米處外涌。水溫約60℃,富含硫磺,走近溫泉便可聞到濃烈的硫磺氣味,具有一定醫療價值。這處溫泉緊傍214車道,洫可通到泉邊。

嘎灑溫泉已被列入西雙版納開發利用項目,目前正在動工修建一個集沐浴、遊樂、購物、住宿為一體的溫泉度假村。度假村主體工程已完工,其餘設施正在興建,1998年底可正式開放。不久的將來,嘎灑溫泉便會成為景洪城郊吸引遊客的休閒度假場所。[5]

基礎設施

公交車站

交通方面:嘎灑鎮交通便利,國道214線、景混公路段和景大公路穿鎮而過,西雙版納機場建於鎮內,境內鄉村道路四通八達,全鎮122個村小組、13個種植隊已全部通路,實現鄉村道路硬化有53個村,硬化率達43.44%。

水利設施方面:轄區內有中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7座,壩塘2座,總蓄水量1694萬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0.3億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1612公頃,水利化程度達40%。全鎮已有128個村小組、種植隊通自來水。2008年,累計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146萬元,完成曼飛龍水庫左乾渠曼崗段溝渠改造、南西水溝曼達段水毀修復、曼播水庫出險加固等10項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有效改善了農田水利條件。

電力方面:轄區內有變電站6座,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

通訊方面:轄區內有中國移動通訊基站18座,中國聯通基站8座, 小靈通基站110座,已有90個村小組安裝程控電話,擁有固定電話6213台,擁有電視機8039台,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08年,共投資1129.9萬元,其中社會資金投入800萬元,實施一、二期土地開發建設項目4個,完成事業單位綜合樓建設並驗收投入使用;完成曼掌宰、曼灑新村規劃並啟動建設;完成嘎灑轉盤泊油路面鋪設工程建設;完成城鎮街道燈節能改造工程,鎮容鎮貌明顯改善。

文化教育

嘎灑鎮

教育工作,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鞏固「兩基」和「普九」成果。全鎮初級中學2所,中心小學2所,村完小17所,教職工685人,學生10182人,其中,中學在校生2039人,小學在校生5880人,共有2438名農村中小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兌現「兩免一補」資金181.3萬元;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7.68%,鞏固率達97.47%,輟學率2.53%。 全鎮有國家級中等職業學校1所,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1所,省級文明學校2所,州級文明學校4所,州級綠色學校1所,市級文明學校2所。

全鎮有文化站1所,為州三級文化站,村級文化室46個,現有農村業餘文藝演出隊155個,腰鼓隊1支,民間傣式武術隊3支,排球隊4支,龍舟協會1支,民間章哈協會1個;金銀首飾、民族織錦等手工藝人63人。社會文化市場有網吧5個,音像製品零售、出租店13個,打字複印店3個,電子遊戲室5個,卡拉OK廳16個。體育硬件設施中,籃球場48塊,龍舟比賽專用船2艘。2008年獲省級農村優秀文藝演出隊4支。

嘎灑鎮各學校:景洪市嘎灑鎮中心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南帕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南聯山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勉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嘎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弄楓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播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景保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曼達小學校、景洪市嘎灑鎮種植六隊小學校、景洪市職業高級中學景洪市嘎灑鎮中學。

發展未來

嘎灑鎮政府座談會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取得新進展

投入資金766萬元,主要完成投資60.7萬元民族趕擺場南側大溝改造工程;完成投資20萬元溫泉路沿線8家單位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完成投資50.6萬元溫泉路柏油路面建設及部分人行道和綠化建設;完成大轉盤至嘎灑膠廠道路燈光修復工程;完成投資50.6萬元事業單位綜合辦公樓征地補償及項目報建工作;完成招商引資320萬元趕擺場內標準燈光籃球場、民族特色傣房建築及給水、供電設施建設,投資250萬元啟動職工住宅商品房建設。不斷加大鎮容鎮貌管理和城建執法工作力度,抓好垃圾清運及衛生保潔,城鎮環境明顯改善。

各項改革不斷推進

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得到鞏固,農民負擔明顯減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改革和農村獨生子女獎勵工作順利推進,農民參合率達87%。建立健全「村帳鎮管村用」財務管理制度,完成「鄉財市管鄉用」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嚴格林權審批,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奠定堅實基礎。年內,完成農墾分離辦學改革任務,優化整合教育資源。完成財政所、土地所上劃工作。

協調做好工業園區、度假區二期開發及重點工程建設

協助工業園區管委會做好景洪西路延長線征地拆遷補償和建設工作,做好曼沙村委會曼棟龍等9個村民小組征地補償前期工作,順利完成省級土地報建2040畝。做好失地農民生產生活預留用地規劃建設,解決失地農民安置問題。做好工業園區內花卉園補償安置工作的調研和方案制定。協助度假區管委會清查曼弄楓片區土地市場,規範用地行為。做好公務員小區、園丁小區、教育基地等土地徵用工作,確保度假區二期開發順利進行。為確保景洪電站庫容淹沒區移民安置等重點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積極配合州、市有關部門,做好景洪電站、小磨公路、景大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404.4萬元景谷寨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及宅基地分配工作,啟動了墨江寨安置點建設。完成景大公路征地343.2畝,兌付征地補償費561萬元。完成流沙河五級電站征地325畝,兌付征地補償費200萬元。[6]

相關視頻

嘎灑鎮春蕾幼兒園傣歷1379年潑水節文藝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