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貝克萊
喬治·貝克萊(英語:George Berkeley,1685年3月12日-1753年1月14日),著名英裔愛爾蘭[1]哲學家[2],同時為聖公會駐愛爾蘭科克郡克洛因鎮的主教,與約翰·洛克和大衛·休謨被認為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家中的三大代表人物[3]。他著有《視覺新論》(1709年)和《人類知識原理》(1710年)等作品。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市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耶魯大學也有一個本科寄宿學院是以他命名。
喬治·貝克萊 | |
---|---|
圖片來自華人科學博客園 | |
時代 | 18世紀哲學家 |
地區 | 愛爾蘭哲學家 |
學派 | 主觀唯心主義、經驗主義 |
主要領域 | 知識論、形而上學、基督教 |
影響於
|
目錄
哲學貢獻
貝克萊同意洛克關於人的一切觀念都是來自經驗的看法,但不同意洛克的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的學說。他認為,第一性質和第二性質都屬於知覺(Sensation),一切知識都是正在經驗着或知覺着的人的一種機能。在他看來,物理對象只不過是我們一起經驗到的諸感覺的累積,習慣的力量使它們在我們的心中聯合起來,不存在一個在我們思想(Mind)之外的物理世界,因為我們其一無法知道這個物理世界(因為其存在超出Mind)其二這種物理世界的假設導致了一些悖論類似the labyrinth of the continuum,也損害了上帝的威能。在貝克萊的理論中,「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
貝克萊用聯想來解釋人們關於現實世界事物的知識,這種知識本質上是簡單觀念(心理元素)的結構或複合,由人的聯想把它們結合到一起。貝克萊還用這種聯想的概念來解釋深度知覺。在他的《視覺新論》中,他研究了人們在只有兩個維度的視網膜上如何知覺到深處的第三維度的問題。他認為,人們知覺到深處的第三維度是由於經驗的結果,即視覺印象與觸覺和運動覺聯合起來的結果。運動覺則是眼睛在不同距離注視對象時由於適應動作而發生的動作,或者是在走向或離開所看到的對象時由於身體運動而發生的。換句話說,走向物體或伸手拿物體的連續感覺經驗與眼肌感覺形成聯想,便產生了深度知覺。因此,深度知覺不是一種簡單的感覺經驗,而是一種必須經過學習才能得到的觀念聯合。這是第一次用感覺的聯合解釋純心理過程。這樣貝克萊繼續發展了經驗主義中的聯想主義傳統。
位於美國的喬治·貝克萊白廳紀念館 圖片來源Trip adviser |
參考文獻
- ↑ 愛爾蘭的傳統與文學. 人民網. [2012-07-04].
- ↑ 【科學松鼠會】世界真的存在嗎?——霍金《大設計》讀書筆記. 網易財經. [2012-07-04].
- ↑ 漲知識:說說習主席對英國有多了解. 網易新聞. [201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