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喜马拉雅蝇子草

喜马拉雅蝇子草

中文名称 喜马拉雅蝇子草

拼音 xǐ mǎ lā yǎ yíng zi cǎo

学名 Silene himalayensis (Rohrb.) Majumdar (1903)

界 植物界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 轮藻总门

门 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 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 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超目 石竹超目

目 石竹目

分布区域 河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喜马拉雅蝇子草(学名:Silene himalayensis)为石竹目石竹科蝇子草属的植物。分布于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陕西、湖北、河北、四川、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5,000米的地区,见于灌丛间以及高山草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目录

信息

种中文名:喜马拉雅蝇子草

种拉丁名:Silene himalayensis (Rohrb.) Majumdar

科中文名:石竹科

科拉丁名:Caryophyllaceae

属中文名:蝇子草属

属拉丁名:Silene

国内分布:河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西藏

国外分布:锡金

中国植物志:26:313[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粗壮。茎纤细,疏丛生或单生,直立,不分枝,被短柔毛,上部被稀疏腺毛。基生叶叶片狭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宽4-10毫米,基部渐狭成柄状,顶端渐尖,稀急尖,两面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边缘具缘毛;茎生叶3-6对,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或渐狭。

总状花序,常具3-7花;花微俯垂,花梗细,长1-5厘米,密被短柔毛和稀疏腺毛;苞片线状披针形,草质,被毛;花萼卵状钟形,长约10毫米,紧贴果实,密被短柔毛和腺毛,纵脉紫色,多少分叉,脉端连合,萼齿三角形,顶端钝,边缘膜质,具缘毛;雌雄蕊柄长约1毫米;花瓣暗红色,长约10毫米,不露或微露出花萼,爪楔形,无毛,耳不明显,瓣片浅2裂,副花冠片小,鳞片状;雄蕊内藏,花丝无毛;花柱内藏。

蒴果卵形,长8-10毫米,短于宿存萼,10齿裂。种子圆形,压扁,褐色,连翅直径约1.5毫米。花期6-7月,果期7-8月。

区别:在横断山区,本种植株的高低、叶片形状及大小、花的数量等变化幅度常较大。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 000-5 000米的灌丛间或高山草甸。

分布范围

产自河北、湖北、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锡金也有。

药用价值

【藏药】苏巴:全草治高血压,黄疸病,咽喉炎,月经过多,中耳炎;根单用止泻《藏本草》。

医药 :全草、花、果实:健脾、利尿,通乳,调经,补血。

蝇子草属介绍

描 述:Silene L. 蝇子草属,石竹科,约500种,分布于北温带,地中海地区尤盛,我国有60余种,产西南部至东北部,有些供观赏用;有些药用,如蝇子草S. fortunei Vis.,能发表解热活血散瘀。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白色、红色或粉红色;萼钟状或圆柱状,5裂,10至多脉;花瓣5,全缘、2裂或丝裂,有狭柄,基部常有鳞片2个;雄蕊10;子房基部为不完全的3-5室,花柱3,稀5,有胚珠多颗;荚果顶部3或6齿裂;种子肾形,具小疣突。[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