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鹽草
喜鹽草 |
中文名:喜鹽草 拉丁學名:Halophila ovali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澤瀉亞綱 目:澤瀉目 科:水鱉科 屬:喜鹽草屬 種:喜鹽草 分布區域:分布於馬來西亞、 等省及廣東沿海島嶼。 |
喜鹽草(xǐ yán cǎo),學名 Halophila ovalis (R. Br.) Hook. f.,異名:Halophila hawaiiana Halophila euphlebia Caulinia ovalis Kernera ovalis ,亦名「海蛭藻」、「卵葉鹽藻」。拉丁文名Halophila ovalis.水鱉科。多年生草本。具細長的橫臥莖,莖的每節生一條不定根和兩枚苞片。苞腋生出一對葉,葉柄長1.2—2.5厘米。葉片橢圓狀卵形、卵形或倒卵形,長1.5—2.5厘米,有時可達7厘米,寬1—1.4厘米,兩端圓。分布區域:分布於馬來西亞、菲律賓。產台灣、海南等省及廣東沿海島嶼。 [1]
目錄
喜鹽草形態特徵
喜鹽草是 多年生海草。莖匍匐,細長,易折斷,節間長1-5厘米,直徑約1毫米,每節生細根1條,鱗片兩枚;鱗片膜質,透明,近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微缺;
基部耳垂狀,外面鱗片長5-5.5毫米,寬3-3.5毫米,內面鱗片中肋隆起呈龍骨狀,邊緣波狀,長4-4.5毫米,寬約3毫米。葉2枚,自鱗片腋部生出;
葉片薄膜質,淡綠色,有褐色斑紋,透明,長橢圓形或卵形,長1-4厘米,寬0.5-2厘米,先端圓或略尖,基部鈍形、截形、圓形或楔形,全緣呈波狀;葉脈3條,中脈明顯,緣脈距葉緣約0.5毫米,與中脈在葉端連接,次級橫脈12-1
6(-25)對,連接中脈與緣脈,與中脈交角45-60°;葉柄長1-4.5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雄佛焰苞廣披針形,長約4毫米,頂端銳尖;雄花被片橢圓形,伸展,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
喜鹽草 白色,具黑色條紋,透明;花葯長圓形;雌佛焰苞苞片2,廣披針形,外苞片緊裹內苞片,均呈螺旋狀扭卷,形似長頸瓶,頸部長,約為膨大部分的2倍;
子房略呈三角形,長1-1.5毫米;花柱細長,柱頭3,細絲狀,長2-3厘米。果實近球形,直徑3-4毫米,
具4-5毫米長的喙;果皮膜質。種子多數,近球形,徑小於1毫米;種皮具疣狀凸起與網狀紋飾。花期11-12月。
喜鹽草生長環境
生於淺海中。
喜鹽草分布範圍
喜鹽草, 喜鹽草屬,產自台灣、海南及廣東雷州半島。分布於亞洲大陸東南沿海、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產台灣、海南等省及廣東沿海島嶼。廣布於紅海至印度洋、西太平洋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