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嘮叨里的愛(王興亞)

嘮叨里的愛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嘮叨里的愛》中國當代作家王興亞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嘮叨里的愛

岳母退休前,是一名廠醫。她天生一副熱心腸,左鄰右舍遇到煩心的事都喜歡找她說說,可家裡人總覺得她有點嘮叨。新冠疫情爆發後發生的一些事情,漸漸改變了家裡人以往的看法,特別是老爺子,經歷了生死大考,終於悟出了那藏在嘮叨里的愛。

改革開放之初,老爺子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雖說是單位的中層幹部,但資歷老、威信高,辦點事情,大家都給面子。退休以後,老太太成了他的直接上司,很多事情都是老太太說了算。按說兩個人的世界,沒啥大事,但老太太總會琢磨點事情忙忙。老太太忙,老爺子自然也要跟着忙,因為忙中出錯,老爺子沒少挨過批評。

老太太長期從事醫務工作,對生活中的細節比較注重,家裡的清規戒律相對多一些。比如去公共場所前,老太太要強調:上自動扶梯時,手不要按在扶手上。回家後,老太太又要求:到家要先洗手,不換衣服不要坐在沙發上。這對一貫大大咧咧的老爺子來說,的確有些不適應。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老倆口沒少拌過嘴。拌嘴的起因,大多數是由老太太嘮叨引發的,最終又以老爺子的沉默而告終。時間長了,習慣便成了自然

去年,老爺子生了一場大病。那天中午,老太太精心準備了一桌好菜,老爺子照例端起了酒杯,微抿一口,正怡然陶醉之時,沒想到頭一歪,口水便從嘴角的一邊流了出來,這可嚇壞了老太太,但她很快鎮定下來,順勢把老爺子平放在地板上,一邊掐人中,一邊打電話……老爺子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又被老太太硬生生的拉了回來。老爺子住院那段時間,老太太既焦慮又傷心,眼淚好像就沒幹過。她幾乎寸步不離的陪着老爺子,累了,就在床沿上趴一會,到了夜深,好歹能和衣躺在摺疊椅上眯一會。又擔心老爺子喝水、上廁所的事,再加上隔床病友的呼嚕聲和病房走道不時傳來的嘈雜聲,喜歡清靜的老太太根本無法入睡,只能閉着眼睛熬到天亮。幾天下來,老爺子沒怎麼瘦,老太太倒是清瘦了許多。

老爺子的那個生日,也是在醫院度過的。那段時間,社會面實行靜默管理,醫院的進出口全封了,孩子們無法前來祝壽,就連生日蛋糕也沒地方買,老太太便自己動手,自製了一個帶有「壽」字和老爺子屬相「鼠」樣圖案的蛋糕,看上去特別溫馨,老爺子感動的淚水在眼眶裡直打轉轉。在老太太的精心陪護下,老爺子的氣色好看多了,看着日漸康復的老爺子,老太太笑了,我們懸着的心也算放下了。

老爺子出院後,生活又恢復了最初的模樣。老太太的嘮叨聲依舊,老爺子變得言聽計從。在老太太的心目中,老爺子就是個「老小孩」。早晨起床後,老太太要問:溫開水喝了嗎?老爺子出門晨練,老太太反覆提醒:要小心來往車輛。吃飯的時候,一再叮嚀:要細嚼慢咽。若是起夜,老太太在迷糊中也不忘關心一句:慢點,別摔着。從早到晚在,在老太太的世界裡,差不多全是老爺子的事。老太太對他的好,老爺子是領情的。生病前,一丟下飯碗,老爺子立馬就趴到電腦桌前,一坐就是半天,以至於腰椎和頸椎都出了毛病,老太太怎麼嘮叨都不頂用。如今,老爺子不再迷戀電腦,開始自覺執行老太太量身定製的康復計劃,堅持每天健步。從每天的5000步到現在的10000多步。有時候,陰天下雨出不了門,老爺子就在客廳里轉圈圈,時間不長,高血壓、高血脂的老毛病全消失了。

嘮叨,是老太太善意的付出,自從明白了這個道理,老爺子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開始學着做一些讓老太太高興的事,比如老太太買菜做飯,老爺子就主動把菜摘好洗淨。餐後老太太收拾桌子,他就主動刷鍋洗碗。平時廚房衛生、倒垃圾等雜活全部承包下來。日子久了,老太太逢人便夸老爺子勤快。人都喜歡表揚,老太太、老爺子也不例外。老太太做飯、做菜是把好手,老爺子逮着機會就表揚表揚,老太太一高興,嘮叨自然就少了。

從聽不得嘮叨到離不開嘮叨,老爺子的適應過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算短。他那教科書般的適應之道,讓晚輩們好好的學了一招。有一次炒菜時,老太太把鹽放多了,便自責地碎碎念:瞧我這記性,菜都炒不好。老爺子順口接了一句:這怕什麼,菜咸了就多喝點水,多喝水不上火,對身體還有益呢。時隔不久,老太太在烙餅的間隙去客廳收拾衛生,結果把餅烙糊了,便衝着老爺子吼:這麼大的糊味兒,你怎麼也聞不見?老爺子知道老太太的埋怨是為了轉嫁矛盾,便討好的接上一句:不礙事,糊了的食物助消化。四兩拔千斤,就這樣,老爺子巧妙的把嘮叨變成了調節生活的一種方式,升華為愛的互動

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就是一個個畫面的拼接。平日裡,老太太的嘮叨,老爺子的妥協,不經意間,便溫暖了無情的歲月。老太太的嘮叨里雖然有責備、有埋怨,但更多的是體貼和愛護。老兩口在嘮叨、妥協中,變得誰也離不開誰。從繁瑣小事的嘮叨,到不離不棄的陪伴,一年又一年。日子,在老太太的嘮叨聲中變得有趣,歲月,在老太太的嘮叨聲中悄然流逝。對於老爺子而言,聽一次嘮叨並不難,難的是,後半輩子聽嘮叨不再厭煩。嘮叨里的愛,是幸福的另一個註腳,我們家有對喜歡嘮叨的「寶」![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