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潑水節為什麼是在冬天
潑水節 |
唐代的潑水節為什麼是在冬天事實上,古代人的生活並不像我們現在想象的那麼無聊。相反,古代人真的比現代人更懂得玩。比如唐代的「潑水節」原來是一種冷秀,一種類似冬天舉行的潑水節的遊戲。眾所周知,潑水當然是在天氣很熱的時候,玩起來會更舒服,但是為什麼唐朝的人在冬天會舉辦潑冷水錶演呢?[1]
初唐時期,一種起源於西域的瘋狂遊戲逐漸流行起來,那就是潑冷水和嬉鬧。
博漢湖戲原本是古代西域的一種樂舞。每年寒冷的冬天,表演者頭上戴着面具,赤身裸體,打鼓唱歌,互相追逐潑水,乞求寒冷。據說它們可以消除災難和疾病。
這個冷秀的另一個名字是「Sumozha」。蘇哲是西域婦女戴的帽子。它由羊皮製成,塗有油。
《文獻通考》對普漢劇進行了最詳細的描述,並列出了戲曲音樂中使用的各種樂器:.....唐代音樂在西方和國外,其樂器包括鼓,鼓,琵琶,五弦,音樂和長笛。十一月露身,澆灌曲路,鼓勵你跳,感受寒冷,很好玩。
拋寒胡劇傳入中原已經很久了。最早是宮廷劇,初唐時在民間廣為流傳。參與者不僅自娛自樂,還能讓人們滿意。
到今年年底,這種表演性極強的娛樂活動再次受到法院的重視。武則天之後,中宗和宗瑞兩位皇帝都喜歡看這種異國情調的狂歡節。每次有潑冷水和嬉鬧的節目,王子們都會去長安街上觀看。
史書中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如《新唐書》:神龍元年十一月,唐中宗「幸在洛城南門,觀看了寒野戲」;景韻二年十二月,宗瑞丁偉「做了一場冷秀」
本來是一個自娛自樂的集體活動,類似於今天嘉年華上的表演。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尤其是因為聖人的愛,潑冷水嬉鬧劇逐漸變了味,越來越像大型的團體體操表演。
隨着潑冷水劇越來越受歡迎,各地都成立了自己的討冷隊,互相比較,看哪支隊伍的服裝更華麗。也就是說,失去了原本複雜熱鬧的趣味,花費又奢侈,引來了不少非議,一些大臣開始發聲反對。
歷史上,曾在東都洛陽南樓觀看過潑冷水的胡劇,並在廳中勸告太傅呂元泰,遊戲中的人穿胡服,騎馬,大鬧,有戰爭的形象,不適合在京城表演。而且,參與者競相誇耀自己的服飾,鼓勵鋪張浪費國家財富。
盧源泰認為,天冷了,它就會跟着走。「為什麼暴露你的身體,給蜿蜒的道路澆水,鼓勵你跳躍,感覺寒冷?」這種習俗有害無益,所以我請求皇帝禁止這種野蠻的玩法。
但是唐中宗沒有採納這個建議,並且認真對待了。
唐玄宗時期,寵臣張碩也對潑冷水戲進行了批評,認為這種洋戲沒有典故,與禮相悖。"...光着身子跳,你怎麼看盛德?把水扔進泥里很尷尬。」我再次要求禁止冷場節目。
這一次,唐玄宗採納了張越的建議。開元元年冬,聖旨「臘月乞寒,洋人出,漸俗隨久」。從現在開始,不請示範翰,禁止為宜。"
想到這樣一部充滿活力的歌劇從此銷聲匿跡,真是遺憾。如果能一直傳承下去,我們在隆冬臘月會有一個熱鬧刺激的地方。
到了唐代,當西方樂舞大量傳入內地時,一種被稱為「擲寒舞」的西方民間歌舞遊樂活動,也叫「擲寒呼吸寒」也隨之而來。這源於秦國(東羅馬帝國)的習俗,然後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西域和內地。這項活動類似於潑水節,在傣族地區仍然很流行。然而,「寒潮秀」是在11月寒冷的冬季舉行的。那時,旗幟會飄揚,鼓聲會嘹亮,人們會在胡夫騎馬,有的戴着動物的面孔,有的一絲不掛,互相潑水,奔馳追逐,吶喊,嬉鬧,成群結隊地跳着「亨托」和唱着「蘇莫哲」的歌。真像軍隊,熱得跟打仗似的,說能憋火得病。從唐末年武則天的崛起到中宗的統治,它非常受歡迎,一直以來,人們都很熱衷於它。唐玄宗即位後,並不欣賞這種相對廣泛的外來習俗,朝臣們極力進諫。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十月中旬,唐玄宗發布「禁此俗」的詔書。這種在中原逐漸流傳的群眾性潑水、歌舞遊樂活動,逐漸消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