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哥俩好(徐树强)

哥俩好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哥俩好》中国当代作家徐树强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哥俩好

农历2023年的正月初六,上午9时许,89岁的弟弟徐东渚专程从临淄区敬仲镇徐家圈村来到临淄区稷下街道办刘家北生活区看望93岁的哥哥徐东汶和88岁的嫂子李凤英。此时,窗外寒气逼人,室内却温暖如春,这里正演绎着人世间最温暖、最动人的一幕。

父亲他们姊妹四人,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由于曾祖父的勤劳和睿智,身为本族族长的曾祖父为父亲他们一家留下了一份殷实的家业。但作为家中长子的父亲,却毅然响应党的号召,于1949年初,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弟兄俩天各一方,父亲在部队服役,叔则在家里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

父亲参军时,祖国长江以南还没有解放,战事时有发生。父亲的部队也时常调防,从山东枣庄、泰安到江苏南京;从湖北武汉、宜昌到重庆;从四川康定到西藏;从浙江义乌到上海;从辽宁沈阳到福建厦门、福清等地。每到一地,父亲总是先抽空写信回家报平安,详细询问家中父母、弟妹的情况,叔在每次回信中也总是鼓励父亲安心服役,家中一切都好,让父亲不要挂念。

1951年,正在四川康定驻防的父亲,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父亲的举动也得到了叔的积极支持,正是有了叔及家里人的大力支持,父亲才能够在朝鲜战场上冲锋陷阵,一直打到南、北朝鲜板门店军事分界线,俗称“三八线”。1953年11月,父亲同志愿军部队一起,按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命令,凯旋回国。

此时,在山东老家,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恳恳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叔先后担任过生产队保管、队长等,既要谋划集体的事,又要操心家里的事,整日忙得不可开交。

1966年那场风暴来袭时,我家也未能幸免,街上到处都是给父亲贴的“大字报”,说母亲带着孩子跟着父亲吃“国库粮”,占了公家的便宜。父亲在单位也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只好被迫带着我们一家人迁到农村老家—敬仲公社徐家圈村落户。回到老家后,叔跑前跑后,带着乡亲们帮助我们建起了三间房屋,我们算是有了个“窝”。之后,叔又根据母亲的实际情况,安排母亲到生产队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挣些工分,贴补家用。尽管母亲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常常还是捉襟见肘,日子过得很“紧巴”。

由于父亲在外工作,既要忙单位的事,又要忙地方政府安排的活,很少顾得上家庭。这样,照顾年迈的祖父母的担子就落在了叔和婶子的肩上。照顾老人常年累月,他们从无怨言,从不计较,一日三餐都是做好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祖父母跟前,祖父母衣服也穿得干净利落,叔和婶子的行为受到了街坊四邻的一致好评。每当这时,叔也总是憨厚地笑笑说:哥哥在外工作照顾不上,我照顾自己的老人是应该的。

岁月催人老。随着时光的迁移,父亲和叔都已迈入了老年之列,但老哥俩的兄弟之情也日渐深厚。逢年过节,叔都会打发堂兄弟及姊妹来看望父母,我们姊妹也会去看望叔和婶子。今年春节,听说年届高龄的父母双双感染“新冠”卧床不起时,叔心急如焚,寝食不安,好不容易熬到正月初六,我父亲生日这天,便急不可耐地不顾严寒,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执意要亲自带着堂兄弟们来看望患病的哥嫂,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看到弟弟远程而来,我父母显得有些激动,尽管父亲因患眼疾,视力已经很弱,耳朵也很背,还是与叔啦起了家常。老哥俩从饮食起居啦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已不知不觉到了上午10点多了,父母极力挽留叔在家里吃饭,但叔看着卧病在床的父母,哪忍心留下吃饭,几句简短的寒暄之后,叔又踏上了归途。[1]

作者简介

徐树强,山东淄博人,供职于某国有商业银行,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