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鐵路穀倉
員林鐵路穀倉 |
---|
基本資料 |
其他名稱 員林立庫 建成年代 民國65年(1976年)12月10日 建築類別 歷史建築 |
員林鐵路穀倉,又稱員林立庫,是臺灣歷史建築[1] ,位於彰化縣員林市,為戰後時期鐵路建物代表之一,於民國92年(2003年)6月10日公告為歷史建築。現規劃為員林國際萬花筒藝術館使用。由於臺灣僅存二座鐵路穀倉,除雲林縣斗南穀倉之外,另一座只能在員林鐵路穀倉見到。民國六零年代由於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迅速,為配合政府進行穀物散裝運輸之一貫作業流程,以疏運港口擁塞之困窘,因而在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的贊助下,興建內陸倉庫十萬公噸,以提高儲運效能。員林散裝穀倉面積二千九百零五平方公尺,可容納儲存穀物一萬零五百公噸,自民國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十二月開始興建,民國六十五年(西元1976年)六月完成,耗資三千七百萬元,提供現代設備革新貨運服務。
目錄
興建歷史
民國60年代(1970年代),臺灣進出口貿易蓬勃發展,正值經濟起步。為有效疏解港口之壅塞以配合政府穀物散裝運輸的一貫作業,在臺灣區糧食發展基金會資金贊助下,購進現代化儲穀設備,並提供革新貨運服務,於民國63年(1974年)12月10日在彰化縣員林鎮惠農段土地動工興建穀倉,民國65年(1976年)9月23日完工、同年啟用營運,工程耗資新臺幣2,700萬元,可有效提升穀物儲運,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的儲運機構。
隨著中山高速公路通車之後,為有效控制運輸成本,民間食品加工業紛紛自行進口原物料,並自行設倉裝穀,改由公路運輸取代鐵路運輸;導致員林鐵路穀倉僅營運7年後,於民國72年(1983年)便停止營運。歷經多年閒置無用之下,彰化縣民保存在地文化的意識抬頭,彰化縣千高台文化協會發起保存員林鐵路穀倉及提出活化再利用計畫,因其建築形制與空間均為特殊而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認可保存,於民國92年(2003年)6月10日登錄為歷史建築;現由彰化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主管,管理者為臺灣鐵路管理局。
千高台文化協會向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新故鄉計畫》申請,獲得94年度的補助後,將員林鐵路穀倉改建成文化藝術的展示空間,並邀請藝術家舉辦一系列的展覽活動,前來的民眾進行解說。民國95年(2006年),千高台文化協會即將屆滿3年的期限認養,時任員林鎮鎮長吳宗憲則有意接手認養。
穀倉格局
員林立庫之建築形式為鉅形混凝土造十座七層樓高的穀倉建物,建築外觀及空間架構均為相當特殊。進出穀倉的出入僅有一處,不同貨主的貨物不能同時進出,遇到貨商要同時進出時,須先排定順序。由於立庫圓筒式為密封狀態,只有上端留設一人進出的清潔出入口,故圓筒內空氣不易流通而。圓筒為密封式,並未設置觀察穀物存量的量度計,難以掌握穀物存量。 員林鐵路穀倉目前規劃作為「員林國際萬花筒藝術館」,將萬花筒藝術館的外觀維持原狀,並以玻璃包覆襯托灰色的粗糙水泥面,形成過去與現在的時空對比。每一層樓開窗(除了圓筒實驗空間外)減少封閉圓形空間所造成的壓迫感。萬花筒博物館的規劃,包括了社區、文史空間、藝術與科學空間及商業空間,形成多元化的歷史建築再利用,未來具備高度再利用價值。
員林鐵路穀倉二樓是電腦控制室以及度量漏斗的機構。從進倉到出倉的作業分別是由北側的進倉設備進行,再由南側出倉設備進行。北側設有進倉提運機、集塵器、進倉貯料槽、進倉自動計量器,然後藉頂樓的進倉閘門,由輸穀管線通向26座主倉與副倉,其進出度量與溫度控制全仰賴穀倉溫度指示制卸盤。在每一頂樓之間彼此相通,並設有七扇門窗,其餘主副倉樓層全為密閉空間。出倉則藉南側的出口進行,設有出倉提運機以及控制出倉的計量器,同時散裝與袋裝由此分工,因此分成散裝貯料槽與袋裝貯料槽。為避免穀物屯積過久導致發霉或過熱,倉內設有機械化翻倉機構定期翻攪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