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響水縣張集鄉

響水縣張集鄉為一地名,在我國江蘇省安徽省河南省(2個)、山東省以及河北省都有同名鄉鎮,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鄉鎮存在差別。[1]

中文名: 張集鄉

地理位置: 江蘇省響水縣

人口數量: 3.6萬人

說 明: 交通便利

目錄

集鄉簡介

張集鄉地處響水縣西南端,東臨運河鎮,西接小尖鎮,南與黃圩鎮接壤,北至204國道邊。總面積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1241畝。全鄉轄12個村(居),93個村民小組,其中農業人口34299人。發展歷程

經濟

張集鄉資源豐富,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是響水縣近年來經濟快速崛起的一個重要鄉鎮,是204國道邊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全鄉立足鄉情,找准着力點,狠抓項目建設,全力營造招商引資的政策「窪地」。在204國道沿線規劃占地2平方公里,總投資達4000多萬元的張集私營經濟園區已經初步建成,目前進入園區的項目有響紡公司、金蘭制線、榮華制線,廣進毛紡、響達紡織配件、紡織專件及賽克電機、阜響配件等12家企業。園區內企業2002年產銷6800多萬元,利稅400多萬元。2003年已初步洽談進區的企業有AB集團等5家企業。至2006年底,全鄉先後引進項目24個,其中16個落戶工業園區,定報企業12個,以紡織為龍頭,帶動化工、飼料、機械、食品等項目,產品已有四十餘種。廣進毛紡、寶龍紡織、棉紡紡織、福利化工廠、冠榮軸承座廠等骨幹企業已具規模。

張集鄉還培植了一批特色優勢產業,建起了8000餘畝淺水藕基地、萬頭菜牛養殖基地、千畝無公害蔬菜栽培基地。2006年全鄉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9686億元,比2005年增20%,其中工業增加0.508億元,比2005年增36.4%,農民人均純收3962元,比2005年增12.8%。張集鄉正在向「紡織之鄉,工業強鄉」的目標邁進。

經濟概況

以油—稻生產為主。從2002年起,響應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黨委、政府積極鼓勵、引導農民群眾在荒灘、荒地和缺水易旱的高崗地栽植楊樹等林木,從而使該鄉林業生產發展迅速,全鄉現有退耕還林地1.5萬畝,是肥東縣第一個楊樹種植萬畝鄉,豐富的林業資源也吸引了安徽泰島公司、安徽三農公司等紛紛來鄉投資。為張集鄉實現向「林業立鄉,畜牧富鄉」的轉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張集鄉現有年出欄肥豬1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10戶,全鄉年出欄肥豬約2萬頭左右。張集鄉現有一座輪窯廠,位於民兵村境內,主要生產紅磚,年產紅磚800萬塊,年產值150萬元,企業發展情況良好。

張集鄉於2006年引進公司來鄉投資興建養雞場,該養雞場已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採取租賃加承包的形式進行經營,年產成雞100萬隻,全部用於外銷。

社會環境

全鄉有衛生院2所;中小學、幼兒園10所;敬老院1所。

張集鄉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圍繞「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的建設目標為主題,以「美麗張集、和諧張集、幸福張集」為目標,圍繞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極力推進張集鄉政府駐地建成區環境整治建設,在創新特色、打造亮點上下功夫、做文章,助力實現張集鄉「生態環境優美、鄉風人文和美、群眾生活甜美」的願景。

張集鄉在鄉政府駐地張集社區實施鄉鎮美麗鄉村和中心村建設,重點開展駐地建成區「兩治理一加強」,治髒、治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工作,改善人居環境。連日來,倒排工期,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進度,各施工單位均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力爭在年底前完成此項民生工程。

該鄉美麗鄉村建設2個項目,共涉及11個招投標項目,前期招投標工作已全部結束;涉及8家中標單位,所有項目均已在10月10日開工。路邊隨意堆放的沙堆和垃圾雜物正在逐步清理;自行建造的違章車棚,經多方協商,戶主已決定自行拆除;杆線、樹木徵收已簽訂協議,隨即將集中移除;污水、雨水管網設施正在按要求埋設,路燈建設和電網管線鋪設正在施工中。

據了解,張集鄉投入550萬元進行集貿市場、道路整治、改水改廁、治髒治亂、健身廣場項目、道排工程、綠化工程7項美麗鄉鎮駐地建設;投入300萬進行立面整治、標識系統建設、鎮區出入口整治、村郵村站改造、景觀塘建設5項張集社區中心村美麗鄉村建設。修建1500平米的休閒公園,配套的污水處理設施2座。項目完工後將大大改善群眾的生活環境,實現「道路硬化、衛生淨化、環境美化、村莊亮化」的美麗鄉村。

旅遊資源

張集鄉河灣村的劉氏宗祠,系清代廬州名儒劉福慶於1862年主持興建的,祠堂為庭院式,兩路兩廂,建築面積244平方米。木結構,雕樑畫棟,古樸典雅。院內植紅、白牡丹各1株,高約1米,花簇直徑1.5米。

視頻

大名縣張集鄉厲害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