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林區
哈林區(Harlem)位於紐約曼哈頓北部,現在,哈林區被分成三個部分:中西部哈林區大致上北起110街(中心公園的最北部)延伸至155大街,西邊以休斯頓河為界[1],東至第五大道,東部哈林區主要是拉丁區,從麥迪遜大道一直到哈林河,在96街以南。據美國200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哈林區共有33.7萬人。
中文名:哈林區
外文名:Harlem
其他翻譯:哈萊姆區
地 址:紐約曼哈頓北部
共有人口:33.7萬人
目錄
歷史
1628年,荷蘭人從印第安人手裡搶占了曼哈頓島,1658年,荷蘭統治者皮特根據他家鄉的名字把這裡命名為「新哈林區」。哈林區和它周邊的城市一樣,也是一個移民地區,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一些名人,包括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都在哈林區建造豪宅,這些建築至今依然矗立着。
19世紀後期,由於鐵路運輸的改善,使人們可以從曼哈頓最南端的市政廳一直坐火車到哈林區,於是許多上班族選擇在這裡居住。同時,新教徒貴族們在莫里斯山公園建造了連排別墅。此後遷居哈林區的人多與政治和宗教有關,有羅馬的天主教徒,也有典型的猶太人家庭,《紐約時報》出版人的祖父蘇茲貝格那時也在哈林區居住過。但自從非洲裔移民開始進入哈林區,白人就開始大量遷出了。
20世紀20年代,哈林區復興的主要標誌是爵士樂和文學,並逐漸出現了一些專職的黑人醫生、律師和建築師。雖然如此,非裔美國人在哈林區仍然受到限制,黑人一般都是給白人打工,取悅白人。
1913年建成的阿波羅劇院直到1934年才對黑人觀眾開放。棉花俱樂部是另一個著名的音樂演奏場所,那的一幅壁畫上畫着農場裡勞作的黑奴,之所以掛這幅壁畫,就是讓白人觀眾有一種優越感,讓他們覺得黑人在取悅他們。
哈林區的黑人在工作上也毫無選擇權,他們在白人的雜貨店裡打雜。這些不平等待遇直到20世紀30年代亞當·鮑威爾發起了聯合抵制運動才有所緩和,他們打出標語稱「如果你不能在那工作,那麼不要在那買東西」。直到1944年,鮑威爾當選為議員,哈林區的黑人才取得了國會代表的席位。1992年,克林頓簽署了授權法案,該法案為哈林區地區投入了3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發展商業、教育和文化項目。
情感
哈林區雖是個地理坐標,但更確切的說是一種情感概念。從這種意義上講,位於西160大街埃齊庫姆大道的莫利斯大宅也可以說是哈林區的一部分,雖然嚴格上來講它歸155大街以北的行政區域管轄。它是這片殖民地的第一所八角形房子,也是曼哈頓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在1765年獨立戰爭時期,喬治·華盛頓曾把它作為指揮部。這所莊嚴的房子,在感覺上很像哈林區。如果你在星期日傍晚站在廣場的橡樹下,就會有一種身在哈林區的感覺。一棟三層樓的公寓裡飄出的爵士樂瀰漫整個街道,一位女士請來了爵士樂團正在公寓的草坪上演奏。
在哈林區第一次復興時,夜總會就在這裡消失了。在第七大道立了一塊匾,以紀念從前的「樂足之家」俱樂部,那裡現在是一個房地產開發項目,而著名的棉花俱樂部的原址卻沒有任何標記。現在的西125大街上仍然有一個棉花俱樂部,但那只是為了滿足大批遊客的緬懷需要,只播放禮拜日教堂里的讚美詩之類的音樂。
阿波羅劇院也在精神上衰敗了,儘管每星期三晚上的業餘演奏會依然很受歡迎。1992年,阿波羅劇院的翻修計劃曾被取消,現在投資5300萬的翻修工程正在進行。
哈林區第二次復興的規模遠遠超過任何市政改建工程。哈林區重建的投資巨大,而它的收效也一天天顯露出來。這些你能從《哈林區之歌》演出場面的火爆情況察覺到,演出的門票預售一空。演出當晚,周圍的觀眾都是有錢人,有的觀眾甚至是紐約政、商界名流。整個演出中最廣為人知的一首歌是《把我扔到哈林區》,這首歌是在1933年哈林區第一次復興時創作的。
說唱
黑人說唱音樂現在幾乎成了美國紐約哈林區的重要文化遺產,在美國哈林區,大量有黑人說唱音樂導遊團將帶你走遍一般旅客不敢踏足的大街小巷。在這裡,黑人街頭文化活躍的Rucker Park、麥克爾·傑克遜出道時都表演過的Apollo Theater、黑人民權領袖Malcolm X籌建的清真寺,以及到區內最著名的125街買黑人說唱音樂行頭,都是你深入探索黑人說唱音樂文化的途徑。
黑人說唱音樂主要由四大元素組成,分別為唱片騎師、司儀、街頭舞蹈及塗鴉,其中簡稱作DJ的唱片騎師,主要借音樂、玩唱片及唱盤技巧及Rap帶動情緒;司儀便負責將派對氣氛搞活躍;街頭舞蹈則由黑人貧民發揚光大;塗鴉更是公開表達自我思想的行動。但最近二十年,黑人說唱音樂更演變為美國音樂主流,每日在MTV台播出。當周杰倫的Rap歌曲也迷倒超多粉絲時,說喝音樂更新增了了衣飾這個元素。
街頭籃球
球場邊,正有一大群上幼兒園的小孩子打球,當我們向老師說明來意後,就有一位小朋友自告奮勇地表演街頭籃球的「自由風格」。他毫不害羞,一手胯下運球技術,驚呆了現場觀看者。籃球剛好只能塞在他的胯下,只見他熟練地胯下前後左右地交換運球,這時普萊斯說了一句:「她是個小女孩兒!」
小女孩!這使我對這位黑小妹的節奏與創意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就是哈林區的特色,籃球已經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什麼是「自由風格」,哈林的男女老少稍露一手即讓我大開眼界。
球場上已經有四五位非洲裔青年在投籃,他們有的打赤膊,露出黝光黑亮的肌肉,一副很生猛的樣子。我跟其中一位打招呼,他很豪爽地露了兩手,一正一反乾淨利落。他向我挑戰,我連聲說「剛吃飽跳不起來」,予以拒絕。不拒絕不行啊!他有1.90米以上的身高,再加上像加內特的球技,我可吃不消。
哈林區遍地是高手,不要說1.90米上的好手隨處可見,就是1.80米左右的球員也能上天入地展現哈林的剽悍球風,難怪NBA的球員是全球最好的籃球運動員。
塗鴉
哈林區106街的這個景點。其實它只是106街一家初中的操場圍牆。每年7月,世界各地的Graffiti組織成員都會雲集紐約,七天七夜拚命塗鴉,好像便有三十餘個組織參加,真可稱塗鴉界的盛事!細心一看,你會發現那滿牆塗鴉是一幅一幅蓋上去的,新畫蓋過舊作,哪管底下的是哪位塗鴉大師作品,統統一視同仁,沒時間畫就給新畫蓋住,就算是已故塗鴉大師Keith Haring也是一樣。
問題
上世紀80年代,為了緩解住房問題,哈林區中心的大部分房子都被劃歸政府所有,但一些社會問題仍然突現出來。毒品、絕望、遊手好閒、缺乏家庭觀念等是當時哈林區的真實寫照。
仍然有一部分哈林人懷疑在過去幾十年裡發生的變化。由於政府鼓勵發展,哈林人的部分財富轉移到了開發者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位於第七和第八大道之間的,西140大街。早在1994年時,它曾被報紙評價為哈林區最差的街區。它的36套公寓中,有8套成為了毒品販子的老窩,毒販們對其他公寓也虎視眈眈。
但是,在政府對西140大街投入3300萬美元的重建資金後,現在它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大樓的防火通道都刷成了藍寶石顏色,小區的人行道兩側都栽滿了樹,十分整潔。 哈林區和周邊的城區一樣,犯罪仍然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哈林區的犯罪率在下降。在哈林區南部的28區,過去8年兇殺案的發案率下降了80%,強姦案減少了54%,而盜竊案則減少了84%。在哈林區中心的32區,1993年發生了56起兇殺案,2001年發生10起,之後就一直維持在了這個水平上。
共同協作的社會責任感也在哈林區復甦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美國政府宣布要把莫里斯山公園前面的連排別墅改建成戒毒所。附近的居民聯合抗議,最終政府放棄了該項計劃。
房價提升,哈林區的房價在急速上漲。1987年時,一棟大的複式建築價值47.2萬美元。比那小得多的房子就能買100萬美元。而近期,一棟三面採光的連排別墅能買到200萬美元。
哈林區第二次復興的一個典型標誌是年輕黑人居民的回歸。與他們的祖輩不同,富裕的黑人可以在他們喜歡的地段購置房產,他們能說出許多喜歡哈林區的原因。
在20年代,白人來哈林區主要是為了尋歡作樂;現在,白人也去哈林區購房。
當哈林區跨入21世紀時,許多居民開始擔心哈林區的繁榮會使它喪失自己的特色。有一些在這兒生活已久的工人階級根本買不起房子,許多老住戶因為房東把租金從每月650美元漲到2000美元而不得不搬走。哈林區是要從黑人手裡溜走了嗎?
哈林區的社會結構在發生變化。據估計,哈林區一半的房子都租給了白人和亞洲移民,這使得房租比五年前翻了一倍。但是,大部分在哈林區租房子的還是黑人,而且,大部分較好的連排別墅還是歸黑人所有。在142大街和145大街之間的修道會大道上,一些裝修精美的房子近幾年來都賣給了黑人。雖然發展哈林區的大部分資金是由白人控股的公司投入的,但同時,哈林區本土的黑人也投資了4000萬,在第五大道興建了一個能容納128戶住戶的大廈,這棟大樓是哈林區第一個採用地熱供暖的建築。
視頻
LiteFeet 起源於紐約哈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