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姓
哀姓,哀哀,讀音作āi(ㄞ),亦可讀作yī(ㄧ)現行較罕見 姓氏。分布很廣,遼寧清原,山西太原、運城,湖北監利,湖南冷水江,福建浦城,廣西灌陽,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瑤族有此姓。漢代有哀仲,善種梨,實大而味美,人稱"哀家梨";又有哀章,事王莽,為國將,美新公;宋代有哀長吉,崇安人,嘉定進士;明代有哀世用,舉人,上疏求改姓衷,嘉靖皇帝令准改哀為衷。[1]
哀姓 | |
---|---|
目錄
基本信息
姓氏淵源
哀[哀,讀音作āi(ㄞ),亦可讀作yī(ㄧ)]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哀駘它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哀駘它:(生卒年待考),衛國人。著名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哀駘氏、哀氏鼻祖之一。傳說哀駘它的相貌醜陋以計,即貌惡,而且跛腳駝背。魯哀公好奇,召而觀之,果然其以惡駭天下。但魯哀公並不以其面貌惡相而嫌棄他,反而授以國政,結果在哀駘它的治理下,朞月(四個來月)而政教大行。魯哀公姬將問孔子:"聽說衛國有個面貌十分醜陋的人,名叫哀駘它。男人跟他相處,常常想念他而捨不得離去。
女人見到他便向父母提出請求,說'與其做別人的妻子,不如做哀駘它先生的妾,'這樣的人已經十多個了,而且還在增多。從不曾聽說哀駘它倡導什麼,只是常常附和別人罷了。他沒有居於統治者的地位而拯救他人於臨近敗亡的境地,他沒有聚斂大量的財物而使他人吃飽肚子。
他面貌醜陋使天下人吃驚,又總是附和他人而從沒首倡什麼,他的才智也超不出他所生活的四境,不過接觸過他的人無論是男是女都樂於親近他。這樣的人一定有什麼不同於常人的地方。我把他召來看了看,果真相貌醜陋足以驚駭天下人。跟我相處不到一個月,我便對他的為人有了了解;不到一年時間,我就十分信任他。國家沒有主持政務的官員,我便把國事委託給他。他神情淡漠地回答,漫不經心又好像在加以推辭。我深感羞愧,終於把國事交給了他。
沒過多久,他就離開我走掉了,我內心憂慮像丟失了什麼,好像整個國家沒有誰可以跟我一道共歡樂似的。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我也曾出使到楚國,正巧看見一群小豬在吮吸剛死去的母豬的乳汁,不一會又驚惶地丟棄母豬逃跑了。
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同類已經死去,母豬不能像先前活着時那樣哺育它們。小豬愛它們的母親,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支配那個形體的精神。戰死沙場的人,他們埋葬時無須用棺木上的飾物來送葬,砍掉了腳的人對於原來穿過的鞋子,沒有理由再去愛惜它,這都是因為失去了根本。
做天子的御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婚娶之人只在宮外辦事,不會再到宮中服役。為保全形體尚且能夠做到這一點,何況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駘它他不說話也能取信於人,沒有功績也能贏得親近,讓人樂意授給他國事,還唯恐他不接受,這一定是才智完備而德不外露的人。
"魯哀公問:"什麼叫做才智完備呢?"孔子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能與不肖、詆毀與稱譽,飢、渴、寒、暑,這些都是事物的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運行;日夜更替於我們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卻不能窺見它們的起始。因此它們都不足以攪亂本性的諧和,也不足以侵擾人們的心靈。
要使心靈平和安適,通暢而不失怡悅,要使心境日夜不間斷地跟隨萬物融會在春天般的生氣里,這樣便會接觸外物而萌生順應四時的感情。這就叫做才智完備。"魯哀公又問:"什麼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說:"均平是水留止時的最佳狀態。它可以作為取而效法的準繩,內心裡充滿蘊含而外表毫無所動。
所謂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順和的最高修養。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離開他了。"有一天魯哀公把孔子這番話告訴閔子,說:"起初我認為坐朝當政統治天下,掌握國家的綱紀而憂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為是最通達的了,如今我聽到至人的名言,真憂慮沒有實在的政績,輕率作踐自身而使國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關係,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呢。"
哀駘它的後裔子孫,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哀駘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哀氏者。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君主魯哀公之後裔,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君主魯哀公姬將,為魯定公姬宋之子,承襲魯定公擔任魯國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期間曾問教於孔子,其在位時間從周敬王姬丐二十六年~周貞定王姬介元年(公元前494~前468年)為期二十七年。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幹的人。孔子的弟子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着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
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右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右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了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右去把子張請來。車右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右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於是,車右便將子張講的故事向魯哀公轉述了出來:"從前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鈎上畫着龍,在酒具上刻着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龍。
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自己,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裡,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標榜自己喜歡罷了。"
子張,即空子的得意弟子顓孫師,字子張,陳國人。他小孔子四十八歲。為人有容貌姿質,寬沖博接,從容自務,居處不刻意立於仁義之行,門人友之而不敬。創有"子張之儒",是戰國時期以子張為代表的儒家八派之一。子張是孔子門下最著名學生之一。
據典籍《論語》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記載,子張曾跟從孔子周遊列國,"在陳蔡間困";他秉性雖孤僻偏激,但為人寬容大度,勤學好問,經常同孔子討論問題,向孔子"問干祿"、"問行"、"問仁"、"問政"、"問明"、"問十世可知"、"問善人之道"、"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問何如斯可以從政"等等。孔子逝世後,子張便成為儒家八派之一。"子張之儒"在道德倫理方面,明確反對"執德不弘,信道不篤","言不忠信,行不篤敬";提倡"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的理想人格。
後來的法家荀子曾在《荀子·非十二子》中嚴厲批評"子張之儒"為"賤儒",但又未列出其根據。國學大師郭沫若從子張與孔子問對的資料中,得出"子張氏的後學們似乎更和墨家接近"的結論,不過從時間上看來,墨子應比子張梢遲,應說"墨翟受了子張的影響"。
子張所流傳下來的故事,就是著名千古成語"葉公好龍"的源出,用來比喻那些口頭上堂皇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時,他們卻又往往是另一套嘴臉,或乾脆臨陣脫逃的人物。魯哀公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哀氏,史稱哀氏正宗。哀氏一族,在歷史上曾有兩次改姓為衷氏:
第一次是唐朝時期有禮部尚書哀愉,因避諱皇上,特請賜姓"衷",現在衷氏族譜皆奉哀愉為衷氏始祖。
第二次是明朝時期江西舉人哀世用,曾上書明嘉靖皇帝,請旨問"哀"氏姓哀還是姓衷?明世宗下旨:"哀氏改衷氏"。自此,哀氏後人多改為衷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國賢者公晳哀之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晳哀,字季次,一作季沉,春秋晚期魯國人。公晳哀家境貧寒,終身不屈節求仕,實踐孔子關於"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危邦不入、知己邦不居"的教導,認為自己修養君子之德不是為了當官領俸祿,不去迎合當政者的要求,堅守自己的"義"。公皙哀不肯屈節為大人家臣,孔子對他極為稱道,說:"天下動亂無道,很多人設法去當卿大夫的家臣,供職在諸侯的都中;只有公皙哀能獨善其身,不曾出來做官。"
公晳哀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公晳氏、哀氏。
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西漢朝末代皇帝漢哀帝之後裔,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劉欣,字和,生於漢成帝劉驁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農曆3月壬辰日。漢成帝逝世後,十九歲的太子劉欣於綏和二年甲寅(公元前7年)農曆4月繼位稱帝,翌年改年號為"建平",此即歷史上的又一著名昏君漢哀帝。史稱,漢哀帝少年時原本不好聲色,是個熟讀經書、文辭博敏的有才之君。
漢哀帝二十歲即皇帝位,自幼好讀"詩","書",尚節約。即位初期,面對漢朝中道衰落的局面,漢哀帝很想有一番作為。初採用師丹的"限田議",限制土地兼併,看來有些生氣。他為此曾躬行節儉,省滅諸用,勤於政事,又啟用龔勝、鮑寅、孫寶等一批有識之士,採納諍言,頒布限田令、限奴婢令等法令,試圖抑制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
他從整蕭王氏家族的勢力中,總結了一些教訓,認識到身為皇帝,必須政由己出,決不能像漢成帝那樣大權旁落,任人擺布。哀帝即位之初,琅邪東武人(今山東諸城)師丹代替王莽為大司馬鋪政,他一上任就向皇帝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議,企圖使漢家擺脫厄運。
經過群臣討論,臣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制定了具體規定:諸侯王,列侯,公主,史民占田不得超過三十頃;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史民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許做官。超過以上限量的,田蓄奴婢一侓沒收入官。這個方案儘管給了官僚地主極大的優勢,但還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權貴的反對。
限田、限奴婢之令首先遭到了丁、傅兩家外戚的反對。漢哀帝對這一詔令也沒有支持,後來他竟一次賞賜給董賢兩千頃土地,是限田最高額的近七十倍,而董賢除了貪婪、善媚外一無本事,卻位居大司馬、大將軍三公之職。於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紙空文。除了限田、限奴婢令之外,漢哀帝還曾下達了一系列詔令,如廢除任子令和誹謗欺詆法、罷樂府、禁郡國獻名獸等等。
然而,漢哀帝生不逢時,當時漢家王朝根基已動,無論何人也無力回天。漢哀帝的革新政策也因受到大貴族官僚的反對而失敗,而長於權術的祖母傅太后的干政,使漢哀帝辦起事來力不從心,結果導致權力外移,朝風日壞。面對失敗和挫折,年輕的漢哀帝很快便氣餒了,即位之初的銳氣很快蕩然無存,代之而來的是在聲色犬馬之中求刺激。
這樣,即位不久的漢哀帝便由一個頗有朝氣的年輕有為之君,徹底墮落為一個比漢成帝還要荒淫腐敗的昏君。後來天災頻頻,民眾苦不堪言,連漢武帝的陵寢都被燒毀。後外戚王莽篡政,西漢王朝開始走向末落。
漢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執政僅五年的漢哀帝便在酒色之中嗚呼哀哉了,逝世後得諡號為"哀帝"。漢哀帝逝世後,其庶支後裔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哀氏,以恨記因其使劉漢皇權旁落於外戚王莽,至使西漢滅亡。
第五個淵源
源於西南夷,出自漢、唐時期西南地區哀牢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後漢書·南蠻傳》記載:"哀牢國,南蠻。哀牢人皆穿鼻儋耳。"時稱其氏族人為哀牢氏,後省文簡化為哀氏。在中國雲南滇西地區,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哀牢國"。
距今約兩千四百餘年前,以今保山市為中心的怒江中下游區域曾崛起過一個支系龐雜的族群"哀牢夷",是古代"西南夷"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但創立了存續數百年之久的酋邦哀牢國,還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哀牢文化"。兩漢時期,隨着中原王朝開疆拓土、經略西南,哀牢王柳貌"內附",永昌郡設立,中原文化迅速注入,曾經興盛一時的"哀牢文化"便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漸次稀釋直至湮滅,以致後人往往只能透過一些古代典籍記載的關於哀牢夷和哀牢國的隻言片語,去想見那個曾風光過的神秘古國的萬般風情。
哀牢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文化發達、物產豐富、民族眾多,是雲南歷史上文明古國之一,開國之王為九隆,歷時四百多年,大約形成於戰國中前期,公元69年歸附東漢,以其地設永昌郡。哀牢國鼎盛時期,疆域遼闊,號稱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國土約一百三十八萬平方里,範圍大半與東漢所設全國第二大郡的"永昌郡"轄地基本一致,即東起哀牢山脈,西至緬北敏金山,南達今西雙版納南境,北抵喜馬拉雅山南麓。據歷史學家考證,哀牢國的中心地保山,是雲南重要的人類起源地之一。
這裡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素有"保山氣候甲天下"的美稱,是人類生存繁衍的一片樂土。在該地區的某煤礦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頜骨化石,經鑑定迄今約四百~八百萬年,化石頜骨形態從齒弓到齒類都具有從猿向人轉化的顯著特徵。此外,考古專家還發掘了蒲縹塘子溝舊石器遺址,找到了現在已發現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縹人。蒲縹人距今約八千年,屬於雲南早期智人。哀牢國是由最初的哀牢部落發展而成的。
隨着哀牢王國的形成和不斷擴大,國內雜居了許多民族,哀牢民族就不再單指原來的哀牢部族,而包括了哀牢部落在內的所有"國民"。據考哀牢民族除濮系民族外,還雜居有氐羌和百越兩大系。漢化以後,又有中原漢族遷入哀牢境內,與哀牢土著民族雜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使哀牢國形成了以土著民族為主外來漢族為輔的多民族雜居的歷史國度。
哀牢國鼎盛時期的人口,僅從有史記載的兩次內附統計看,就達到了五萬四千六百六十戶,五十七萬一千三百七十餘人,這在當時確實是一個很大的人口數字。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礦產,茂盛的林木,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為哀牢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據《華陽國志》和《後漢書》記載,這裡"宜五穀蠶桑","出銅、鐵、鉛、錫……"尤多珍奇寶貨如黃金、光珠、琥珀、翡翠、水晶、瑪瑙……並有孔雀、犀、象、軻蟲、食鐵貊獸和說話的猩猩等。
另外,還有"節相去一丈,圍三尺余,受一斛許"的大濮竹等。這裡最有名的工藝特產是桐華布和蘭干細布,就是優質苧麻細布,其華美有如絲織品中的彩色大花綾錦;桐華布則是用木棉織成的潔白不污的布。這兩種布產於哀牢,經蜀賈轉手販運,被張騫誤稱為"蜀布",秦漢之際就已遠銷南亞和中東,被人稱為"東方一絕"。哀牢古國由於歷史久遠,地上文物早已蕩然無存,只有一些與之相關的地名、山水和後人根據傳說修建的景點,隱約透出點遠古歲月的信息。
傳說紅河谷里的"花腰傣"就是哀牢國的"濮人"貴族後裔,哀牢歸漢後,他們仍然堅守着自己的傳統,抵抗着"內附"後強大的漢文化,至今仍然保持着古哀牢國的傳統與習俗,信奉原始宗教,在其他傣族地區廣泛流行的小乘佛教始終未能進入紅河谷花腰傣中。對於"哀牢歸漢",花腰傣與我們的歷史書籍有着截然不同的評價,對這一歷史事件的看法是"柳貌喪國"。在花腰傣的歷史敘事中柳貌是以一個叛國之君出現的。
無論是石器文化、青銅文化,還是耕織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婚姻俗喪葬文化和音樂、舞蹈等民族民間文化,哀牢國都十分豐富而獨具特色,但古籍記載少之又少,僅《華陽國志》和《後漢書》略有記述。目前,哀牢文化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些專著、專論相繼問世,哀牢文化作為以保山為中心的哀牢故地歷史文化的源頭,已透過歲月的沉沙露出遠古的輝煌。哀牢國的時代相當於漢時,因此,涉漢史籍與哀牢國的關係顯得十分重要--研究哀牢國離不開涉漢史籍,只能依靠他,不可迴避它,更不可否定它。
在史籍《史記》里沒有"哀牢國"的記載,也沒有"哀牢"字樣。可是,在滇西和緬北地帶,《史記》里卻有響應的地名可鑑:有乘象國"滇越","滇越"之東有"同(桐)師","同師"之東有"嶲"和"昆明","嶲"和"昆明"之北有"楪榆"。置於現地名之上,"滇越"為怒江以西的德宏、騰衝、龍陵及鄰近的緬甸地方,"同師"為怒江以東的保山、昌寧、施甸等地,"嶲"為永平、雲龍一帶,"昆明"為洱海附近的下關、彌渡、巍山等地,"楪榆"為今雲南省大理州北部至麗江一帶。
《史記》里連"夜郎國"也提到了,為什麼會沒有"哀牢國"或"哀牢"字樣呢?司馬遷曾經到過滇中,按常理,"哀牢"只要是客觀存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只有一種可能:當時的"哀牢"是貶意,所以不宜上書,而且哀牢人並未建立真正的國家體系,沒法跟"夜郎國"、乘象國"滇越"相比擬,所以不提,只將哀牢人所居住的地方按地名記為"同師"和"嶲"。"哀牢"是什麼意思呢?有學者考證其意思為"酒氣大",與今"酒醉包"之意相近。"哀牢"諧音"愛醪",即為愛酒;哀牢人的嫡系後裔如住今緬甸的"卡拉人"稱水為"也",稱酒為"啊也",其中之"啊"是酒氣,與近兩千年前的"哀"仍相去不遠,傳承關係十分明顯;另外,哀牢人的老鄰居"越人"之後--傣族現在說酒為"牢",說酒氣為"哀牢"。正因此,哪個地方酒氣大就可稱"哀牢"了,因此"哀牢山"一名就可以不在滇西而在滇中南。
史籍《續漢書》為西晉司馬彪所編撰,其在《郡國志·永昌郡》中記載:"永昌郡,八城,戶二十三萬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萬七千三百四十四。不韋出鐵,嶲唐、比蘇、楪榆、邪龍、雲南、哀牢(漢永平中期置,故哀牢王國)、博南(漢永平中期置),南界出金。""哀牢王國"出現於釋義中,且僅為哀牢一城的釋義,因此,僅可認定置哀牢縣前,哀牢王住處在彼,即首邑,為部落聯盟首領所在。
東晉時的《華陽國志》把"哀牢"誤為大國。《華陽國志》乃東晉人常璩所編撰,其中對"哀牢"和"哀牢國"所說甚多。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述了"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較為系統。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載:"永昌郡,古哀牢國。"另說:"哀牢,山名也。"使今之"哀牢山"與古之"哀牢國"關係弄得有些複雜化。
在史籍《南中志·永昌郡》中明確地說"哀牢"人是"種人",即一個族種;其國家體系不健全,"分置小王",如部落長,因此,先歸漢的賢栗是"王",後歸漢的柳貌也是"王",但賢栗所率人口僅一萬多人,是小王,柳貌之下有"稱王者七十七人",人口"五十五萬三千七百一十一",顯然是個"大王"(部落聯盟首領);柳貌歸漢後,"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按一國之土必相連的原理,哀牢縣在今雲龍地面,博南縣在今永平地面。
在《南中志·永昌郡》中記載,晉孝武帝時,度蘭滄水(瀾滄江)以取哀牢地,置嶲唐、不韋二縣,哀牢轉衰,加上柳貌歸漢後置了哀牢、博南二縣,"哀牢國"就有了一個全貌:"哀牢"地面上一共設了四個縣,約為《史記》中的"同師"和"嶲"兩個地方,可見其小如斯。
在《南中志·永昌郡》中有一個說法:"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似乎哀牢又很大,但與四個縣相比,此說不可信。由於《南中志·永昌郡》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所以算不得嚴肅,不可句句當真,這個裡數說法正需要論證。
南北朝時的《後漢書》亦有"哀牢國"。
《後漢書》為南北朝時宋人范曄所編撰。書中,《哀牢傳》亦有"九隆"傳說、南擊"鹿茤"、賢栗歸漢、柳貌歸漢等,並有柳貌歸漢後七年,哀牢王類牢即反的記載,顯得更為全面和客觀真實。但是,《後漢書·哀牢傳》沒有跟《華陽國志》的里數說法,這樣一來,就使得《華陽國志》中的里數說法成為一個孤說;再聯繫《華陽國志》中只說哀牢歸漢不說哀牢反漢這一種片面思想,就可以認定"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之說屬於訛傳--如真有如此之大,《史記》上也不會不記載。
《後漢書·哀牢傳》使"哀牢"有了一個完整的形貌:哀牢人住在今保山、昌寧、施甸、永平、雲龍等地,沒有建立完善國家體系,各部落長均稱王,部落聯盟首領亦稱為王。
漢武帝執政時期(公元前109年),漢朝大軍取了保山、昌寧、施甸等地,設了嶲唐、不韋兩個縣,哀牢國的元氣受傷,因此轉衰。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國王柳貌歸漢,漢顯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漢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類牢反漢,在漢建初二年(公元77年)被平叛。顯然,當時在《史記》中沒有"哀牢國"的記載,是因為其時哀牢人還未建立國家體系,而且當時"哀牢"是貶意詞,不宜寫上史書。實際上,司馬遷在《史記》里記載的哀牢人所住之地名是"同師"和"嶲"。
在《續漢書》中有了"哀牢王國"之記載,為注哀牢縣,已經不再忌諱"哀牢"二字的貶意,或者哀牢二字已無貶意了,而為一蕃國名稱。在《華陽國志》中把"哀牢國"記述得已經較為全面,但只提歸漢不提反漢,使得其"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這個記載也值得懷疑。
在《後漢書》中不僅說了哀牢國歸漢,也說了哀牢反漢(歸漢七年即反),顯得較為真實。同時,《後漢書》中不支持《華陽國志》中的"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說法,使之成為一個不可輕信的孤說。出自古哀牢國(今哀牢山一帶)的著名神話傳說是"九隆神話":有一婦人名沙壺,因到江邊捕魚,觸沉水而懷孕,生下十個兒子。後沉木化為龍作人言問"我的兒子何在"?九子驚走,獨幼子不去,背龍而坐,因而取名九隆。九隆長大後,雄桀出眾被推為王。當時有一婦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個女兒,九隆兄弟皆娶以為妻,子孫繁衍,散居溪谷。九隆死後,世世相繼,分置小王。到了唐代初期細奴邏的父親自哀牢避難到蒙舍川,耕於巍山之麓,當地白國王將女兒嫁給細奴邏並讓位於他,這便是流傳民間的開國神話。據說,遺留在哀牢群山中的"花腰傣"就是九隆兄弟中的一支。
第六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唐朝末期唐哀帝之後裔,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唐哀帝李柷,是著名的唐朝悲劇皇帝唐昭宗李曄(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公元867~904年)的第九子,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農曆9月3日生於大內。初名為李祚,唐乾寧四年(公元897年)封為輝王,唐天復三年(公元903年)農曆2月拜開府儀同三司、充諸道兵馬元帥。
唐天復四年(公元904年)農曆1月,朱溫(朱全忠)將唐昭宗遷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東都洛陽,在途中殺害了所有的皇帝侍從。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農曆8月,朱溫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弒殺了唐昭宗。唐昭宗被刺殺以後,權臣蔣玄暉假傳遺詔擁立李祚為帝,改名李柷,是為唐哀帝。唐哀帝當國,一切政事都由朱溫決策,即位以後甚至都沒有改元,一直在使用"天佑"年號。然而不幸的是,天不佑唐,大唐帝國近三百年的基業註定要在他手裡倒塌了。唐哀帝在位期間,其實沒有下達過任何實際的政令。那些以他的名義下達的制敕,其實都是按照朱溫的意思辦理,所謂"時政出賊臣,哀帝不能制"。他名義上的上朝,也會以各種冠冕堂皇的藉口停罷。哀帝能夠做的,就是順乎朱溫的意思,把朱溫的政治地位和威望一步步提升和加固。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農曆10月,敕成德軍改為武順軍,下轄的藁城縣改為藁平,信都為堯都,欒城為欒氏,阜城為漢阜,臨城為房子,這是為了避朱溫祖父朱信、父親朱誠的名諱。朱溫父、祖的名字要避諱,說明朱溫已開始超越了臣下的身份。對唐哀帝有利的事情有兩件,估計是出於他的本意或者是親信的主張,但是都沒有成功。
一件事是在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農曆9月,以宮內出旨的名義加封他的乳母為昭儀和郡夫人。其中乳母楊氏賜號昭儀,乳母王氏封郡夫人,另外一個也姓王的乳母在唐昭宗時已封郡夫人,也打算準楊氏例改封為昭儀。但此舉被宰相提出異議,他們認為:"乳母自古無封夫人賜內職的先例。後來因循此例,實在是有乖典制。當年漢順帝封乳母宋氏為山陽君、安帝乳母王氏為野王君時,朝廷上就議論紛紛。臣等商量,當今局勢下禮宜求舊,望賜楊氏為安聖君,王氏為福聖君,第二王氏為康聖君。"唐哀帝也只好依從。
另一件是在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農曆11月,唐哀帝準備在11月19日親祠圜丘(祭天)的事。當時各衙門已經做好了舉行禮儀的各項準備,宰相也已下南郊壇熟悉有關儀式。可是,朱溫聽到後很不高興,認為舉行郊天之禮是有意延長大唐國祚。有關主持的官員很恐懼,就藉口改期使此事不了了之。緊接着,唐哀帝就將已為梁王的朱溫加授相國,總百揆,又進封魏王,所擔任的諸道兵馬元帥、太尉、中書令、宣武、宣義、天平、護國等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的職務照舊,"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兼備九錫之命",基本上超過了漢初相國蕭何和漢末丞相曹操。朱溫的身份是自兩漢以來權臣篡位的重現,其地位距離"九五之尊"已經只有一步之遙了。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農曆6月,朱溫在親信李振和朝廷宰相柳璨的鼓動下,將裴樞、獨孤損、崔遠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黃河邊的白馬驛全部殺死,投屍於河,製造了驚人的"白馬之變"。李振多年參加進士科考試總是不中,對裴樞等人懷有切膚之痛。他對朱溫道:"這些人常自謂清流,現在投入黃河,就變成濁流了。"朱溫大笑,這實際上掃除了他篡位過程中的一大障礙。朱溫對讀書人也懷有天然的敵意,這從一件小事上可以看出:朱溫曾率手下路過一棵大柳樹,在樹下歇腳時,他自言自語:"這柳樹可以做車轂。"手下無人應答,樹下幾個讀書人模樣的遊客卻附和他:"確實可以做車轂。"未成想,朱溫卻勃然大怒,厲聲說道:"書生輩好順口玩人,都是你五代十國文官俑們這個樣子。做車轂要用夾榆木,豈可使用柳木!"回頭對手下道:"你們還等什麼?"竟將附和他的幾個人痛打致死。
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農曆12月,朱溫藉故處死了樞密使蔣玄暉,又藉口"玄暉私侍積善宮皇太后何氏,又與柳璨、張廷范為盟誓,求興唐祚",將唐哀帝母后何氏殺死,並廢黜為庶人。不久,宰相柳璨被貶賜死,其弟兄也被全部處死。太常卿張廷范被五馬分屍,其同夥被除名賜死者若干。朱溫已是生殺予奪,大權在握了。
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農曆3月,經過一番假意的推辭,時為天下兵馬元帥、梁王的朱溫接受了唐哀帝的"禪位"。建國號梁,改元開平,以開封為國都,史稱後梁。從此,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相繼,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直到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才結束了唐朝之後約半個世紀分裂割據的黑暗時代。唐哀帝先被降為濟陰王,遷於開封以北的曹州(今山東菏澤),安置在朱溫親信氏叔琮的宅第。由於太原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佑正朔,不承認朱溫的梁王朝。朱全忠擔心各地軍閥的擁立會使廢帝成為身邊的定時炸彈,就一不做,二不休,於唐天佑五年(唐開平二年,公元908年)農曆2月21日,將十七歲的唐哀帝鴆殺。朱溫為其加諡曰"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定陶鄉(今山東定陶)。
立國三百年,曾威赫天下的唐王朝就這樣覆滅了。亡國之後的李唐宗室後裔子孫中,有以唐哀帝之諡號為姓氏者,稱哀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姬將(魯哀公)、哀駘它、公晳哀、劉欣(漢哀帝)、哀牢九隆、李祚(李柷,唐哀帝)。
根據衷姓祖傳家族族譜記載:姬將(魯哀公)為衷姓始祖,其餘均為考據人士為圓其說而有意附加的參考編揖素材,不足以信,當以家傳族譜記載為準。有族譜為證。
遷徙分布
哀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三百七十四位,多以南康、東陽為郡望。
今江西省的於都市、吉安市、贛州市,雲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浙江省的金華市、福建省的泉州石等地,均有哀氏族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