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和睦鎮位於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南端,與融安縣、柳城縣、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交界。面積162.15平方千米(2017年)。森林覆蓋率44.1%。轄9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共66個自然屯。總人口24971人(2017年),居住有漢、壯、苗、仫佬等民族。主要特色產品—「山珍」,即野生松樹菌和秋冬季時令蔬菜,如春秋辣椒、大白菜、大蒜、秋豌豆、秋油菜等種植已形成規模,產品遠銷湖南、桂林、玉林等地。特色產品,名優產品,風味小吃也較出名。甘蔗生產為經濟支柱,2003年農業總產值6685萬元。[1]

中文名稱:和睦鎮

外文名稱:Harmony Town

別 名:和諧小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

電話區號:0772

地理位置:融水苗族自治縣最南端

面 積:162.1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24971人(2017年)

車牌代碼:桂B

目錄

簡介

該鎮屬丘陵平原地區,交通便利,焦柳鐵路、省道浮宜公路、縣道和睦至伏虎公路過境;鄉村級公路總里程67公里;融江河貫穿鎮境,航道總里程33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話、通廣播電視。全鎮安裝12套衛星天線,轉播16套節目。郵政儲蓄實現全國微機聯網,通存通取,開辦異地取款業務,代辦郵政特快專遞業務。

歷史沿革

和睦鎮明代稱和睦圩,清代屬鵝頸鎮,民國時期稱西區、和睦區。1951年屬第三區,後劃屬融安縣。1953年劃歸大苗山苗族自治區,1958年屬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稱和睦公社,1984年建鎮。

1996年5月和睦鎮被列為自治區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1997年3月柳州地區行政公署批准和睦鎮為抗日戰爭老區。

2001年9月和睦鎮被自治區確定為自治區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自然地理

和睦鎮屬丘陵平原地區,地勢較低,由北向南傾斜,以丘陵、台地、平原地形為主,鎮內最高峰為白沙崗大嶺嶺頂海拔426米。融江河自融水鎮由北向南流經古頂、安塘、吉塘、芙蓉、紅星、和睦、沙鞏等村(街)委,流入柳城縣,匯進柳江。境內河段通航,里程33公里。流量600-700立方米/秒(1996年最高達250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118.76米。陰江,發源於融水縣與羅城縣交界的六律山南麓,上段稱古盆江,由北向南流經永樂鄉後流入和睦鎮的讀樓、紅星等村,然後匯入融江。鎮域內河長6-7公里,流域面積120-15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9億立方米。

全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雨熱同季,是農副產品生產的沃土。年平均氣溫19.5℃。年平均降雨量1840毫米。年平均日照1400多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58天。氣候災害種類主要有寒潮、暴雨霜、雪、雷暴、冰雹等。

土壤以耕型紅壤,河流沖積土、水稻土為主。石灰石儲藏量豐富。樹種主要有松、杉、樟、桉樹等。

行政區劃

和睦鎮轄:和睦街社區居委會;安塘、吉塘、紅星、讀樓、和睦、沙鞏、芙蓉、巷口、古頂9個村委會。

特色農業

和睦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狠抓主導產業的發展,並提出了「近富種蔗,長富栽果」的發展思路。甘蔗生產成為了和睦鎮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農民增收、財政增收的主要途徑。在廣西鳳山糖業集團和睦糖業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的拉動下,和睦鎮積極抓好擴大種植面積和推廣高糖高產新產品種植這兩個環節,做大做強甘蔗生產這一支柱產業。2005/2006年榨季,進廠原料蔗10.8萬噸,農民獲益3000多萬元,甘蔗生產成為和睦鎮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的主體財源。2006年,和睦全鎮甘蔗種植面積達4.4125萬畝,比2005年增加8113畝。由於遇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2006/2007年的進廠原料蔗達到20多萬噸,創稅利達700多萬元。常言道,一業興則百業興,甘蔗生產的長足進步,帶來了和睦鎮建材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空前繁榮,城鎮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穩步提高,大部分農村人口擺脫了貧困,部分群眾步入了小康生活,不少農村新樓拔地而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視頻

《植物大戰殭屍:和睦鎮保衛戰》瘋狂科學家第一視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