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姓
呼延姓出處有三種說法,一說出自匈奴族呼衍氏所改;一說出自鮮卑族姓氏之一;還有說出自賜姓。晉代鮮卑人稽胡楚,因有功被賜姓呼延,後代因此隨之姓呼延。呼延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現主要分布在寧夏、河南一帶,依舊保留呼延複姓。而流入陝西、山西一帶,改"呼延"複姓為單姓"呼"。歷史名人有大將軍呼延贊、水滸好漢呼延灼等。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70位。
目錄
呼延(Hū yán 嘑延)姓源出
源流一
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國改為呼延氏。"在史籍《漢書》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在《史記•匈奴列傳》中這樣記載:"呼衍氏、蘭氏,其後有須卜氏,此三姓其貴種也。"在史籍《漢書•匈奴傳》中也有同樣的記載。在史籍《後漢書•南匈奴傳》中記載:"異姓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姓,為國中名族。"在史籍《晉書•北狄•匈奴傳》中則載"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蘭氏、喬氏。"古代匈奴族呼衍部落以部落名為姓,稱呼衍氏,為古代匈奴族四大姓呼延氏、卜氏、蘭氏、喬氏之一。曹魏末期至東晉時期,南匈奴貴族呼衍部落進入中原後,改"呼衍氏"為"呼延氏"、"須卜氏"為"卜氏"、"丘林氏"為"喬氏",成為漢字複姓,至公元五世紀已經融入漢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呼氏、延氏者,亦有傳說因避難改陳氏、許氏、劉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今山西省有一呼延山,在呂梁地區石樓縣西部,以有呼延贊之墓故名。呼延贊諸子耳後刺字曰:"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並文其體"赤心殺賊"四字。今近處多有呼延氏複姓者,據傳皆其後裔。
源流二
源於改姓,屬於帝王賜姓為氏。據史籍《漢書》的記載,呼延,又為鮮卑族姓氏之一,按唐朝時期大儒顏師古的注釋,即今天所稱的呼延氏。鮮卑族呼延氏,出自晉朝時期的鮮卑族人稽胡楚,因有功於社稷,被晉王朝庭賜姓為呼延氏,其後裔子孫因此隨之稱呼延氏,逐漸融入漢族,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呼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在北魏正始中期,該支呼延氏族人呼延勤為定州刺史,駐守定陽鎮(今山西介休),被北魏朝廷賜姓為賀遂氏,因住南汾州仵城縣(今山西臨汾隰縣),音訛者又稱其為賀悅氏,這一分支呼延氏從此改稱賀遂氏、賀悅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賀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出自賜姓。晉代鮮卑人稽胡楚,因有功被賜姓呼延,後代因此隨之姓呼延。
源流四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出自元、明時期的費雅喀奇勒爾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費雅喀奇勒爾人,就是漢朝時期匈奴民族的一個殘支,後分別融入蒙古族、赫哲族,當時人稱奇勒爾人,居住於費雅喀地區者(今黑龍江南岸下游一帶),被女真族人稱之為"費雅喀奇勒爾人"。
據傳,其原本是匈奴呼衍氏部落分布於東北地區的遺眾,按史籍《吉林通志》的記載,該支族人成員主要有赫哲族、滿族、蒙古族等,皆稱希努爾呼氏,滿語為Sinurhu Hala,主要群體世居蘇穆噶山(今俄羅斯境黑龍江下游),後有一支族人在清朝時期隨軍遷徙至陝西神木地區,改漢姓為呼延氏、呼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1]
郡望
安定郡:漢武帝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寧夏固原)。轄境相當於今甘肅省平涼地區景泰、靖遠、會寧、平涼、涇川、鎮原及寧夏中寧、中衛、同心、固原等地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又有安定縣,在今甘肅涇川北,並屬於安定郡。東漢時期移治臨涇(今甘肅鎮原),廢安定縣。十六國初期再置安定縣,並為郡治。東晉時期又移治安定(今甘肅涇川)。隋、唐兩朝時期的安定郡即涇州。唐朝後期曾改為保定郡,縣亦名保定。金國時期為甘肅省涇川縣,為涇州治所。元朝時期曾以陝西安定堡為安定縣。民國早期,為紀念陝北紅軍和蘇區創建人、中國工農紅軍傑出的指揮員謝子長烈士,在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子長縣,移治所到原縣東部的瓦窯堡。
新蔡郡:原為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為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為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為蔡州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石樓縣:石樓縣歷史悠久,境內曾多處發現古代遺存的白灰層、火種與陶器。經中科院山西考古隊發掘鑑定,確認系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境內最早的人類活動可追溯至新石器中晚期。殷商時期為沚國,春秋為屈地,夷吾封屈,即此。漢高祖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封宣義為土軍侯,漢武帝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封代共王子郢客為土軍侯,後置土軍縣,居西河郡。東漢時期廢黜。晉朝時期時夏主赫連勃勃置吐京護軍。北魏太平真君九年(戊子,公元448年)置嶺西縣,為吐京郡治;北魏太和二十一年(丁丑,公元497年)改名吐京縣。齊、周因之。隋朝開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改名石樓縣,以縣東南有石樓山故名,屬龍泉郡。唐朝武德初為西德州治,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州廢,改屬東和州,唐貞觀二年屬隰州。五代、宋、金時期先後改名為西德、東和州,元朝時期復稱石樓縣。明朝萬曆四十年(壬子,公元1612年)改屬汾州府。清朝時期因之。民國時期屬冀寧道。抗日戰爭時期屬八路軍的晉綏邊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初屬汾陽專區,後屬臨汾專區,今歸呂梁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