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镇
呼兰镇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地处磐石市东部,东与桦甸市桦郊乡接壤,南与黑石镇相连,西与红旗岭镇毗邻,北与驿马镇交界,距磐石市区33千米, 区域面积288.84平方千米。
清初,呼兰镇境域属吉林西围场;1984年11月,由呼兰乡改为呼兰镇。截至2018年末,呼兰镇户籍人口为27105人。截至2020年6月,呼兰镇下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新兰社区。
呼兰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工业以矿山、化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8年,呼兰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3个。[1]
目录
建置沿革
清初,属吉林西围场,设呼兰大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名呼兰集场子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呼兰乡。
民国三年(1914年),属三警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属四区(呼兰区)。
1956年,改为呼兰大区。
1958年9月,呼兰大区改呼兰公社。
1983年12月,由呼兰公社改为呼兰乡。
1984年11月,由呼兰乡改为呼兰镇。
行政区划
1997年,呼兰镇下辖呼兰、星光、铁北、二道、富贵、周家、锉草、小孤山、长水、兴隆、苇塘、乱泥、孤顶子、琉串、柳树、通天、明水、小呼兰18个行政村和永丰、永顺、永安、永康、民富、民强、民建、民乐8个社区。
2011年末,呼兰镇下辖新兰1个社区,呼兰、铁北、星光、二道、富贵、周家、锉草、兴隆、孤山、长水、苇塘、乱泥、孤顶子、琉串、明水、柳树、通天、小呼兰18个行政村;下设4个居民小组,83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呼兰镇下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新兰社区、呼兰村、星光村、二道村、铁北村、富贵村、周家村、错草村、孤山村、长水村、兴隆村、乱泥村、孤顶子村、琉串村、苇塘村、明水村、小呼兰村、通天村、柳树村, 镇人民政府驻新兰社区。[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呼兰镇地处磐石市东部,东与桦甸市桦郊乡接壤,南与黑石镇相连,西与红旗岭镇毗邻,北与驿马镇交界,距磐石市区33千米, 区域面积288.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呼兰镇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坡地,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东大岳山,海拔983.4米;最低点位于呼兰河入辉发河口处,海拔270米。
水文
呼兰镇境内属辉发河水系;呼兰河自错草村入境,由西北向东南入辉发河。呼兰镇境内河道长28千米。
自然灾害
呼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1遇,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6月2日,降雹时间40分钟,受灾面积达150公顷。
自然资源
呼兰镇境内自然资源主要有方解石、硅石、沸石、兰晶石、花网岩、煤矿、铁矿、硅灰石等十余种矿,其中硅灰石地质储量0.6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4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错草村一带;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00万立方米。
人口
2003年,呼兰镇总人口31472人,其中镇区内人口8915人。
2011年末,呼兰镇总人口2860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00人;另有流动人口1697人。总人口中,男性14818人,占51.8%;女性13790人,占48.2%;以汉族为主;有朝鲜等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589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8人。
2017年末,呼兰镇常住人口为27214人。
截至2018年末,呼兰镇户籍人口为27105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呼兰镇财政总收入1484万元,比2010年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4万元,比2010年增长18.2%;人均财政收入274元,比2010年增长32.6%。2011年,呼兰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684元。
2018年,呼兰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3个。
农业
2011年,呼兰镇有耕地面积16.4万亩,人均5.7亩。2011年,呼兰镇农业总产值11.9亿元,比2010年增长7.6%,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7.4%。呼兰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呼兰镇生产粮食12.4万吨,其中玉米10.5万吨,水稻1.7万吨。呼兰镇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等。呼兰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呼兰镇生猪饲养量1.2万头,牛饲养量1.3万头,家禽饲养量21.5万羽。2011年,呼兰镇生产肉类5475吨,畜牧业总产值4亿元。2011年,呼兰镇水果种植面积900亩,产量2850吨,主要品种有野生山葡萄、葡萄、苹果。呼兰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2011年,呼兰镇渔业总产值420万元。
工业
呼兰镇工业以矿山、化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呼兰镇有工业企业59家,职工1526人,工业总产值为11.3亿元,比2010年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6.5%。
商贸
2011年末,呼兰镇有商业网点409个,职工1056人。2011年,呼兰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2亿元,比2010年增长10.9%;有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800万元。
金融
2011年末,呼兰镇境内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25亿元,比2010年增长14%,人均储蓄4400元;各项贷款余额1.33亿元,比2010年下降0.04%。[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呼兰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96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4所,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小学在校生1255人,专任教师1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在校生400人,专任教师7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呼兰镇教育经费0.2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6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69万元,比2010年增长74.6%;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74.32%。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呼兰镇有科技人才295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692人,经营管理人才298人,技能人才1127人,农村实用人才83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呼兰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3个;公共图书室18个,藏书3万余册;有文化专业户5个。2011年末,呼兰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17%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9.5%。2011年末,呼兰镇广播综合覆盖率78.9%;有中央、各省市卫视等70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56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5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呼兰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9个;病床3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固定资产总值11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3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人。2011年,呼兰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万人次,住院手术63台次,出院病人850人次。2011年,呼兰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0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2.6%。
社会保障
2011年,呼兰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99户,人数183人,支出48.5万元,比2010年增长23%,月人均221元,比2010年增长23%;城市医疗救助2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1人次,共支出4万元,比2010年增长4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6户,人数767人,支出115.97万元,比2010年增长24%,月人均126元,比2010年增长3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27.7万元,比2010年增长7.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0人,支出27万元,比2010年增长5.5%;农村医疗救助6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50人次,共支出58.6万元,比2010年增长10.15%;农村临时救济278人次,支出5.5万元,比2010年减少11.86%;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6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2万元,比2010年增长13%;社会福利费22.5万元,比2010年增长3.5%;有敬老院1家,床位160张,收养47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98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基金支出合计204万元,比2010年增长29%。2011年末,呼兰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15万人。[5]
交通
呼兰镇境内有烟白铁路过境,设新兰站;有省道长青线、县道磐呼路过境。2011年末,呼兰镇有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50.3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镇政府驻地名为"摩忽郎"(满语,意为"烟筒"),音转得名"呼兰"。
风景名胜
官马水库风景区位于辉发河支流呼兰河上游,呼兰镇官马屯西北1千米处,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解放后多次重建;是集旅游观光、垂钓、度假为一体的场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