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達
人物生平
1933年(中華民國二十二年)4月26日,周開達出生於重慶市江津區先鋒鄉曉堂村,少年時期的周開達成績很好,考上了當地的江津一中。但窮苦的周家,拿不出求學的費用。周開達只有報考學費較低的農業職中。童年的飢餓記憶和這次求學經歷,讓周開達立下志向學農。在農業職中的求學經歷,為青年時期的周開達打下了水稻育種基礎。
1956年,周開達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成為著名水稻專家楊開渠教授的得意門生; 入學前幾天,同李仁恕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隨後周開達前往雅安讀書,隨身還帶着自己育出來的水稻種子。
1958年,正在讀大學的周開達下放到天全縣思經鄉民主村進行勞動鍛煉。
1965年,進入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室,並培育出岡朝1號A、岡29矮7號、岡46A等岡型不育系水稻。
1969年,周開達在從事的常規育種工作中,發現了數份高不育的雜交後代,按常規要求應予淘汰。周開達卻把「不育」這一不利性狀看成使水稻易於雜交的有利因素,自此,闖入了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研究的國際禁區。
1990年,周開達將水稻育種研究所從雅安搬到溫江,開始新的研究。
1993年,周開達創建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科技開發公司。
1999年,周開達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相關部門收集他的原始資料,妻子李仁恕找出了這些演算在油印廠紙張背面的厚厚材料。
2000年,周開達就對轉基因有自己的態度。對水稻的育種方式,周開達重視兼容並蓄,多次提到傳統的雜交育種方式,對水稻進一步增產有局限,認為通過基因改良手段,是下一步提高水稻產量的鑰匙。對於轉基因作物的爭議一直都有,但周開達認為,水稻是中國最重要的糧食來源。所有發達國家都在以轉基因作為育種方向進行研究。如果某一天國外放開轉基因產品,但國內沒有相關技術,那時中國農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將處於劣勢。
2000年,在一次北京院士大會上作報告時,周開達突發腦溢血暈倒。隨後被緊急送往醫院,在北京住院40多天後,又轉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2013年7月20日11時27分,周開達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逝世,享年81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致力於農業教育和雜交水稻研究事業,首創秈亞種內品種間雜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岡、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雜交稻,提出 「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超高產育種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術」;創造「光敏不育系生態育種方法和技術」,解決了四川及長江中上游地區兩系雜交稻育種的難題;發掘與創建出具有固定雜種優勢特性和具有早代穩定特性的特異種質,為探索雜種優勢利用新途徑奠定了基礎。截至2013年6月,周開達培育出的岡型、D型雜交稻推廣3.048億畝,增產稻穀228.58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320億元。先後獲部省部以上成果獎23項,被譽為「西南雜交水稻之父」。
20世紀70年代,周開達首創運用栽培亞種間雜交選育不育系的理論和方法,為此後開發利用現有幾萬個稻種開闢了廣闊空間。20世紀80年代後期,創造性地運用生態育種法選育兩系雜交稻,使水稻育種能在23℃低溫下穩定進行,並培育出蜀光612S、蜀光570S等稻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已成為全國兩系雜交稻研究單位廣泛應用的方法。
人才培養
周開達先後培養博士19名、碩士數十名。他們中大都已成長起來成為中國水稻界的骨幹力量,由他創辦的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已成為中國雜交水稻高級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為中國水稻高級人才培 養和水稻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如學生有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所長李平、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李仕貴。
獲獎記錄
所獲獎項
1988年,周開達開始進行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該項研究成果1993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8年,周開達獲國家發明一等獎,成為四川省首個該獎項獲得者。
1989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1年,獲評四川省有重大貢獻科技工作者。
1992年,受到四川省重獎。
1994年,被評為四川省十大英才。
1996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1999年,獲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
1999年,被人事部記一等功。
周開達先後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勞動模範,先後獲國家發明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部省以上成果獎23項。
榮譽稱號
1999年11月,周開達先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還先後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四川省勞動模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