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开达
人物生平
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4月26日,周开达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先锋乡晓堂村,少年时期的周开达成绩很好,考上了当地的江津一中。但穷苦的周家,拿不出求学的费用。周开达只有报考学费较低的农业职中。童年的饥饿记忆和这次求学经历,让周开达立下志向学农。在农业职中的求学经历,为青年时期的周开达打下了水稻育种基础。
1956年,周开达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现四川农业大学),成为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教授的得意门生; 入学前几天,同李仁恕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随后周开达前往雅安读书,随身还带着自己育出来的水稻种子。
1958年,正在读大学的周开达下放到天全县思经乡民主村进行劳动锻炼。
1965年,进入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并培育出冈朝1号A、冈29矮7号、冈46A等冈型不育系水稻。
1969年,周开达在从事的常规育种工作中,发现了数份高不育的杂交后代,按常规要求应予淘汰。周开达却把“不育”这一不利性状看成使水稻易于杂交的有利因素,自此,闯入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研究的国际禁区。
1990年,周开达将水稻育种研究所从雅安搬到温江,开始新的研究。
1993年,周开达创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
1999年,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部门收集他的原始资料,妻子李仁恕找出了这些演算在油印厂纸张背面的厚厚材料。
2000年,周开达就对转基因有自己的态度。对水稻的育种方式,周开达重视兼容并蓄,多次提到传统的杂交育种方式,对水稻进一步增产有局限,认为通过基因改良手段,是下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钥匙。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一直都有,但周开达认为,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来源。所有发达国家都在以转基因作为育种方向进行研究。如果某一天国外放开转基因产品,但国内没有相关技术,那时中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2000年,在一次北京院士大会上作报告时,周开达突发脑溢血晕倒。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在北京住院40多天后,又转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13年7月20日11时27分,周开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81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杂交稻,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思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特异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成果奖23项,被誉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20世纪70年代,周开达首创运用栽培亚种间杂交选育不育系的理论和方法,为此后开发利用现有几万个稻种开辟了广阔空间。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造性地运用生态育种法选育两系杂交稻,使水稻育种能在23℃低温下稳定进行,并培育出蜀光612S、蜀光570S等稻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成为全国两系杂交稻研究单位广泛应用的方法。
人才培养
周开达先后培养博士19名、硕士数十名。他们中大都已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水稻界的骨干力量,由他创办的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已成为中国杂交水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中国水稻高级人才培 养和水稻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学生有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李平、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
获奖记录
所获奖项
1988年,周开达开始进行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该项研究成果199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周开达获国家发明一等奖,成为四川省首个该奖项获得者。
198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获评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
1992年,受到四川省重奖。
1994年,被评为四川省十大英才。
199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1999年,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1999年,被人事部记一等功。
周开达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先后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以上成果奖23项。
荣誉称号
1999年11月,周开达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还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