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奎
周奎(1741—1822),字照域,清貴州貴築人。其家本書香門第,至其祖父時已家道中落,陷於劇貧:僅有茅屋兩間,破敗不蔽風雨;荒山幾畝,耕地瘠薄;家中常以菜根作食;周奎終年只能穿補了又補的短單衣,冬無棉衣褲禦寒。其父則常以忍苦力學教誨,謂雖奇窮而不可廢讀,督促周奎執經辨難,故周奎雖飢餓難耐仍堅持苦讀。
十四歲時父去世,家劇貧,茅屋不蔽風雨,祖父八十餘歲,他下面還有兩妹一弟,奎常背着弟妹勞動,以減輕母親負擔,休息時才取出書來讀。七年中,接連喪父、祖父和母親。後補縣學生,中舉人,教授於鄉。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授開泰縣教諭,又署麻哈州訓導。廿一年(公元1816年 )以老去職。訓家尤嚴,子孫多有出息。[1]
目錄
人生事跡
乾隆二十年(1755),其父病逝,家中生計更艱。其時,祖父年已八十餘,年僅十四歲的周奎遂助母親養家糊口。冬天寒冷,周奎便天天外出撿拾乾柴、挖掘樹根,燒火給祖父取暖。一弟兩妹年幼,周奎常背着弟妹上山打柴、下地割麥。勞動中稍作休息,周奎便拿出隨身攜帶的書籍誦讀不已,以至忘記飢餓和疲勞。晚上母親紡織,燃麻杆以照明,周奎藉機在亮光下讀書,從不間斷。乾隆二十五年(1760),祖父、母親先後去世,不到二十歲的周奎,五年中三次治喪,備極哀痛,辛苦萬狀。
鄉人蕭晟見周奎貧苦而力學,便免費召入其家讀私塾。二十六年(1761),周奎補為縣學生,食廩餼,生活開始穩定,益加勤奮攻讀。他節衣縮食,先後為兩個妹妹出嫁辦理嫁妝。四十五年(1780),周奎考中舉人,但赴京會試落第。為節省往來旅費,他留居京城,一面教讀,一面治學,再次應試又落第。回籍後,在鄉設館教讀。嘉慶六年(1801)授貴州開泰縣(今黎平)教諭,合署麻哈州(今麻江)訓導。二十一年(1816)以年老辭職,在家課讀子孫。道光二年(1822)病逝。著有《立命篇》、《勵學篇》、《來西錄》、《麟山記》、《仙人洞記》和《家訓》等。
人物分析
周奎性格堅毅、廉潔,責任心強。在鄉教讀時,要求生徒先行誼,後文章,特別注重思想品德和操守教育。任開泰教諭時,貴州學政顧皋以年家子登門拜謁,對周奎敬禮有加。有知情者挾重資求周奎為之關說,周奎嚴予拒絕,並教育來人應注重修身養性。平生以利濟為樂,食廩餼後稍可過活,便盡力施與,親族間必隨時資助,有急難者亦設法幫助,受到鄉人敬重。
周奎很重視家庭教育,治家尤嚴。他在《家訓》中教育子孫:「一念不欺,一事不可苟,一言不可易,一時不可疏」;「治事宜敬,存乎治身;治身宜約,莫先治心;心安理順,而力行之,天下斷無不舉之事。而又不可自以為功,以希圖聲譽,所謂立身行道、揚名後世,即於此基之也。」「予一生無欺人事,亦無欺人語,司馬溫公謂『無一事不可告人者』,予實有以自信。故雖身處困頓而不肯移易其操,雖心逢橫逆而不敢一逞其氣;無苦不嘗,無氣不受,無虧不吃,兒輩亦習聞之矣。唯予無薄德,故爾輩能有成;爾輩亦能無薄德,則子孫庶不至墮壞耳。」要求子孫「苟能立志亢宗,何患不學無術?終不能為官,斷不可不為人;縱不能為聖賢,斷不可為不肖;若克以不肖自甘,敗壞倫常,克狂作孽,是自棄於天恩祖澤,天下不能容,予焉得而子之孫之也?」在周奎的嚴格教育訓迪下,其子周際華,嘉慶六年(1801)中進士,授內閣中書,歷任河南輝縣知縣、江蘇興化知縣、泰州知州等官;周際釗,嘉慶十四年(1809)進士,選庶吉士,官刑部山東司主事,後回籍掌教貴陽貴山、正習書院;其孫周頊,嘉慶十五年(1801)進士,翰林院編修,後出任江蘇常鎮通海道;周灝,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歷任直隸定興、正定縣知縣。子孫在外為官,周奎常寄書誡誨,要求他們「努力自效,毋忘貧賤。」
史籍記載
道光二十四年(1844),貴州巡撫賀長齡以周奎事跡格外感人,疏請入祀鄉賢祠,並撰《鄉賢教諭周公傳》,稱讚周奎雖身歷極端貧苦而不改其志、力學而有成的精神;清廉自持、樂善好施的品德;嚴於家教、訓迪子孫成才的風範;並以周奎為楷模勖勉貴州學子。賀長齡說,他來貴州任巡撫十年,「黔苦貧,士為甚。勸之讀書,則逡巡有難色,說『吾何所資以為學?』余謂貧而所以資汝學也,尚何資汝氣浮,貧則能使之定;汝力脆,貧則能使之堅;汝識昏,貧則能使之澄而光明。貧之資於學也大矣。愈貧則氣愈定、力愈堅、識愈明,其資於學者愈大,是乃無資之資,資之最善者也。天以有資者資常材,而以無資者資奇士,夫唯奇士乃克受資耳。」這段話,對於今天貴州的青少年克服貧困、銳意向學、為興黔富民作出貢獻,仍有積極意義。
後世紀念
「獅子」變「麒麟」「生聚教訓」銘
花溪公園裡的碑銘記憶
視頻
周奎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明清貴陽人物:安貧樂道的周奎 一門五進士 ,新浪博客,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