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怎麼從天下共主走向落沒的
周天子 |
周天子怎麼從天下共主走向落沒的大約在周武王元年(前1046),周武王率領着諸侯聯軍推翻了暴虐無道的商紂王,建立了嶄新的周王朝。周朝建立之初,武王選擇了採取大規模分封的制度,他將同姓親屬、伐紂功臣和帝王后代分封到了全國各地,擔任地方上的諸侯,而自己則作為天下共主接受各國的朝貢和保護。[1]
最初,周天子的地位還是毋庸置疑的,各諸侯不但要定時前往首都朝貢,還需要配合天子進行軍事活動。不得不說,在這種情況下周天子的統治可謂相當牢固,畢竟一旦有諸侯想要背叛,就會遭到其他諸侯的聯手討伐。然而,周天子的權威卻並沒有一直維繫下去。西周時,天子尚能夠一言不合便直接烹殺諸侯,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本應是天下共主的天子卻遭到各國無視,失去威信。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烹殺諸侯其實發生在周夷王姬燮在位時期,當時齊國的國君齊哀公沉迷於擴張自己的領土,而這一擴張,就侵犯了齊國旁邊紀國的利益。周夷王三年(前883),紀國國君紀煬侯進讒言陷害齊哀公,而迫切想要樹立周天子威望的周夷王不假思索便下令將哀公烹殺,也就是將其脫光衣服放入大鍋中烹煮而死。
實際上,早在周夷王的父親周懿王在位期間,周朝就已經開始呈現出了傾頹的態勢。懿王在位期間,周朝內部可謂是腐敗而混亂,外敵也趁機多次入侵,氣焰非常囂張。周懿王七年(前931),西戎侵入了鎬京,而懦弱的懿王選擇遷都到了犬丘,這一舉動完全可以用「慫」來形容。正因如此,司馬遷在《史記》當中毫不留情地寫道:「懿王之時,王室遂衰。」
懿王去世後,其叔父姬辟方奪取王位,成為了周孝王。在孝王的統治下,周朝得到了短暫的振興,就連曾經囂張的西戎也表示願意與周和解,不再侵犯疆界。等到孝王死後,原本的正統繼承人,也就是周夷王這才正式繼位。從上文所說的夷王光聽信幾句讒言就能夠毫不猶豫誅殺諸侯來看,他實在是一個暴虐而昏庸的君主。由於周朝的衰弱,不少諸侯乾脆不再按時朝貢,而是專注於了彼此之間的攻伐,對此,《後漢書》評價道:「夷王衰弱,荒服不朝。」
夷王死後,他的接班人周厲王更加殘暴無道,他寵信奸臣、大肆斂財,且濫殺對其有怨言的百姓,一時間諸侯們都不敢再來朝見了。終於,不堪厲王暴政的國人紛紛起來反抗,將暴君趕出了國都。厲王逃跑後,召穆公、周定公兩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共同執掌了朝政,史稱「共和行政」,而在他們的輔佐下,厲王之子宣王實現了周朝短暫的中興。
可惜的是,周朝的中興總是曇花一現般短暫,宣王晚年開始變得窮兵黷武、獨斷專行,而周朝也再度走向了衰落。宣王之後的國君便是著名的亡國之君周幽王,幽王在位期間幾乎幹了一切昏君暴君會幹的事情,他將朝政委任給奸臣,自己則沉迷享樂。此外,他專寵褒姒,為此不惜戲耍諸侯、廢嫡立庶。
最終,被廢的太子宜臼找到了自己的外公申侯,而申侯則聯合了繒國、犬戎進攻周幽王,將其誅殺在了驪山之下。周幽王的死宣告了西周的滅亡,而其實在他之前,周天子的威望就早已經隨着周朝國力的衰微而削弱不少了。總之,西周覆滅後太子宜臼被諸侯們擁立為王,史稱周平王,平王基於各種考慮將首都遷到了東邊的洛邑,建立了東周。
和西周時期相比,東周時天子所管轄的範圍大大減少,國力也慘遭進一步的削弱,而另一方面,許多諸侯國靠着征服和吞併不斷壯大。到了後來,周天子在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只能請求強大諸侯國的幫助,這對於天子的權威無疑會造成嚴重的打擊。
後來,周考王封弟弟於西周國,西周國又分裂出東周國,一時間天下呈現「三周並立」的局面,周王朝的勢力慘遭進一步分散。周赧王八年(前307),貴為天子的赧王因不願滿足秦武王試舉九鼎的要求被直接逐出了王宮。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秦滅西周國,赧王於憂憤中病逝,享國八百年的周朝也以一種十分屈辱的方式宣告了滅亡。
周天子之所以一開始能夠牢牢統治各諸侯,靠的一是實力、二是信義、三是制度。然而,隨着周朝國力的衰弱,原本擁有強大勢力的周天子淪為了需要向諸侯尋求保護的「吉祥物」;另一方面,各國對周天子的尊敬和感激隨着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磨,直至消失;最後,禮樂等級制度隨着周朝統治力的下降逐漸崩壞,而禮崩樂壞又導致了周天子威信的進一步削弱,形成了惡性循環。就這樣,周天子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權威,而周朝也迎來了悽慘的終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