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又和,男,1957年5月生于湖北省汉川市博士,现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1],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与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兰州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2],兰州大学工程与科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兼任兰州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编委,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

周又和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
出生 1957年5月
湖北省汉川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目录

人物简介

周又和,男,博士,生于1957年5月,现任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与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兰州大学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工程与科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兼任兰州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振动工程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编委,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和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

周又和,男,教授,生于1957年5月,湖北汉川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负责人,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两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国家重点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教育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留校基金委评审专家成员,国际学术期刊"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CMC)"、"Journal of Physics Express"和"ISRN Mechanical Engineering"编委,国内学术期刊《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力学学报》、《ActaMechanicaSolidaSinica》、《应用力学学报》、《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和《应用数学与力学》编委,《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副主编以及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理性力学与力学方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兰州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自然科学学术分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春晖计划"兰州大学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观测站副站长,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推广中心副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与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大学"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B类)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甘肃省力学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现任教育部力学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周又和教授主要从事非线性力学、智能结构与动力控制、电磁材料及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非线性问题定量求解方法等研究,已主持各类基金近40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前期预研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研究重点项目和国防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2011年入选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目前还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各1项,国家磁约束能发展专项项目的一级课题"大型超导磁体结构力学分析"。已在Appl. Phys. Lett.、Phys. Rev. B、Phys. Rev. E、Phys. C、J. Applied Physics、Phys. Lett. A、J. Geophys. Research、IEEE Appl. Superconductivity、Int. J. Solids and Struct.、Int. J. Non-Linear Mech.、Int. J. Eng. Sci.、《中国科学》和《力学学报》等权威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电磁固体结构力学》学术专著一部。2000年以前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的3项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3; 1/2; 1/2)、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2),主持的"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研究项目于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获200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2007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的研究论文(3/3)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研究项目"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于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2)。

与此同时,周又和教授在本科生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获得了多项奖励与相关资助。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与中共甘肃省委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被兰州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07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讲的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于2007年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持的"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于2008年入选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的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 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入选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主持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的2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与提名奖。独立撰写的《理论力学》教材已交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

个人履历

1982年1月和1984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力学系获工学学士、硕士学位;1989年12月在兰州大学力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兰州大学力学系任副教授(1992)、教授(1996)。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与智能结构领域的知名学者H.S. Tzou教授从事合作研究;1994年7月至1995年7月作为外国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与该室主任教授、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会长、国际应用电磁学与力学杂志主编、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o Miya教授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取得了具有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向兰州大学捐资 300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1998年 6月-1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与Q. Jiang教授合作从事压电体表面声波信息器件的力-电耦合研究。

成就及荣誉

1992年任副教授,1996年任教授,1998年任博士生导师。其间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与智能结构领域的知名学者H.S. Tzou教授从事合作研究;1994年7月至1995年7月作为外国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与该室主任教授、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会长、国际应用电磁学与力学杂志主编、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o Miya教授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取得了具有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向兰州大学捐资 400万日元的研究生奖励基金。1998年 6-12月和2002年3-5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与Q. Jiang教授合作从事压电体表面声波信息器件的力-电耦合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板壳非线性固体力学及应用,电磁固体力学,电磁悬浮与超导体力学,智能结构及动力控制,风沙运动力学机理等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在国内率先开拓了电磁固体力学、超导与常导悬浮的力学机理等涉及现代高科技电磁装置的安全设计与功能设计的前沿课题,取得了具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如针对铁磁结构(体)的磁弹性力学问题,建立了能同时描述两类典型铁磁弹性实验现象的统一广义变分原理与理论模型,定性和定量揭示了倾斜磁场中铁磁板磁弹性弯曲失稳的实验现象,纠正了文献中关于此问题为磁弹性屈曲失稳的不合理结果,并定量给出了其倾斜角对失稳临界磁场影响的敏感程度这一直接与结构安全设计相关的重要现象;针对现有模型不能描述位于面内磁场内低磁极化铁磁板的振动固有频率上升的实验现象,首次建立了能描述其实验特征的理论模型,由此发现并解决了已有各模型的局限性;成功地将最新数学工具--小波分析方法用于梁板结构分析中,建立的高精度改进小波分析方法解决了在边界处的跳跃问题,由此拓展所建立的Laplace数值逆变换方法被国外学者在动力学研究中得到大篇幅引用与应用,定量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具有"计算量少,精度高(即可达千分之一)"的优点;建立了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的小波理论模式,实现了结构变形的实时变形,给出了非均匀和几何非线性情形的主动和阻尼控制的定量结果;在超导结构的电磁弹性弯曲、失稳和动力特性分析上,建立了能模拟高温超导悬浮实验现象的理论模型途径与数值方法,有效地弄清了其悬浮体振动中心偏移的产生条件及物理机制;针对超导块材的断裂特性,建立了有效的分析方法,定量揭示了裂纹前端超导电流的奇异性特性与应力强度因子特性;针对高温超导悬浮力特性开展了实验测量研究,获得了其电磁力随不同外界条件变化的特征,等等。其研究成果受到电磁固体力学的二位开创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Y.H. Pao教授和F.C. Moon教授的高度赞誉。进入新世纪后,又结合我国重大风沙环境研究课题开展其力学运动的机理研究,在实验与理论分析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

截止目前,周又和教授已主持各类基金20余项,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A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前期预研项目、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各1项。已在Phys. Rev. B、Phys. Rev. E、Phys. C、J. Applied Physics、Phys. Lett. A.、J. Geophys. Research、IEEE Appl. Superconductivity、Int. J. Solids and Struct.、Int. J. Non-Linear Mech.、Int. J. Eng. Sci.、《中国科学》和《力学学报》等权威国内外学术期刊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表学术论文3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电磁固体结构力学》学术专著一部,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包括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举办的大会和专题讨论会等高级别的权威学术会议)。2000年以前已有三项科研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研究项目于2005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获200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于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10)[3];2007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的研究论文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每年度仅授予一篇),研究项目"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于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2)。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4],200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与中共甘肃省委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5],2002年作为共同主席组织了在甘肃敦煌召开的"第二届第国际实验与计算力学学术讨论会",2004年被兰州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2007年被甘肃省授予高校学校教学名师奖[6],主讲的本科生主干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于2007年入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持的"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于2008年入选为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 2009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持的教学研究项目于2007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于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代表性论文

⑴Vibration control ofvariable thickness plates with

周又和
周又和教授应邀参加在加拿大Guelf大学举办的“国际风沙物理学大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piezoelectric sensors and actuators based on wavelet

theory,J. Sound and Vib.,2000,V.237⑶: 395-410.

⑵Active control of nonlinear piezoelectric circular

spherical shells,Int. J. Solid Struct.,2000,V.37: 1663-

1677.

⑶铁磁体磁弹性相互作用的广义变分原理与理论模型,中国科学A辑,1999,V.29⑴: 61-69.

⑷电磁固体结构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⑸A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natural frequency of a

ferromagnetic plate with low susceptibility in in-plane

magnetic field,ASME J. Appl. Mech.,1998,V.65⑴: 121-126.

⑹基于小波理论的悬臂板压电动力控制模型,力学学报,1998,V.30⑹: 719-727.

⑺A general expression of magnetic force for soft

ferromagnetic plates in complex magnetic fields,Int. J.

Enger. Sci.,1997,V.35⒂:1405-1417.

⑻Magnetoelastic bending and buckling of three-coil

superconducting partial torus,Fusion Eng. and Design,

1995,V.30: 275-289.

⑼Magnetoelastic Bending and snapping of ferromagnetic

plates in oblique magnetic fields,ibid,1995,V.30: 325-

337.

⑽Theory of vibration diaphragm type pressure sensor,

AIAA Journal,1994,V.32⑶: 633-638.

⑾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of wind-sand flux and sand

transport for naturally mixed sands. Physics Review E 66

021305.(200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