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山坪古道
呈山坪古道起始於瑞安市湖嶺鎮鹿木社區呈山坪村,終點為馬嶼鎮梅嶼社區五雲村。自北向南,沿山的背面向山頂上行,全長約4公里,行程約2小時,攀至五雲山,路寬約1.5米。[1]
徒步線路
千年過去之後,山外的風景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烙着祖祖輩輩腳印的呈山坪古道,再也不能見到神仙真人和麂鹿成群的現象。但是,古道因藏在深山,道路仍舊原始,近年來,成為戶外徒步愛好者的熱門線路。
依照「等高線線路圖」進入山里時,仍舊在山間會迷路的。山路上雜草叢生,分岔路口很多。一路上,見風化的怪石,孤獨的野花。
穿過五雲村後,沿着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繼續上山,約1小時,可到達東建林場。這是一幢兩層3間的石屋,已廢棄。再沿主幹路前行(不走岔路),在幽靜的杉樹林裡行走約半小時後,在離五雲山林場約100米處,拐上左邊的小路,可攀登至五雲山頂峰。
山頂上的路基本已被雜草荊棘所淹沒,要仔細尋覓路人走過的痕跡,憑藉柴刀,才能攀登抵達頂峰,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有攀至頂峰。
到達五雲山頂峰之後,還可以向五雲山林場進發,沿山路下行,可以穿越到花岩森林公園景區,完成五雲山登頂、穿越之旅。整條古道的徒步路線為呈山坪村、五雲村、東建林場、五雲山頂峰、五雲山林場、花岩森林公園,全程徒步時間約10小時,是條強度高、難度小、風光好的戶外推薦路線。、 古道歷史 關於鹿木得名的來歷,一般認為出自隱士鄒元檄。明嘉靖年間,鹿木屬芳山鄉三十四都。更詳實的記載在《清·嘉慶瑞安縣誌》中有說,明末清初隱士鄒元檄,隱居在胡岙(今鹿木河岙村)。其與麂鹿、樹木為伍,建草堂取名鹿木居,故名鹿木
《清·嘉慶瑞安縣誌》卷一《輿地·山川》曾引用《名勝志》中的記載:「唐僖宗時,僧令瓚來居,山巔有真人乘五色雲降,亘日而散。郡守上其事,勅賜今名。」
又據《明·弘治溫州府志》上記載,唐僖宗年間(873至888年),僧人令瓚居住在山巔,有神仙真人乘坐五色雲彩降在山頭,五色雲彩連續好幾日才慢慢散去,郡守知道後,上報朝廷,皇帝以為這是祥和之靈,下令敕賜其名,叫做五雲山,並沿稱至今。
因此處山高,早晚出現五彩雲霧,故名五雲山,又名臥雲山。《清·嘉慶瑞安縣誌》與《明·弘治溫州府志》的說法相同。想來,鹿木一帶地理位置深僻幽阻,古時,舟車不通,先人們在青蔥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間,開僻了這條盤山古道。若按志書上的記載,在唐僖宗年間(873至888年),這一帶的山川便有人居住,可見,古道開闢至今已有千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