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吳錦全的壺裡春秋(陳小丹)

​​ 吳錦全的壺裡春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吳錦全的壺裡春秋》中國當代作家陳小丹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吳錦全的壺裡春秋

曾幾何時,與古風相關的一切,都為我之所愛。文字也好,書籍也罷,擺件更不例外。單位的桌子上,放置一小型木架。木架上,擺放着我從網上搜羅來的茶寵,清一色迷你手拉壺造型,有西施壺,貴妃壺,思婷壺,古鐘壺……我雖對壺只是一知半解,但覺得它們自身賦有古遠氣息,所以深受其吸引。後來,拜讀作家前輩一首《朱泥壺》——「豐潤,渾圓/像極母親/飽滿的乳房/她有着大地的稟賦/淳厚而又博大/ 裝着濤聲/裝着山韻 滾燙滾燙的心腸/悠長悠長的茶香/滋潤出一段/恬然的時光 」——令我對潮州的手拉朱泥壺,更有了一種別樣的喜愛。

前段時間,一朋友帶我來到一間手拉壺工作室。機緣巧合,我見到了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 「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錦全老師。本來,想象中的大師,應如金庸先生筆下內力深厚的張三丰祖師,滿頭銀絲,仙風道骨,孤傲清冷。而眼前的吳老師,卻正值壯年,和善親切。只見他身着白色棉麻布料中式唐裝襯衫,縱橫之風濃郁,談吐儒雅,隱約間,散發出陣陣風雅之氣。

聽聞我喜歡收集手拉壺茶寵,他便熱絡地邀請我們到他的工作室參觀。

隨同吳老師來到工作室,眼前的景象,令我瞠目。

如同進入一座小型博物館展廳,寬敞亮堂的工作室,背牆而立的是十數個黃酸枝木製雕文刻鏤大立櫃,與十數個立式玻璃制展示架。每一個立櫃,都擺滿形態萬千的手拉壺:高矮大小,扁圓方正,朱紅橙黃……樣式更是千差萬別:像船的,像果實的,像動物的,還有像極上古器皿的……如此森羅萬象,網上根本搜羅不到。手拉壺展櫃的最後邊,有兩個柜子,一個擺放手拉壺作品獲獎證書,一摞摞疊加擺放的證書立於柜子中,似乎,柜子的門縫有些閉合不攏。一個用於擺放有關手拉壺的資料書籍,書籍雖頗為殘舊泛黃,卻整齊有序。

柜子頂上牆壁,橫排掛滿壁照。細看,是各地頒發的工藝大師榮譽稱號證書,及吳老師在國內和世界各地做作品展示、學術演講的照片,包括他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悉尼中國文化中心等地演示手拉壺技藝或作學術演講等等。其中有一張照片,是介紹諾貝爾獎獲得者丹·謝赫特曼教授,特意慕名前來潮州,親臨錦全工作室,觀賞吳老師的高超壺藝。近年來,吳老師多次被廣東省文化廳選派,作為文化交流代表,先後到美國洛杉磯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到俄羅斯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和澳大利亞悉尼中國文化中心等地,舉辦潮州手拉壺專題講座並進行現場演示,把潮州的手拉壺藝傳播到世界各地。

吳老師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把手拉壺,那神情,仿佛捧着五莊觀里九千年僅結一次的人參果,生怕一不留心,它便會遁地消失。我想,這應該是他的得意之作吧。

聽他介紹,這把壺命名《圓夢》。在他的指點下,我仔細品鑑。此壺為朱紅色,壺形呈大圓盤狀。壺底為一圓環,圓環不斷向上擴充,壺的腰間處最大。接着,圓環又向上端攀升,並逐步趨小,到達壺口處,圓環縮到最小。壺蓋處壺鈕頂部,有一小圓環,昂立頂部。壺柄,是一環形圓圈。整把壺,充分凸顯出圓的感官體驗,呈現出的圓潤飽滿之感,如同夢境成真那一刻的圓滿收官。以「夢」為意,以「圓」造夢,「圓」的逐漸疊升,象徵「夢」的逐步實現,確實意境深遠。

吳老師又拿出另一把壺,名為《福到眼前》。此壺確實形似蝙蝠伏於壺之上端,「蝠」 「福」同音,果然壺如其名,且兆頭極佳!

據吳老師介紹,製作此壺時,他決定摒棄以往制壺時在壺身上用蝙蝠樣式雕刻的傳統模式,而設計選用蝙蝠形態立體制壺模式。這種設計理念,抽象大膽,製作難度係數更大。壺形呈軲轆車狀,有點類似吳老師制壺所用的那輛「香菇車」。壺蓋頂端的壺鈕部分,大小如一銅錢。「蝙蝠」由翅膀造起,左右從軲轆車圓形壺身兩端處,向上伸展,直到上升至一個壺身高度,才形成「蝙蝠」頭身。「蝙蝠」頭部位處正中,眼睛向下直視壺鈕處銅錢。從壺的整個造型看,恰如蝙蝠眼盯銅錢銜滿載銅錢之壺而至,寓意福到眼前,財源滾滾。

吳老師又拿出了一把造型似船的稍微大些的手拉壺。看得出,對這把壺,吳老師的珍視程度更甚。果不其然,這是他當年專為僑博會而設計製作的作品,也是設計得最為艱難,卻最富意義的作品——《紅頭船》。

談及《紅頭船》,吳老師眼中泛着淚光,那是對潮汕先輩漂洋過海、艱苦奮鬥精神的滿腔崇敬!為了這把《紅頭船》的設計,單單畫設計圖紙,他便耗費數月,耗去數不盡的紙張。這把壺最終設計出來的形狀,呈帆船型,整體硬朗,線條流暢,大氣磅礴。壺身略方又稍帶扁圓,壺嘴與壺柄處,微微向上傾斜,似船頭和船尾。壺蓋頂部,壺鈕呈一軍棋大小,似海風中揚起的旗幟。整把壺外觀似船,又似金元寶。我猜想,壺身硬朗,是代表舊時潮汕先輩刻苦耐勞的硬氣;壺形似船,象徵潮汕先輩漂洋過海搭乘的那艘「紅頭船」;壺身又似金元寶,意在表達在外奮鬥的僑胞們帶給潮汕豐厚財富。這把現代感十足卻又不失傳統風格的《紅頭船》,色澤紅潤勻稱,光澤亮麗,如同閃耀着一種精神之光。

凝視這把《紅頭船》,我想起自己讀過的一首最為喜歡的《紅頭船》詩:

「…………

船頭如犁鏵

耕耘着藍色經濟

船桅似巨筆

書寫潮人的七彩傳奇

讓誠信戰勝欺詐

讓開放戰勝封閉

紅頭船

你是潮商的搖籃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

社會精英

商海巨擘

當韓愈的傳說

媽祖的香火

傳遍他鄉異域

紅頭船

載出了一個

海外潮州——

有海水的地方

就有潮人的足跡……

…………」

一把把造型精美、設計獨特、富於意義的手拉壺,讓我很想了解吳老師這位「廣東老字號」「清代·祥記」第四代傳人的「壺裡春秋」。

吳老師雖年紀不大,卻是位有着三十多年制壺經驗的大師傅。自幼,他便對泥土情有獨鍾,加上父輩的耳濡目染,使他對拉制手拉壺有着濃厚的興趣。很多時候,父親在作坊制壺,他便蹲在旁邊細看,一蹲就是一兩個小時,時常把腿蹲麻。再後來,他便也玩起泥土,模仿父親的手勢與做法。父親看他造出來的土坯雖然不能稱作壺,卻又略能看出壺的大致形狀,很是詫異!這樣的天賦,使得父親很想對他進行栽培,但制了一輩子壺的父親,深知制壺的艱辛與不易,便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錦全啊,制壺辛苦,持之以恆是必要條件,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可見,工夫技巧無法速成,你若是無此番毅力,就還是好好讀書,別入這行!」吳老師聽了父親的勸誡,稍稍猶豫一陣。他靜思片刻,決定三天不碰壺。沒想到三天期限一過,吳老師心癢難忍,立刻又扎到泥土裡。這三天,比三年還漫長!也讓吳老師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此,他下定決心,一邊求學,一邊跟隨父親制壺。這一制,便是數十年。

吳老師雖秉持傳統工藝,卻並非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北京是清代古文化中心,「祥記」手拉壺出自清代,吳老師決定遠赴北京,來到這座千年古都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學習壺藝。

剛進入清華研修班時,吳老師很不適應。他來自「省尾國角」,又知識匱乏,感到與這座城市、這座學府格格不入。加上因地域方言的差異,他說起普通話十分拗口,聽課吃力,與教授、同學交流也吃力。但面對窘境,吳老師憑藉對壺藝的熱愛,從未想過中途放棄研修,而是硬生生地堅持下來。每日課餘,他都會將所有聽不清、弄不明的問題,一一列出,厚着臉皮纏着教授、同學請教。對大夥不友好的態度,冷冰冰的神情及不耐煩的語氣,吳老師並不介意。只要能解決問題,「丟臉」又有何妨?

一如既往的堅持,加上自身的天賦及熱愛,很快,吳老師在同學中脫穎而出。在一次校方舉辦的壺藝大賽中,吳老師一舉奪魁。這讓之前對吳老師不以為然的一些同學刮目相看。同學們開始很樂意與他交流壺藝,而教授也覺得他是可造之才,對他更加悉心栽培。但他沒有自以為是,仍舊謙遜努力,更加專注於學術研究,壺藝考究。除了每日上好必上課程外,便浸泡在圖書館、研究室,經常誤了飯點。時常,碰到誰要找吳錦全,必定會有人指着這兩個地方:圖書館,研究室。為此,大夥還雅稱他為「壺痴」。吳老師學成返鄉,開始在制壺道路上一展身手。

他將祖傳獨門手藝,與先進思維藝術,時尚設計元素相結合,加上自己創新理念,將壺藝發揮到極致。當年吳老師在清華時曾指導過他的幾位教授,後來也都對吳老師很是欣賞,多次與吳老師合作設計制壺。他制壺手法嚴謹細緻,運線流暢,造型典雅,古樸自然又推陳出新,眾多愛壺人士對其作品給予高評,爭相收藏。

吳老師制壺,仍然採用祖輩傳承下來的傳統工藝,尤其鍾情於那部「香菇車」。

在制壺間,我見到了傳說中的軲轆車。那是一個石磨大小的石制圓盤,圓盤中間處,一顆圓形蓋帽,下面,是一根支撐圓柱,造型確如香菇狀。只見,吳老師將一小坨泥土,置於圓形蓋帽處,然後抬起右腳,腳尖用力使石盤打轉。他扎馬步半蹲,在轉盤憑慣性轉動時迅速用手堆土製壺。石盤即將停止時,又再踮起右腳轉盤。整個制壺過程,此動作周而復始。如轉盤轉速過快,還需用腳在石盤邊上 「擦邊」,形成阻力減緩轉速。一個制壺過程下來,吳老師整件白色襯衣完全濕透,着實辛苦。

吳老師說,他不辭辛勞為僑博會設計《紅頭船》手拉壺,是因他深諳「紅頭船」對於潮人、僑胞來說,意義非凡。舊時,不少潮州人迫於生計,搭乘「紅頭船」離鄉背井。在他們的生活中,改變的只是所處的地域,不變的卻是始終如一的堅韌不屈、刻苦勞作的潮州品質。

是的,一代代潮人,為了心中的夢想,漂泊在波濤洶湧的海洋,與海搏鬥,與命運抗爭。這種流淌在潮人血液中如金子般閃光的品質,是我們必須世代弘揚的「紅頭船精神」。而吳錦全的「壺裡春秋」,不也正反映出一種「愛拼才會贏」的「紅頭船精神」嗎?

[1]

作者簡介

陳小丹,筆名圓蛋,中國檔案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湘橋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刊物《嶺南文學》副總編,《神州文學》副主編。希望餘生能夠霽月光風,不縈於懷。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