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庵
}}
吳迪庵 | |
---|---|
出生 | 1925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鏞堂 |
職業 | 畫家 |
知名作品 |
《牡丹》 《豐收即景》 《花卉》 |
吳迪庵(1925~2008)又名鏞堂,師從湖州老畫師姚薇春、吳澡雪諸先生,擅畫花鳥、山水,尤長畫牡丹。
目錄
人物簡介
建國後從事花布圖案工作者二十餘年。1961年,嘉興地區舉辦國畫展,被評為一等獎,曾數度去山東菏澤寫生,故有「吳牡丹」之稱號。
出版《「萍蹤留痕」吳迪庵詩書畫刻選》行世。曾任湖州市文聯副主席、湖州市美協主席,湖州市美協名譽主席、湖州書畫院名譽院長、湖州市英士書畫社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會員,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協會會員,浙江詩詞學會會員。為「湖州八老」之一。
榮譽
國畫作品《牡丹》、《豐收即景》、《花卉》參加省畫展。
《五色牡丹》獲嘉興地區畫展一等獎,《老樹新花》參加省建黨60周年畫展;《雨露陽光70年》獲市建黨70周年畫展二等獎。
作品還在《浙江工運》、《南湖》等雜誌發表。篆刻入選西泠印社《浙江篆刻選》。
1981年湖州市博物館舉辦「譚建丞、張苕翁、吳迪庵三人國畫展」
1983年在山東省滕州市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展出作品50餘幅
1985年年在浙江省美協舉辦第二屆老會員畫展上展出作品10餘幅。
國畫《和平萬歲,友誼長存》作為禮品送給日本稻田政府。花布圖案設計獲省四新產品優秀設計獎獎,中紡部設計二等獎。八十年代湖州市與日本島田市結為友誼城市,市長攜帶作品、贈送給島田政府。作品還在澳門參加過國際畫展,以及在省內外各雜誌、報刊發表。畫名被輯入數十冊畫家名人錄。
巨星隕落
以前輩巨星隕落為邊界,當代湖州書畫美術創作被推向一個新的歷史起點。2008年8月16日,世居本土湖籍書畫家吳個鈍逝世,有評論稱之為「隨着湖州最後一位新華藝專學子吳個鈍的離世,一個不為人所特別注目的『時代』『收官』了。」事實也的確如此,此前的2008年3月1日,花鳥畫家吳迪庵駕鶴西歸了,這是美術界的損失。
孫子的思念
驀然回首 --寫在親愛的爺爺吳迪庵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際 (2018-02-28 11:46:08)轉載▼[1]
歲月如梭,時光飛逝。轉眼間,爺爺吳迪庵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十年了。這十年,日子如水般從身邊流過,我也即將邁入不惑之年,我女兒也在慢慢長大。可是這十年中,我們卻從未感覺到爺爺的離開,仿佛他一直還在我們身邊,陪伴着我們,思念他老人家,更加喜歡回憶那些與爺爺相關的往事和他在一起相處的歲月,也時常與親朋好友一起談起他的故事。
爺爺德藝雙馨、謙和善良、做事認真、性格開朗、藝追高遠、品德高尚,深受大家喜愛的書畫家。由於爺爺擅長畫牡丹,因此被湖州人尊稱為「吳牡丹」, 爺爺亦善詩書畫印,學問深厚,侃談人文藝事,清晰入微。在生活中的爺爺簡單樸素,幽默健談,興趣愛好甚多,喜歡養小昆蟲、種植花草、梨園京劇、蘇州評彈、海派滑稽,時常在喝酒高興時亦善吟賦,吟物抒情,實饒佳趣,可謂「妙趣何如詩作酒,從來詩酒錦添花」。我從小就和爺爺一起生活在喬梓巷老房子中,從我懂事的時候開始起就聽着爺爺講歷史故事長大,口傳心授,從古代故事一直講到民國名人,特別是"老湖州"的那些故事,還有畫家們的種種趣事,直到現在我還是記憶猶新。爺爺從未間斷過看書,飽讀詩書,伴隨在枕邊最多的就是書本,每每在書中看到有好的句子時都會摘錄成筆記,至今我一直珍藏着。
本以為時間可以沖淡一切,但是有些東西仍然是無法衝去的。轉眼間,爺爺已經離開我們十年了,回想當時我聽到噩耗時的悲傷與痛苦,歷歷在目,猶如昨天。爺爺一米八的身形,身體健碩,性格爽朗,為人正直,無論是書畫界好友還是素未謀面的人,爺爺都是熱情對待。爺爺雖有着高大的外形,卻不失細膩,尤擅長於做點心,逢年過節爺爺總會包餛飩、做湯圓、包粽子,也炒的一手好菜,他時常說畫畫的人基本都能炒小菜,因為油鹽醬醋就像顏料一樣放多少手上都能掌握。
這十年中每當回想起爺爺,悲痛、不舍就充斥着我的思緒,一直覺得他走的太過匆忙,沒有看到我成家立業,沒有看到我女兒的出生。有時總想和爺爺一起說說話,感受他身上散發着煙草混合着墨香的特有氣息。爺爺精研書畫之道,崇尚古法,寸心未泯,不廢臨池,所作孕古蘊新,體現了一種藝術真善的風格與意境。他待人的寬容豁達,對藝術的孜孜不倦,我都親眼目睹,親身體會。
爺爺畫的牡丹富貴吉祥散遍萬家,正如他為自己寫的詩「君言入世緣何事,我到人間為散花」,為湖州平添了幾許淡雅的書香情趣,似乎在向人們訴說着一位老藝術家和這座城市的翰墨情緣。
離別十年,感覺爺爺並沒有漸行漸遠,參商十載過,杳杳寄吾心!爺爺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吴迪孙于上海思珊斋 2018年2月28日
作品賞析
參考資料
- ↑ --寫在親愛的爺爺吳迪庵先生逝世十周年新浪博客,發布時間;(2018-02-28 11: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