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讓之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15日) |
吳讓之(西元1799-1870年),原名廷揚,字熙載,以字行,後改字讓之,亦作攘之,號讓翁、晚學居士、方竹丈人等。清代江蘇儀徵(今揚州)人。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書畫,尤精篆刻。少時即追摹秦漢印作,後取法鄧石如,得其神髓,又綜合自己的學識,發展創立了「鄧派」篆刻藝術,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吳昌碩評曰:「讓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於秦漢印璽探討極深,故刀法圓轉,無纖曼之氣,氣象駿邁,質而不滯。余嘗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1]」
吳讓之 | |
---|---|
出生 |
1799年 江蘇儀徵(今揚州) |
逝世 | 1870年(70-71歲) |
國籍 | 中國清朝 |
職業 | 書法家 |
知名於 | 善書畫,尤精篆刻。。 |
知名作品 | 《書揚州吳讓之印稿》 |
吳熙載工四體書。行書和楷書取法包世臣,篆書和隸書則取法鄧石如。 吳煕載以篆書和隸書最為知名。其篆書點畫舒展飄逸,結體瘦長疏朗,行筆穩健流暢。古樸雖不及鄧石如,而靈動典雅似則過之,頗具嫵媚優雅之趣,在晚清書壇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後來的趙之謙、吳昌碩均有影響。
吳讓之的主要藝術成就在於其金石篆刻。他曾自述:「讓之弱齡好弄,喜刻印章。早五歲乃見漢人作,悉心摹仿十年。凡擬近代名工,亦務求肖乃已。又五年始見完白山人作,盡棄其學而學之。[2]」由於吳讓之有10年漢印的摹習功底,加之以鄧的漢篆書體為依歸,使隸書筆法參之入篆,以篆書筆意引之入印,書印相參,流美生動,渾樸圓潤,韻味醇厚,一洗當時印壇程式化和矯揉造作的時尚,使日趨僵化的印壇面目為之一新。他在《自評印稿題記》中闡明:「若意無新奇,奇不中度,狂怪妄作,皆難列等。[3]」
目錄
皖浙巧拙之論
趙之謙在"會稽趙之謙字溈叔印"的邊款中說: "息心靜氣,乃得渾厚,近人能此者,揚州吳熙載一人而已。"可謂推崇備至[4]。但後來讓之於印宗鄧氏,而歸於漢人,年力久,手指皆實,謹守師法,不敢逾越,於印為能品。」這是有一定片面性的[5]。
趙之謙印學思想最集中、最完備的一篇論著,就是同治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寫的《書揚州吳讓之印稿》,提出了著名的皖、浙巧拙之論。吳讓之在為趙之謙的《趙溈叔印譜》作序時,發出了序言中對趙之謙篆刻有這樣一段評價:「竊意刻印以老實為正,讓頭舒足為多事。以漢碑入漢印,完白山人開之,所以獨有千古。先生所刻,已入完翁室,何得更贊一辭耶?」,吳讓之根據趙之謙當時的創作委婉地提了點看法,個性很強的趙之謙聽了估計有些逆耳,並心存芥蒂。過了三個月,趙之謙以同樣的方式,在吳讓之的印譜上寫了一篇《書揚州吳讓之印稿》,提出了著名的浙、皖兩宗巧拙之論,藉以闡述自己的篆刻審美觀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