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区
吴淞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原为宝山县吴淞市,民国17年(1928年)设吴淞区,以区境吴淞镇为名,面积16.75平方公里。吴淞区地处长江与黄浦江交汇处的吴淞口,是水路进入上海市区喉,也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吴淞为"水陆要冲,苏松喉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两代境内设有吴淞江守御所、吴淞营、湘防营等军事机构,并筑有西、北、南、狮子林4座炮台,扼守长江门户。吴淞以江海浩瀚、百舸争流的吴淞口得名,扼据江口,向有"重洋门户"、"七省锁钥"之称,凭借其优越的水陆交通条件,历来被视作开发的宝地,早在清同治及光绪初年,已辟有海关、铁路、码头和邮电通信。吴淞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已不存在的市辖区。曾为上海郊区,设于1980年,1988年与宝山县合并为宝山区。[1]
目录
建置沿革
清道光三年(1823年)以前,属宝山县城(厢)厂的一部分,道光三年为赈灾方便,从城(厢)厂划出为吴淞厂,也称胡巷厂,是宝山县14个厂之一。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施城镇乡自治后,改为吴淞乡。民国17年(1928年)7月划归上海特别市,首次建为吴淞区。
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后,全境沦陷。民国27年8月,日伪政权以蕰藻浜为界,将境区分别划入上海特别市市中心区和宝山区。抗战胜利后按战前建制恢复为上海市吴淞区(第二十三区)。
1956年1月,吴淞区和大场区、江湾区合并为上海市北郊区,吴淞区建制撤销。1958年8月北郊区并入宝山县,境区复为宝山县的一部分。
1960年1月因建设钢铁工业基地需要,重新建立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吴淞区,地跨浦东、浦西。1964年5月第二次撤区,辖区浦西属地并入杨浦区,浦东部分归川沙县。
1978年宝山钢铁总厂在宝山县沿长江岸边建设,为加强地区对宝钢建设的服务,年底,建立上海市宝钢地区办事处。1980年10月31日国务院同意在宝钢地区办事处基础上,再次成立城市地区性质的吴淞区
1988年1月27日国务院决定吴淞区与宝山县同时撤销建制,合并建为宝山区。
行政区划
1981年8月从吴淞镇街道划出海滨新村地区建海滨街道。
1982年1月城厢镇与友谊路街道合并,
1984年5月建殷行街道(筹),9月殷行街道(筹)划归杨浦区。
1987年全区辖马泾桥、友谊路、吴淞镇、泗塘、海滨5个街道,78个居民委员会,2435个居民小组,辖境内还有生产和党政关系属宝山县的5个乡的24个村。
地理环境
北衔长江口,东临黄浦江,南以军工路、何杨铁路支线及长江路,分别与杨浦区、宝山县接壤;西至盛川路、北泗塘与宝山县交界。南北纵深14公里,东西最宽处5.5公里、最窄处1.5公里,积5445平方公里。境内蕰藻浜两侧有北泗塘、南泗塘、西泗塘等干河,均通过蕰藻浜泄入黄浦江。[2]
经济概况
工业
吴淞区工业原以手工业为主,因吴淞以渔兴市,手工业中以制作铁锚、铁链、棕麻绳索为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于张华浜的吴淞机厂为境内第一个现代工业企业。民国初年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先后有修船、供电、棉纺、面粉、针织、造纸等工业在吴淞镇周围发展。八一三战争中大部被毁,抗日战争期间仅有棉纺和造纸等3家工厂勉强维持开工。日军因侵华需要,先后又开办了炼钢和煤气两家工厂,但规模都不大。
解放初,吴淞区有工厂7家(公营毛家、私营2家、合营1家),年产值不足3000万元。1952年起其中6家陆续划归市属。私营企业在1956年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1956年起上海市有计划在市区边缘地区辟建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吴淞是十个新兴工业区之一,之后一批工厂向境内迁建。1958年起,吴淞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上海第五钢铁厂、上海钢管厂、上海铁合金厂等钢铁骨干企业的兴建与上海第一钢铁厂的扩建,为吴淞建设成为钢铁工业区奠定了基础,并沿长江路、逸仙路、同济路、泰和路一线建成一个工业带,形成吴淞工业区雏形,1960年27家工厂年产值为16.21亿元。
1978年后,宝山钢铁总厂、石洞口发电厂、石洞口第二电厂等特大型企业沿长江口南岸兴建,并划为吴淞区行政管辖范围,使吴淞区成为上海市的重要钢铁基地和能源基地。1987年底区域内全民、集体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11家,其中全民88家,集体123家。职工总人数136217人,总产值57.78亿元,利润3.85亿元。市属工业165家职工总人数128461人,产值56.57亿,利润3.65亿元;区属工业46家,职工总人数7756人,总产值12089.17万元,利润1967.7万元。
商业
吴淞区地处水陆交通要口,历史上有两次开埠之举。凭借地理优势,吴淞成为上海市北部城乡交流的窗口,历来以转销京广洋货著称,又以渔市闻名。清末民初,吴淞镇上已商铺林立,行业众多。民国17年(1928年)建立吴淞区时,区内商户及摊贩绝大多数均集中在吴淞镇上。抗日战争前,以渔市兴商为船帮服务是吴淞商业的一大特色。据民国20年统计,全区商户已有828家之多(有关吴淞渔市的情况,另有专文人"专记"篇)。民国26年八一三湘沪抗战中,吴淞遭到日军炮火的严重破坏,损失惨重。战事西移后,经营规模、资金力量、营业状况均远不如昔。抗战胜利后,一度出现畸形繁荣,但因美货倾销,货币贬值,正当的商业经营处于朝不保夕的困境中。
1956年吴淞地区完成了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对商业网点进行撤并调整,各自然行业实行同类归并,此后商业流通全部纳入国家计划,一度活跃的集市贸易也被明令取缔。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吴湖区商业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网点布局成倍增长,商业设施日益更新,流通渠道不断扩大,商品结构升级换代,形成百业兴旺的新局面。1987年全区共有商业网点480多个,集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16个,个体商业户2065户。全区商业年销售额58095.31万元,利润额2645.87万元。[3]
人口民族
人口
建区前,吴淞区的前身宝山县吴淤乡,民国15年(1926年)时有人口4061户、27817人。建区后外来人口激增,到民国19年时达到8220户、41443人,增长48.98%。
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争中,吴淞是主战场,战后与战前相比,减少近7000人。到民国24年全区有人口48287人。民国26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人口剧减,蕰藻浜以北原有2762户、3036人,到民国27年11月仅有443户、1416人,比战前减少2323户、21620人,12月增加为847户、3668人。民国28年5月增加到961户、4059人,民国30年底人口增至2243户、13066人,民国32年3月为2829户、16667人。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居民陆续返回,民国35年3月吴淞区有人口 5644户、22219人,比民国27年底增加15倍,比民国30年底增加70%。民国35年5月从江湾区接管3个保,人口增至5848户、24221人,年底为5536户、26362人,民国36年9月增至6393户、32590人。到次年7月达到7903户、47497人。民国38年4月上升为8252户、55603人。
解放后,1949年9月,全区实有人口6089户、28495人,经全面核对户口,到年底仍只有6717户、29558人(另有临时户口831户、1874人,江湾划入的400户未统计在内)。经过经济恢复时期,1954年2月人口增为9793户、46309人。1954年底达到10582户、51671人。1956年1月并入北郊区前,全区有人口11952户、51117人。
1960年重建吴淞区,户籍辖淞兴路、张华浜、泗塘新村3个地区,8月,有人口13604户、68790人。1961年起动员城镇人口回农村,人口逐年减少。1962年7月,宝山县逸仙路以东、军工路以北1621户、7450人划归吴淞区,全区辖吴淞镇、张庙路、殷行路3个办事处,到年底共有人口13416户、70926人。1963年3月蕰藻浜以南地区又有1398户、7908人划入吴淞,到年底全区共有人口16064户、83974人。
1980年10月国务院又一次批准重建吴淤区,在正式建区前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宝钢地区办事处阶段,辖吴淞镇、泗塘、马泾桥和友谊路4个街道,面积23平方公里(不包括宝钢厂区13.7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 22415户、92580人。建区后从宝山县划入城厢镇和112个生产队,面积扩大至48.23平方公里,划入人口8765户、34934人,加上宝钢建设者迁入,常住人口增至42136户、16219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区有人口41010户、162785人。1984和1985年先后从宝山县划入盛桥乡19个生产队810户、2953人,从吴淞乡划入泗塘村、从盛桥乡划入友谊村一部分,面积扩大至52.78平方公里,全区人口为49797户、179912人。1987年底面积为54.45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61906户、220284人。
民族
吴淞区人口以汉族为主,随地区经济发展,外来人口迁入,少数民族族别与人口都逐渐有所增加。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吴淞镇和张庙路两个街道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70368人,占总人口的99.67%,少数民族7个、232人,有回族219人、满族6人、白族3人、蒙古族、壮族、朝鲜族、赫哲族各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境域范围较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扩大,随宝钢建设者落户吴淞和市中心区人口陆续迁入,少数民族人口逐年增加,全区有14个民族,中汉族162114人,占总人口的99.59%,少数民族13个、670人,有回族542人、满族55人、朝鲜族22人、壮族、蒙古族各14人、畲族6人、藏族5人、侗族、苗族各3人,白族、傣族各2人,维吾尔族、瑶族各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1人。
1987年全区有18个民族,其中汉族219262人,占总人口的99.54%,少数民族17个、1022人,有回族764人、满族125人、壮族29人、蒙古族28人、朝鲜族20人、苗族12人、侗族8人、畲族7人、土家族、白族各6人、彝族5人、藏族、锡伯族、瑶族各3人、俄罗斯族、爱尼族、拉佑族各1人。据1988年底调查,全区共有21少数民族,共543户、1180人。分布在全区5个街道,其中:回族369户、854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2.37%,其次是满族81户、156人,占13.22%,其他少数民族都在40人以下,有数民族只有1户1人。解放前吴淞区的回族主要来自市中心区,尤以南市区来的最多,直接外地来吴淞区定居者极少。吴淞镇上定居最早的3户,只有1户直接来自外地。解放后回族比较集中地迁入吴区是在1958年及1980年。1958年因上钢一厂、上钢五厂等大企业的发展,1980年因宝钢总厂的发展,回族携家带眷迁入泗塘、吴淞、友谊、马泾桥等地区。[4]
社会事业
教育
吴淞的近代教育事业兴办较早,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就办有新式学制的学塾和小学。光绪三十一年马相伯、严复在吴淞提镇行辕创办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前身)。光绪三十二年两江总督拨吴淞炮台湾公地建中国公学。民国6年(1917年)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今同济大学前身)从上海迁来吴淞。民国12年在吴淞设有国立政治大学。以后又有第四中山医学院设立。同期还有水产、商船、海军等专科学校在境内建立,吴淞一度成为高等学府较为集中之地。20年代的平民教育活动也在吴湘地区广为开展,这对启迪民智,提高社区文化水准起了催化作用。吴淞还有创办较早的图书馆,即光绪二十五年在吴淞镇开设的吴淞藏书会,还有近郊第一批创办的公共体育场和医院。民国18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组建的"吴淞卫生模范区",更属全国首创。惜在两次淞沪战争中,大学园区和卫生模范区全部被毁,文教卫生事业元气大伤。到解放前夕,全区没有影剧院、公共体育场和公共图书馆,仅有1所卫生所、1所中学、14所小学,有近30%的学龄儿童失学。
解放后,普通教育不断发展,在1952年就基本解决学龄儿童入学问题,助年代又在全区普及了初中教育,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7年全区有普通中学13所,中专职校4所,小学19所,幼儿园20所,另有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及成人中专各1所,境内市属大型企业也办有技工学校和专科学校。学校校舍翻新,教学设备也有较大改善,中小学共配有电脑177台,电影放映机25台,并建立了语音实验室。
1960年建吴淞区时,全区已有公立中学3所、学生2554人,小学12所、学生7144人,幼儿园16所、入园幼儿1850人。尽管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教育事业仍有发展。根据吴淞区大厂多的特点,积极鼓励工厂和民间办学,各大厂都有设施完善规模较大的厂办中小学和职工学校。上钢三厂职工业余学校成绩卓著,被推荐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至1963年底,全区有公办中学3所,厂办、民办中学6所,学生4562人;公办小学9所,厂办、民办小学10所,学生14799人;幼儿园16所,入园幼儿1767人。"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遭受破坏,教师受到冲击,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直线下降,教育事业受到重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教育重获生机。80年代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发展学生智力和注重德育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有了新的发展,并在全区普及初中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1年全区有中学12所,业余中学1所,小学11所,幼儿园7所。1982年度增加中学3所、小学9所、幼儿园7所,业余中学1所。中小学生入数从15028人增加到21541人,在园幼儿人数从1512人增加到3032人,业余中学学生从586人增加到近3000人。后经调整,到1987年时全区有普通中学13所、学生8935人,小学19所、学生14137人,幼儿园20所、入园幼儿4811人,职业技术学校(班)3所、学生697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学生266人,业余中学2所、学生1268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学生730人,成人职业培训学校1所、学生248人,工读学校1所、学生70人,另有教师进修学院、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分校各1所,各类学校教职工总计3182人。境内部、市属大型企业亦办有各类职工学校。
20世纪80年代起,各校的教学设备有较大改善。1985年全区中小学配齐了教学实验仪器及体育运动器材,13所中学和2所职业技术学校全部配备电影放映机,小学也配备10部电影放映机,并有放像机和监视器等设备。1986年有中学电脑房5间、小学电脑房4间,共有电脑177台,并建立语言实验室。1987年又为中学第二课堂配备英文打字机220台,为中小学增配钢15架。自1985年起各中学举办家长学校,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主体教育的框架。同时加强学生的课余活动,设有少年宫、少科站等校外活动机构。
文化
吴淞区近代文化事业和设施开办较早,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就没有公共图书馆。民国18年(1929年)11月,创办上海市第一简易民众教育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因受历次战争影响,到解放前,吴淞地区几成文化沙漠,既无电影院,亦无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在吴精镇上仅有私营的万具书店1家,及"仙园"、"同春阁"2家茶馆兼书场。在财神庙广场上偶有流动艺人临时搭篷演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处于相当贫乏状态。
解放后,区内先后建立吴淞工人俱乐部、文化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等。至1988年撤区前,区境内有工人俱乐部1家、文化馆3座、文化站5个、图书馆(室)12个、电影院3座,电影放映单位5个,电视台1个。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较活跃,曲艺、美术、摄影等作品在市会演、展览中曾多次获奖。[5]
交通运输
上海开埠后,吴淞就成为进出口货物的中转地,清末民初有"水陆码头"之誉。清光绪年已有电报、电话、邮政开办,全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淞沪铁路,以吴淞镇、炮台湾为终点。民国16年就有城淞杨长途汽车线开办。
民国初年,对内陆各乡镇运输以水运为主,有通往罗店、杨行、刘行、嘉定的客运班船5艘,通往罗店、月浦的货运航船2艘,往来淞沪间的签部1艘,沿黄浦江有摆渡船6艘,蕴藻浜、泗塘河为通往内地的主要航道。20世纪20年代发展陆上运输后,水运稍逊。抗日战争期间和战后,道路先修,公交客运停办,去市中心区依赖铁路运输,与附近各乡镇往来,主要靠自行车负载,交通一度处于极不方便状态。
解放后交通状况逐年改善,1949年7月辟市区公交线51路,1954年4月辟52路,沟通淞沪。1959年7月辟53路、8月辟95路,贯通区境和西部至市区的交通线路。1961年10月辟松嘉线,开通去西北各乡镇的客运。1975年12月开通201路市区高峰线,可直达市中心。并先后辟通302、312路等夜宵线。1978年后,吴淞区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北翼,适应各项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较快迁移来区,先后开通了90、203、226路市区公交线和宝月、彭盛、彭果等郊区公交线,形成四通八达全天候的陆上交通网络。水上交通有通往长兴、横沙、崇明和对江浦东的渡船,并先后在1958~1966年改为轮渡。80年代沿黄浦江的张华浜、军工路两座码头发展成为现代化的集装箱装卸港区,全市80%以上对外贸易的进出口货物均在此集散。蕴藻浜更成为上海通向江浙各地的黄金水道之一,邮电通信发达,吴淞名副其实地成为上海的水上北大门。1987年区境内有交通运输企业44家,职工10470人,总产值13400万元,利润1712万元。其中公路货运业25家,职工8588人,总产值5270万元,利润1430万元,运输装卸业19家,职工1882人,总产值8130万元,利润282万元。有邮电支局5处,电话区局1个、下辖分局3个。
80年代以后,境内各单位机动车拥有量逐年增加。1982年时,拥有机动车2042辆,有驾驶员3192人。1985年上升为2695辆、驾驶员4513人,1987年增至2793辆、驾驶员4614人。主要用于公务和运输。非机动车中自行车、劳动车亦呈上升趋势,1982年分别为33150辆、1125辆,共34275辆。1987年增为自行车111366辆、劳动车2669辆,共114035辆。
风景名胜
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陆地面积约60公顷、滩涂湿地约50公顷,沿江岸线长达2公里,分为森林休闲观光区、谷地生态走廊区、荒漠景观区和滨水湿地景观区等五大区域,设有长江河口科技馆、贝壳剧场、矿坑花园、游船码头、体育俱乐部等场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大型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