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區
吳淞區位於上海市北部,原為寶山縣吳淞市,民國17年(1928年)設吳淞區,以區境吳淞鎮為名,面積16.75平方公里。吳淞區地處長江與黃浦江交匯處的吳淞口,是水路進入上海市區喉,也是上海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區、現代化外貿港區和新發展的城市地區。吳淞為"水陸要衝,蘇鬆喉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清兩代境內設有吳淞江守御所、吳淞營、湘防營等軍事機構,並築有西、北、南、獅子林4座炮台,扼守長江門戶。吳淞以江海浩瀚、百舸爭流的吳淞口得名,扼據江口,向有"重洋門戶"、"七省鎖鑰"之稱,憑藉其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歷來被視作開發的寶地,早在清同治及光緒初年,已辟有海關、鐵路、碼頭和郵電通信。吳淞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已不存在的市轄區。曾為上海郊區,設於1980年,1988年與寶山縣合併為寶山區。[1]
目錄
建置沿革
清道光三年(1823年)以前,屬寶山縣城(廂)廠的一部分,道光三年為賑災方便,從城(廂)廠劃出為吳淞廠,也稱胡巷廠,是寶山縣14個廠之一。
清宣統二年(1910年),實施城鎮鄉自治後,改為吳淞鄉。民國17年(1928年)7月劃歸上海特別市,首次建為吳淞區。
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戰爭後,全境淪陷。民國27年8月,日偽政權以薀藻浜為界,將境區分別劃入上海特別市市中心區和寶山區。抗戰勝利後按戰前建制恢復為上海市吳淞區(第二十三區)。
1956年1月,吳淞區和大場區、江灣區合併為上海市北郊區,吳淞區建制撤銷。1958年8月北郊區併入寶山縣,境區復為寶山縣的一部分。
1960年1月因建設鋼鐵工業基地需要,重新建立以鋼鐵工業為主的吳淞區,地跨浦東、浦西。1964年5月第二次撤區,轄區浦西屬地併入楊浦區,浦東部分歸川沙縣。
1978年寶山鋼鐵總廠在寶山縣沿長江岸邊建設,為加強地區對寶鋼建設的服務,年底,建立上海市寶鋼地區辦事處。1980年10月31日國務院同意在寶鋼地區辦事處基礎上,再次成立城市地區性質的吳淞區
1988年1月27日國務院決定吳淞區與寶山縣同時撤銷建制,合併建為寶山區。
行政區劃
1981年8月從吳淞鎮街道劃出海濱新村地區建海濱街道。
1982年1月城廂鎮與友誼路街道合併,
1984年5月建殷行街道(籌),9月殷行街道(籌)劃歸楊浦區。
1987年全區轄馬涇橋、友誼路、吳淞鎮、泗塘、海濱5個街道,78個居民委員會,2435個居民小組,轄境內還有生產和黨政關係屬寶山縣的5個鄉的24個村。
地理環境
北銜長江口,東臨黃浦江,南以軍工路、何楊鐵路支線及長江路,分別與楊浦區、寶山縣接壤;西至盛川路、北泗塘與寶山縣交界。南北縱深14公里,東西最寬處5.5公里、最窄處1.5公里,積5445平方公里。境內薀藻浜兩側有北泗塘、南泗塘、西泗塘等干河,均通過薀藻浜泄入黃浦江。[2]
經濟概況
工業
吳淞區工業原以手工業為主,因吳淞以漁興市,手工業中以製作鐵錨、鐵鏈、棕麻繩索為多。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於張華浜的吳淞機廠為境內第一個現代工業企業。民國初年現代工業發展較快,先後有修船、供電、棉紡、麵粉、針織、造紙等工業在吳淞鎮周圍發展。八一三戰爭中大部被毀,抗日戰爭期間僅有棉紡和造紙等3家工廠勉強維持開工。日軍因侵華需要,先後又開辦了煉鋼和煤氣兩家工廠,但規模都不大。
解放初,吳淞區有工廠7家(公營毛家、私營2家、合營1家),年產值不足3000萬元。1952年起其中6家陸續劃歸市屬。私營企業在1956年經過社會主義改造成為公私合營企業。1956年起上海市有計劃在市區邊緣地區闢建衛星城鎮和市郊工業區,吳淞是十個新興工業區之一,之後一批工廠向境內遷建。1958年起,吳淞地區重點發展鋼鐵工業,上海第五鋼鐵廠、上海鋼管廠、上海鐵合金廠等鋼鐵骨幹企業的興建與上海第一鋼鐵廠的擴建,為吳淞建設成為鋼鐵工業區奠定了基礎,並沿長江路、逸仙路、同濟路、泰和路一線建成一個工業帶,形成吳淞工業區雛形,1960年27家工廠年產值為16.21億元。
1978年後,寶山鋼鐵總廠、石洞口發電廠、石洞口第二電廠等特大型企業沿長江口南岸興建,並劃為吳淞區行政管轄範圍,使吳淞區成為上海市的重要鋼鐵基地和能源基地。1987年底區域內全民、集體工業企業總數達到211家,其中全民88家,集體123家。職工總人數136217人,總產值57.78億元,利潤3.85億元。市屬工業165家職工總人數128461人,產值56.57億,利潤3.65億元;區屬工業46家,職工總人數7756人,總產值12089.17萬元,利潤1967.7萬元。
商業
吳淞區地處水陸交通要口,歷史上有兩次開埠之舉。憑藉地理優勢,吳淞成為上海市北部城鄉交流的窗口,歷來以轉銷京廣洋貨著稱,又以漁市聞名。清末民初,吳淞鎮上已商鋪林立,行業眾多。民國17年(1928年)建立吳淞區時,區內商戶及攤販絕大多數均集中在吳淞鎮上。抗日戰爭前,以漁市興商為船幫服務是吳淞商業的一大特色。據民國20年統計,全區商戶已有828家之多(有關吳淞漁市的情況,另有專文人"專記"篇)。民國26年八一三湘滬抗戰中,吳淞遭到日軍炮火的嚴重破壞,損失慘重。戰事西移後,經營規模、資金力量、營業狀況均遠不如昔。抗戰勝利後,一度出現畸形繁榮,但因美貨傾銷,貨幣貶值,正當的商業經營處於朝不保夕的困境中。
1956年吳淞地區完成了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改造過程中對商業網點進行撤併調整,各自然行業實行同類歸併,此後商業流通全部納入國家計劃,一度活躍的集市貿易也被明令取締。20世紀80年代起,隨着經濟建設的發展,吳湖區商業進入歷史發展新時期,網點布局成倍增長,商業設施日益更新,流通渠道不斷擴大,商品結構升級換代,形成百業興旺的新局面。1987年全區共有商業網點480多個,集貿市場及小商品市場16個,個體商業戶2065戶。全區商業年銷售額58095.31萬元,利潤額2645.87萬元。[3]
人口民族
人口
建區前,吳淞區的前身寶山縣吳淤鄉,民國15年(1926年)時有人口4061戶、27817人。建區後外來人口激增,到民國19年時達到8220戶、41443人,增長48.98%。
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戰爭中,吳淞是主戰場,戰後與戰前相比,減少近7000人。到民國24年全區有人口48287人。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戰爭中人口劇減,薀藻浜以北原有2762戶、3036人,到民國27年11月僅有443戶、1416人,比戰前減少2323戶、21620人,12月增加為847戶、3668人。民國28年5月增加到961戶、4059人,民國30年底人口增至2243戶、13066人,民國32年3月為2829戶、16667人。
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居民陸續返回,民國35年3月吳淞區有人口 5644戶、22219人,比民國27年底增加15倍,比民國30年底增加70%。民國35年5月從江灣區接管3個保,人口增至5848戶、24221人,年底為5536戶、26362人,民國36年9月增至6393戶、32590人。到次年7月達到7903戶、47497人。民國38年4月上升為8252戶、55603人。
解放後,1949年9月,全區實有人口6089戶、28495人,經全面核對戶口,到年底仍只有6717戶、29558人(另有臨時戶口831戶、1874人,江灣劃入的400戶未統計在內)。經過經濟恢復時期,1954年2月人口增為9793戶、46309人。1954年底達到10582戶、51671人。1956年1月併入北郊區前,全區有人口11952戶、51117人。
1960年重建吳淞區,戶籍轄淞興路、張華浜、泗塘新村3個地區,8月,有人口13604戶、68790人。1961年起動員城鎮人口回農村,人口逐年減少。1962年7月,寶山縣逸仙路以東、軍工路以北1621戶、7450人劃歸吳淞區,全區轄吳淞鎮、張廟路、殷行路3個辦事處,到年底共有人口13416戶、70926人。1963年3月薀藻浜以南地區又有1398戶、7908人劃入吳淞,到年底全區共有人口16064戶、83974人。
1980年10月國務院又一次批准重建吳淤區,在正式建區前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寶鋼地區辦事處階段,轄吳淞鎮、泗塘、馬涇橋和友誼路4個街道,面積23平方公里(不包括寶鋼廠區13.75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 22415戶、92580人。建區後從寶山縣劃入城廂鎮和112個生產隊,面積擴大至48.23平方公里,劃入人口8765戶、34934人,加上寶鋼建設者遷入,常住人口增至42136戶、162191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區有人口41010戶、162785人。1984和1985年先後從寶山縣劃入盛橋鄉19個生產隊810戶、2953人,從吳淞鄉劃入泗塘村、從盛橋鄉劃入友誼村一部分,面積擴大至52.78平方公里,全區人口為49797戶、179912人。1987年底面積為54.45平方公里,全區常住人口61906戶、220284人。
民族
吳淞區人口以漢族為主,隨地區經濟發展,外來人口遷入,少數民族族別與人口都逐漸有所增加。據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吳淞鎮和張廟路兩個街道有8個民族,其中漢族70368人,占總人口的99.67%,少數民族7個、232人,有回族219人、滿族6人、白族3人、蒙古族、壯族、朝鮮族、赫哲族各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境域範圍較第二次人口普查時擴大,隨寶鋼建設者落戶吳淞和市中心區人口陸續遷入,少數民族人口逐年增加,全區有14個民族,中漢族162114人,占總人口的99.59%,少數民族13個、670人,有回族542人、滿族55人、朝鮮族22人、壯族、蒙古族各14人、畲族6人、藏族5人、侗族、苗族各3人,白族、傣族各2人,維吾爾族、瑤族各1人。外國人加入中國籍1人。
1987年全區有18個民族,其中漢族219262人,占總人口的99.54%,少數民族17個、1022人,有回族764人、滿族125人、壯族29人、蒙古族28人、朝鮮族20人、苗族12人、侗族8人、畲族7人、土家族、白族各6人、彝族5人、藏族、錫伯族、瑤族各3人、俄羅斯族、愛尼族、拉佑族各1人。據1988年底調查,全區共有21少數民族,共543戶、1180人。分布在全區5個街道,其中:回族369戶、854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2.37%,其次是滿族81戶、156人,占13.22%,其他少數民族都在40人以下,有數民族只有1戶1人。解放前吳淞區的回族主要來自市中心區,尤以南市區來的最多,直接外地來吳淞區定居者極少。吳淞鎮上定居最早的3戶,只有1戶直接來自外地。解放後回族比較集中地遷入吳區是在1958年及1980年。1958年因上鋼一廠、上鋼五廠等大企業的發展,1980年因寶鋼總廠的發展,回族攜家帶眷遷入泗塘、吳淞、友誼、馬涇橋等地區。[4]
社會事業
教育
吳淞的近代教育事業興辦較早,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就辦有新式學制的學塾和小學。光緒三十一年馬相伯、嚴復在吳淞提鎮行轅創辦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前身)。光緒三十二年兩江總督撥吳淞炮台灣公地建中國公學。民國6年(1917年)同濟醫工專門學校(今同濟大學前身)從上海遷來吳淞。民國12年在吳淞設有國立政治大學。以後又有第四中山醫學院設立。同期還有水產、商船、海軍等專科學校在境內建立,吳淞一度成為高等學府較為集中之地。20年代的平民教育活動也在吳湘地區廣為開展,這對啟迪民智,提高社區文化水準起了催化作用。吳淞還有創辦較早的圖書館,即光緒二十五年在吳淞鎮開設的吳淞藏書會,還有近郊第一批創辦的公共體育場和醫院。民國18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與上海市衛生局合作組建的"吳淞衛生模範區",更屬全國首創。惜在兩次淞滬戰爭中,大學園區和衛生模範區全部被毀,文教衛生事業元氣大傷。到解放前夕,全區沒有影劇院、公共體育場和公共圖書館,僅有1所衛生所、1所中學、14所小學,有近30%的學齡兒童失學。
解放後,普通教育不斷發展,在1952年就基本解決學齡兒童入學問題,助年代又在全區普及了初中教育,並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87年全區有普通中學13所,中專職校4所,小學19所,幼兒園20所,另有業餘大學、電視大學分校及成人中專各1所,境內市屬大型企業也辦有技工學校和專科學校。學校校舍翻新,教學設備也有較大改善,中小學共配有電腦177台,電影放映機25台,並建立了語音實驗室。
1960年建吳淞區時,全區已有公立中學3所、學生2554人,小學12所、學生7144人,幼兒園16所、入園幼兒1850人。儘管國家處於三年困難時期,教育事業仍有發展。根據吳淞區大廠多的特點,積極鼓勵工廠和民間辦學,各大廠都有設施完善規模較大的廠辦中小學和職工學校。上鋼三廠職工業餘學校成績卓著,被推薦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至1963年底,全區有公辦中學3所,廠辦、民辦中學6所,學生4562人;公辦小學9所,廠辦、民辦小學10所,學生14799人;幼兒園16所,入園幼兒1767人。"文化大革命"中,學校遭受破壞,教師受到衝擊,教學秩序混亂,教育質量直線下降,教育事業受到重創。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教育重獲生機。80年代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在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教育研究、改進教學方法、培養發展學生智力和注重德育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校有了新的發展,並在全區普及初中教育,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1981年全區有中學12所,業餘中學1所,小學11所,幼兒園7所。1982年度增加中學3所、小學9所、幼兒園7所,業餘中學1所。中小學生入數從15028人增加到21541人,在園幼兒人數從1512人增加到3032人,業餘中學學生從586人增加到近3000人。後經調整,到1987年時全區有普通中學13所、學生8935人,小學19所、學生14137人,幼兒園20所、入園幼兒4811人,職業技術學校(班)3所、學生697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學生266人,業餘中學2所、學生1268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所、學生730人,成人職業培訓學校1所、學生248人,工讀學校1所、學生70人,另有教師進修學院、業餘大學、電視大學分校各1所,各類學校教職工總計3182人。境內部、市屬大型企業亦辦有各類職工學校。
20世紀80年代起,各校的教學設備有較大改善。1985年全區中小學配齊了教學實驗儀器及體育運動器材,13所中學和2所職業技術學校全部配備電影放映機,小學也配備10部電影放映機,並有放像機和監視器等設備。1986年有中學電腦房5間、小學電腦房4間,共有電腦177台,並建立語言實驗室。1987年又為中學第二課堂配備英文打字機220台,為中小學增配鋼15架。自1985年起各中學舉辦家長學校,小學普遍建立家長委員會,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主體教育的框架。同時加強學生的課餘活動,設有少年宮、少科站等校外活動機構。
文化
吳淞區近代文化事業和設施開辦較早,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就沒有公共圖書館。民國18年(1929年)11月,創辦上海市第一簡易民眾教育館,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因受歷次戰爭影響,到解放前,吳淞地區幾成文化沙漠,既無電影院,亦無圖書館等文化設施,在吳精鎮上僅有私營的萬具書店1家,及"仙園"、"同春閣"2家茶館兼書場。在財神廟廣場上偶有流動藝人臨時搭篷演出,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與物質生活一樣,處於相當貧乏狀態。
解放後,區內先後建立吳淞工人俱樂部、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電影院等。至1988年撤區前,區境內有工人俱樂部1家、文化館3座、文化站5個、圖書館(室)12個、電影院3座,電影放映單位5個,電視台1個。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較活躍,曲藝、美術、攝影等作品在市會演、展覽中曾多次獲獎。[5]
交通運輸
上海開埠後,吳淞就成為進出口貨物的中轉地,清末民初有"水陸碼頭"之譽。清光緒年已有電報、電話、郵政開辦,全國第一條營業性鐵路--淞滬鐵路,以吳淞鎮、炮台灣為終點。民國16年就有城淞楊長途汽車線開辦。
民國初年,對內陸各鄉鎮運輸以水運為主,有通往羅店、楊行、劉行、嘉定的客運班船5艘,通往羅店、月浦的貨運航船2艘,往來淞滬間的簽部1艘,沿黃浦江有擺渡船6艘,蘊藻浜、泗塘河為通往內地的主要航道。20世紀20年代發展陸上運輸後,水運稍遜。抗日戰爭期間和戰後,道路先修,公交客運停辦,去市中心區依賴鐵路運輸,與附近各鄉鎮往來,主要靠自行車負載,交通一度處於極不方便狀態。
解放後交通狀況逐年改善,1949年7月辟市區公交線51路,1954年4月辟52路,溝通淞滬。1959年7月辟53路、8月辟95路,貫通區境和西部至市區的交通線路。1961年10月辟松嘉線,開通去西北各鄉鎮的客運。1975年12月開通201路市區高峰線,可直達市中心。並先後辟通302、312路等夜宵線。1978年後,吳淞區作為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北翼,適應各項建設事業的迅猛發展和城市人口的較快遷移來區,先後開通了90、203、226路市區公交線和寶月、彭盛、彭果等郊區公交線,形成四通八達全天候的陸上交通網絡。水上交通有通往長興、橫沙、崇明和對江浦東的渡船,並先後在1958~1966年改為輪渡。80年代沿黃浦江的張華浜、軍工路兩座碼頭髮展成為現代化的集裝箱裝卸港區,全市80%以上對外貿易的進出口貨物均在此集散。蘊藻浜更成為上海通向江浙各地的黃金水道之一,郵電通信發達,吳淞名副其實地成為上海的水上北大門。1987年區境內有交通運輸企業44家,職工10470人,總產值13400萬元,利潤1712萬元。其中公路貨運業25家,職工8588人,總產值5270萬元,利潤1430萬元,運輸裝卸業19家,職工1882人,總產值8130萬元,利潤282萬元。有郵電支局5處,電話區局1個、下轄分局3個。
80年代以後,境內各單位機動車擁有量逐年增加。1982年時,擁有機動車2042輛,有駕駛員3192人。1985年上升為2695輛、駕駛員4513人,1987年增至2793輛、駕駛員4614人。主要用於公務和運輸。非機動車中自行車、勞動車亦呈上升趨勢,1982年分別為33150輛、1125輛,共34275輛。1987年增為自行車111366輛、勞動車2669輛,共114035輛。
風景名勝
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陸地面積約60公頃、灘涂濕地約50公頃,沿江岸線長達2公里,分為森林休閒觀光區、谷地生態走廊區、荒漠景觀區和濱水濕地景觀區等五大區域,設有長江河口科技館、貝殼劇場、礦坑花園、遊船碼頭、體育俱樂部等場所,是集科普教育、休閒娛樂、觀光旅遊等功能於一體大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