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吴浔源,男,字棠湖。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旧城) 。清末史学家、书法家。1861年(咸丰十一年)考中副贡。1875年(光绪元年)考中恩科举人。学识渊博,尤其致力于历史典籍和古代文物的研究。京朝士大夫每得古物,常登门求他鉴赏。吴浔源工书画金石,其书法遐迩闻名。其石刻《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颇为时人称道。音乐造诣颇深,善吹埙,曾复制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埙传世,以阐发古音之秘。

個人生平編輯 吳潯源 (1824—1902) 字棠湖。寧津縣小店鄉王莊人(後遷居河北省吳橋縣舊城) 。清末史學家、書法家。1861年(咸豐十一年)考中副貢。1875年(光緒元年)考中恩科舉人。學識淵博,尤其致力於歷史典籍和古代文物的研究。京朝士大夫每得古物,常登門求他鑑賞。吳潯源工書畫金石,其書法遐邇聞名。其石刻《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頗為時人稱道。吳潯源性情高潔,輕視利祿,從不奉迎有權勢的人,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深惡痛絕。平日着土布衣,戴土布帽,穿土布鞋,吸旱煙,用煙袋、火鐮,家用器物皆為國產,凡冠「洋」字者,概不使用。新縣令到職,如白天,官服,全套執事公然拜訪,他閉門不納;如夜晚,便服,書童提燈引路登門,則笑迎傾談。曾30年不涉足城市,只因編修《畿輔通志》,才應大學士李鴻章的聘請,去北京參與了這項工作。修志中,對京城附近河渠多所考證。十年書成,不受獎敘,辭職返回故里。 吳潯源晚年專心著述,著有《畿輔河渠志》《寧津縣誌》(12卷本)《東光縣誌》(12卷本)和《石經音義 詮》《重排石鼓殘字》《晉王羲之年譜》《塤譜》《笛譜》《漢隸十六種》 及畿輔前游集唐詩、 後游集唐詩各30首,還有其它詩集若干卷。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6月卒於寄籍吳橋。 1.幼稟家訓,能安貧篤學。兩位兄長皆工帖括文字,潯源獨肆力於古文。光緒元年(1875),領鄉薦,年已50矣。試春官不第,遂絕意仕進。 2.吳潯源學識淵博,,窮探經史,考訂三代、秦漢、魏晉金石文字,凡鼎彝、碑版、圖畫、書史,旁逮方輿沿革、訓詁異同,審鑒精核,能補古籍所未備。 3.吳潯源工書畫金石,酷嗜金石文字,其書法遐邇聞名,工隸書,精通鐵筆,摹峋嶁碑稱絕藝。其石刻《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頗為時人稱道。手勒石刻逾數十種,曲盡古法,書名噪一時. 4.音樂造詣頗深,善吹塤,曾複製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塤傳世,以闡發古音之秘。 5.又出其緒餘為雕、繡、繪畫。 6. 吳潯源家產不及中人,繩樞粗糲,日常下帷讀書,門庭寂寥,車馬絕跡。不履城市近30年。 7.光緒年間,外邦遞交外交辭文,京城乃至直隸無人懂外語,潯源公被光緒帝請去看外交辭文,事成,皇帝封賞其。 人物性格編輯 1.吳潯源性情高潔,輕視利祿,對九河禹跡、京城附近河渠多所考證。十年書成,不受獎敘,辭職返回故里。 2. 性耆古,家貧下帷,讀書近三十年,天性孤僻,不輕與人言,毋所作,推鼻吟哦,有人指笑而不顧. 3.妻孟通詞翰繡畫,互為師友,先亡,潯不再娶. 4.吳潯源生平又嗜音樂歌曲,曾在保定市肆中得一塤,置懷袖中,風晨月夕,必出而弄之,以自消遣,並為「譜錄」,公之於世。案頭列古錢數百種,視若性命。 個人著作編輯 吳潯源晚年專心著述,著有《畿輔河渠志》《吳橋縣誌》《寧津縣誌》(12卷本)《東光縣誌》(12卷本)和《石經音義 詮》《重排石鼓殘字》《晉王羲之年譜》《塤譜》《笛譜》《漢隸十六種》《棠湖印篆五種》(之一有《六十花甲子》等)《薀絲龕詩集》十四卷抄本及畿輔前游集唐詩、 後游集唐詩各30首,《微俗咫聞》三十六卷抄本、 《藕絲龕金石考》十二卷抄本、《石鼓疑字音音義斟詮》二卷抄本《塤譜》一卷抄本、《右軍年譜》一卷、《藕絲龕印稿》十種抄本、《心經印解合編》二卷抄本、《藕絲龕雜偶存》二十卷、《劫後殘錄》抄本,《無事如夢集唐詩旬異同記略》還有其它詩集若干卷。 又出其緒餘為雕、繡、繪畫。著塤譜、棠湖印篆五種,薀絲龕詩集。《清畫家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