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岳良
吳岳良,1962年2月生於江蘇宜興,籍貫江蘇宜興。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卡弗里研究所所長,中科院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 [1] ,兼任中國科學院大學中丹學院院長 [2] 。 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1987年在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吳岳良的主要研究方向:粒子物理,量子場論和宇宙學。
中文名 吳岳良 國 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出生日期 1962年2月 職 業 理論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 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系、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 籍 貫 江蘇宜興 稱 號 中國科學院院士 職 位 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 目錄 1 人物經歷 2 學術成就 3 科學研究 4 相關新聞
人物經歷 編輯 1962年2月,出生於江蘇省宜興市太華鎮太平村。 1982年7月,南京大學物理系理論物理專業畢業。 1987年10月,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博士學位。 1987年10月-1990年8月,德國多特蒙德大學研究人員。 1990年8月-1993年7月,德國美茵次大學研究人員。 1993年8月-1994年8月,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 1994年8月-1996年12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 1996年8月-2012年6月,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副所長、所長。 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3] 。 2012年6月-至今,中國科學院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廳級) [4] 。
學術成就 編輯
吳岳良 院士 創建了味對稱規範理論,較好地解釋了大氣和太陽中微子振盪之謎。建立了普遍的具有兩個黑格斯二重態的弱電統一標準模型,對理解時空反演和電荷共軛變換對稱性(CP)破壞的起源和機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發現了一類新的CP破壞機制,它不僅可解釋已觀察到的實驗結果還可導致許多新的觀察效應。最早注意到了重頂夸克的非退耦效應及其對直接的CP破壞的影響。創建了一類超對稱大統一模型,給出了標準模型中未知參數之間的十多個關係式。提出了統一自然界中四種基本作用力的一個可能模型。發展和應用量子色動力學的有效理論定量地計算了有關重要的強子矩陣元,幫助理解強子的結構和QCD引起的夸克禁閉。較早用拓撲方法推導出了Virasora代數的中心項和有規範場存在的非線性-模型的反常作用量。給出了廣義Chern-Simons示性類和遞推關係式的一個簡單推導及其物理應用。發表論文近百篇,並得到了大量引用。有關工作被多次邀請在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報告。還被邀請到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和訪問。獲1996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研基金。 從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場論研究並做出獨創性工作。首次論證一組手征代數關係並在量子手征圈圖貢獻下成立,最先表明K-介子衰變中直接的正反粒子-左右鏡像反演(CP)對稱性破壞和ΔI=1/2同位旋規則可在標準模型框架內同時得到自洽的解釋,其理論預言與國際上兩個重要實驗結果一致。首次完整地建立CP自發破缺的雙黑格斯二重態模型,不僅可解釋標準模型中CP破壞的起源,同時使得每個夸克和輕子都帶有一個物理的CP破壞位相成為新的CP破壞源。與合作者提出重夸克有效場理論的物理基礎並給出多個計算高階修正的動力學方法。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科學研究 編輯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研基金,1997-2001,已圓滿完成任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和創新性成果, 2.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研基金匹配基金,2001-2004,進展順利,預期取得重要突破,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999-2002,已取得一批有學術價值的成果,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重大項目,2002-2004,進展順利,預期取得重要和開創性成果。 [5-6]
相關新聞 編輯 2016年1月25日,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報告廳,吳岳良院士向大家報告了自己的最新成果——「超越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引力量子場論與量子暴漲宇宙」。 能否將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統一起來,對解決宇宙起源與演化等問題非常重要。能夠統一描述自然界四種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力,這將是一個多麼簡單而完美的理論!「我們堅信會有這樣一種理論。」吳岳良說:「我們做理論物理的,就是要找到能概括所有實驗現象的自然界的最基本規律,用數學語言定量地描述出來,並用以預言、指導以後可能出現的現象。」 現在,吳岳良邁出了重要一步。「我認為如果再沿着愛因斯坦的路走下去,肯定還得不到答案。因此,我們需要創新,需要另闢蹊徑。」他從量子場論出發,提出了「引力量子場論」。根據目前的研究進展,這一理論可在量子場論的框架下統一描述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並能夠兼容廣義相對論——導出含有引力場效應的所有量子場運動方程和所有基本對稱性對應的守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