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後杞菊賦 蘇軾

後杞菊賦
圖片來自搜狐網

後杞菊賦是一篇散文,此文記述真切,議論風生,頗有諧趣。文中闡述了一個人生活的貧富與生死的關係,用多處典故說明了不論豐約貧富,都不免一死、「同歸於一朽」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心胸豁達、超然物外,以灑脫的態度對待困難;顯示出其以苦為樂、不羈心於外物的高尚情志。

目錄

原文

蘇軾蘇軾〔宋代〕

  天隨生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猶食不已。因作賦以自廣。始余嘗疑之,以為士不遇,窮約可也。至於飢餓嚼齧草木,則過矣。而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之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日與通守劉君廷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然後知天隨生之言可信不謬。作《後杞菊賦》以自嘲,且解之雲。

  「吁嗟!先生,誰使汝坐堂上,稱太守!前賓客之造請,後掾屬之趨走。朝衙達午,夕坐過酉。曾杯酒之不設,攬草木以誑口。對案顰蹙,舉箸噎嘔。昔陰將軍設麥飯與蔥葉,井丹推去而不嗅。怪先生之眷眷,豈故山之無有?」

  先生聽然而笑曰:「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為貧,何者為富?何者為美,何者為陋?或糠覈而瓠肥,或粱肉而墨瘦。何侯方丈,庾郎三九。較豐約於夢寐,卒同歸於一朽。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

譯文

  唐代陸龜蒙曾說過,他經常吃杞菊,一直到夏天五月,枝葉已經老硬,還是吃個不停。就此他還寫了《杞菊賦》來寬慰自己。起先我也懷疑他的說法,覺得一個讀書人,事業上不順心,生活貧困一些,簡省一些,也就差不多了。至於說到肚子餓到吃草木的程度,似乎也太誇張了。我做官做了十九年了,家庭日益貧困,衣食穿着,還不如以前。這次來到密州,想想飯總能吃飽,誰知廚房裡冷冷清清,整日裡愁眉苦臉的。隨後每天和通守劉廷式沿着城牆,在荒廢的菜園裡找杞菊來吃,相對摸着肚子大笑,這才相信陸龜蒙說的話是真的,沒有說錯。於是寫這篇《後杞菊賦》也來寬慰自己一下,並且做一些辯解。

  「唉,先生。誰讓你坐在堂上,還叫做太守。前有賓客請你吃飯,後有手下官員跟從。早上到衙門一直到中午,傍晚一直做到酉時以後,這麼長的時間裡,沒有喝過一杯酒,就是拿草木騙騙自己嘴巴。對着飯桌,時時皺起眉頭,拿起筷子,卻難以下咽。以前陰就將軍拿麥飯與蔥葉來招待井大春,井大春把飯菜推到一邊,看也不看。奇怪的是你好像對草木之食情有獨鍾,難道你們家鄉沒有這樣的草木!」

  我聽了之後,笑着說:「人生活在這世界上,就像手肘一樣能伸直也能彎攏。什麼叫貧困,什麼叫富有?什麼叫美艷,什麼叫醜陋?有的人吃粗糠照樣長得白白胖胖,有的人整天山珍海味卻還是長得很瘦。何曾每天飯菜,花費萬錢,虞杲子吃的,翻來覆去還是韭菜。這只是在夢裡比較豐盛和貧寒,到頭來還是一死。我以杞菊為食,春天吃它的苗,夏天吃它的葉子,秋天吃它的花和果實,冬天吃它的根,說不定我還能像子夏和南陽地方的人那樣長壽呢!

創作背景

  蘇軾於1074年(北宋熙寧七年)冬十一月至密州(山東省諸城),因災情嚴重,生活困苦,采杞菊以食。膠西地瘠民貧,且連年歉收,盜賊又多,公務比在杭州時繁忙多了。非但如此,竟然堂堂太守,還落得三餐不繼,每天到荒郊野地采杞菊果腹。到此地步,東坡實該大呼冤枉才對,誰知他吃飽野菜之餘,竟能捫腹而笑,無比的滿足,滿足之餘,寫了此賦來自我解嘲一番。

簡析

  《後杞菊賦》是一篇散文,此文記述真切,議論風生,頗有諧趣。文中闡述了一個人生活的貧富與生死的關係,用多處典故說明了不論豐約貧富,都不免一死、「同歸於一朽」的道理。表達了作者心胸豁達、超然物外,以灑脫的態度對待困難;顯示出其以苦為樂、不羈心於外物的高尚情志。

賞析

  蘇軾寫這篇賦的目的是「自嘲」,就是自我嘲笑。或者嘲笑自己無能,沒有讓同僚和老百姓生活得好一些?或者嘲笑自己的生活狀態,一州之長不像個一州之長?或者嘲笑自己說吃杞、菊可以延年益壽,其實不過是自我安慰?他似乎處在一種矛盾中,想擺脫而又記掛着密州百姓,不忍心擺脫。蘇軾的晚輩詩人張耒讀了這篇賦以後,寫了一篇《菊賦》,說軾到密州後「曾是不飽」,但他「不慍(惱怒),賦以自笑」。這裡的「笑」是完全以苦為樂的笑,已失去蘇軾自嘲的「笑」的本意。蘇軾確有以苦為樂之意。 [3]

  因食物的不足,用杞、菊來補充,這是事實。但說以杞、菊為主要食物,帶有文學的誇張。這種誇張,表現了內心的苦悶和抑鬱,其焦點是對新法不滿。如果說這種不滿還比較含蓄,那麼,說飯桌沒有酒就顯得直截了當了新法限制酒的生產量和供應量,從節約出發,立意是可取的,只是尺度把握失當,問題就接二連三地出現了。但不管怎樣,蘇軾對密州大地和在密州大地上生活着的老百姓卻始終情意眷眷,二者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後者更令人感動。

  蘇東坡在這篇短文中,提出了幾個重要的觀點很耐人尋味,一是「人生一世,如屈伸肘。」說的是人的一生幾十年,就像人的手肘一伸一屈那麼快,人生的短暫,沒有必要去過分追求榮華富貴。二是何為貧富?何為美陋? 「卒同歸於一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貧者、富者,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都是要走向死亡的,沒有必要去過分追求富裕而貪腐。三是樂得「以杞為糧,以菊為糗。」

  甘願「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這就是說,他作為一個太守,為了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也樂於用杞菊充飢,與民共渡災荒,而決不搞貪腐。蘇東坡在這裡用了兩個典故說明不論豐約貧富,都不免一死,「同歸於一朽」的道理。

  「西河」,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子夏,也叫卜啇,活了一百歲。「南陽之壽」,典出《藝文類聚》卷八十一。南陽酈縣有菊水,太尉胡廣飲此水治好了多種疾病,近百歲才壽終。「西河、南陽之壽」講的是長壽,用來說明以杞菊充飢,同樣能夠長命百歲!而沒有必要去過分追求榮華富貴和財富的占有。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