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蕃
叶秀蕃 |
叶秀蕃(1904-1935),汉族,乳名俊周,号鼎三,福建省寿宁县鳌阳镇文山里人。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中共闽东特委机关报《闽东红旗报》报社社长[2]、主编。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原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福建省寿宁县
出生日期----1904年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早期革命者
逝世日期----1935年
目录
1烈士简介 2生平经历 3人物故居
折叠编辑本段烈士简介 1926年,叶秀蕃考入福安扆山中学初中部学习,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道理。5月4日,他率领40多位进步同学,高唱《国耻歌》,查抄了销售日货的"平阳空栈",烧毁日货。
1928年考入免费就学的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师范科,不久加入反帝大同盟,与范浚等人组织"白水学会",以诗文为武器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是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5月在福州参加由党组织领导的人力车工人和学生的罢工、罢课游行斗争。
1930年8月参加捣毁国民党闽侯县党部的斗争。
1931年5月,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回到寿宁城关,以鳌阳小学校长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蟾溪两岸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并在寿宁城关组建"红色农会"和秘密交通站。
1932年10月任中共寿宁县特支书记兼组织委员,领导建立红带会(农民自卫武装),组织"五抗"(抗粮抗租抗捐抗税抗债)斗争。
1933年5月由福州中心市委派往福鼎开辟新区,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和抗租委员会、肃反队、妇女队等群众组织,创建福鼎第一支工农游击队(福鼎工农赤卫营),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1934年1月调任工农红军闽东独立二团政治部主任,同年2月在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是年4月兼任福寿(福安、寿宁)县委书记,领导红二团恢复太姥苏区。同年6月调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工作,任特委机关报《闽东红旗报》社长、主编。
1935年4月,与叶飞、范式人等特委领导一起,果断处理闽东红军独立师师长冯品泰叛变投敌事件。此后因病离开工作岗位,转到福安沙坑弯一带隐蔽治疗。
1935年5月中旬,因叛徒出卖,大病未愈的叶秀蕃在法竹岗森林中的秘密寮被敌包围,在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生平经历
少年时代的叶秀蕃,目睹的旧中国,满目疮痍,民不聊生,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宏愿。1928年夏,叶秀蕃从?山中学初中部毕业,回到鳌城。面对着一派残山颓水和遍野的哀鸿,叶秀蕃在家里呆不住了,他怀着满腔热血,辞别了父老乡亲与新婚不久的妻子,以一双布鞋和半肩行李为伴,去寻求救国救民、改造不平等社会的真理。不久,他考进了免费就学的"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并于这年秋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1年4月,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5月,叶秀蕃受福州中心市委派遣,从福州回到寿宁城关。由于省教育厅视导员叶渊立鸟的荐举,叶秀蕃当上了鳌阳小学校长。当上校长后,他立即与早一年回寿宁的范浚取得了联系,并聘请范浚为鳌小教导主任。此后,二人即以教书为掩护,开始在蟾溪两岸点燃革命的火种。
1932年10月,福州中心市委决定建立"中共寿宁县特别支部",叶秀蕃被任命为支书兼组织委员。
1933年5月,叶秀蕃又一次奉命去福州向中心市委汇报工作,随后被中心市委派往福鼎开辟新区。
1934年1月,工农红军闽东独立二团在霞浦西胜成立。叶秀蕃奉命调回福安苏区担任二团政治部主任。同年2月,全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福安柏柱洋召开,会后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叶秀蕃当选为副主席。4月,福寿县委书记范铁民调往宁德,叶秀蕃兼任福寿县委书记。6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在福安成立,原福安中心县委主办的《红旗报》改为特委机关报,叶秀蕃兼任报社社长、主编。
1934年12月,叶秀蕃因患严重的大肠出血症,身体非常虚弱,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转到福安沙坑弯一带治疗。
1935年5月中旬,大病未愈的叶秀蕃和阿井在官宅对面山的法竹岗森林中搭了一个寮,准备在那儿安营扎寨,继续坚持斗争。但因叛徒出卖,在与敌人的混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叶秀蕃终于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生前的光辉誓言:"社会尚未安宁,家庭何须建立,人生义在奋斗,观念应抱牺牲。"
人物故居
叶秀蕃故居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县城鳌阳镇文山里(俗称后叶),建于民国初年,坐西朝东,宽22.5米,左深9米,右深16米,总面积216平方米,三层土木结构,高约8.8米,双面坡青瓦覆顶。主屋有五榴(开间)两厢,每榴两间。火房设在两厢房。左廊建有房间两个。
参考来源
- ↑ 红色记忆|叶秀蕃:人生义在奋斗 观念应抱牺牲 ,今日寿宁, 2021-05-06
- ↑ 【风采】红色记忆|叶秀蕃:人生义在奋斗 观念应抱牺牲 ,寿宁法院,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