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葉可明(1937年3月28日--)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專家。上海市金山縣(今金山區)人。196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

葉可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7年3月28日
上海市金山縣(今金山區)
國籍 中國
職業 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

目錄

人物簡介

葉可明(1937.3.28--)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專家。上海市金山縣(今金山區)人。

196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1]

葉可明 ,1956年畢業於建工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並進入同濟大學建工系進修。 196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函授部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本科。歷任上海市建築工程局所屬公司技術員、技術科長、工程師、總工程師、公司副經理、經理及上海市建管局總工程師、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工程師。現任中國建築學會施工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兼職為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

人物成就

長期研究施工技術,形成了針對"高、大、深、重、新"不同對象,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術體系。提出了廣泛適用於高層建築和高聳結構的升板機提模提腳手體系。實現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藝;提出了上海軟土地基中分地區、級別的支護原則,實現了20米深坑複合支護技術及10米深坑無支撐支護技術;完善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與管理,實現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澆灌;提出了商品泵送混凝土雙摻技術與級配優化技術路線,實現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頂;提出了大型構件組合吊裝、整體提升及現場工業化技術路線,實現高空特重構件簡化施工。取得了10餘項國際與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因上海南浦大橋工程,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科技功臣。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歷程

真知來自實踐

真知來自實踐―――他的第一學歷只是中專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祖國建設正需要一大批的建設人才,土木工程人才更是奇缺。那時候,上海的松江還屬於蘇州地區的行政區域,使得松江人葉可明有機會來到蘇州建築工程學校上學,這是他正式的全日制學歷。1956年畢業後,才18歲的他就來到建築工地擔任施工技術員,幾十年一直工作在轟鳴的工地一線。他的同濟大學畢業文憑還是工作後通過業餘時間獲得的。他靠實幹巧幹一步一個腳印靠吃"施工飯"從一個基層技術員走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個人履歷

翻開葉院士的人生履歷,他直接參與並指揮的工程就有近百個,而參加主持、審定的項目更是數以千計,目前上海的許多標誌性重大工程項目大多凝聚着他的心血。40多年施工實踐,他主持了多項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攻克了許多建築界的重大難題,取得了10餘項國內與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其中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施工工藝與設備研究均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南浦大橋工程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廣播電視塔施工工藝與設備研究應用獲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作為從蘇州建築學校走出來的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專家,葉可明院士對蘇州的發展熱切關注。擔任了蘇州科技學院的兼職教授,每次到學校講課,他都對蘇州經濟建設發展感到由衷的高興,他建議高校應該抓住蘇州經濟大發展的機遇,把圍牆打開,老師學生都能投入到社會實踐中,把產學研結合好。像同濟大學一樣,與建築公司、建設單位結合,與典型的大工程結合,廣泛利用社會資源,依靠蘇州這片土地把學校托起來。同時,學校還要好好利用校友這筆無形的資產,擴大自己的影響,壯大自己的實力。

成績來自工地

成績來自工地―――58歲他徒手爬上350米高塔

葉可明院士一生經歷了多少次施工的困難和成功的喜悅,實在記不清了。但有些重大的攻關場景仿佛就是昨天發生的一般,還是歷歷在目。 比如世界上第四大雙塔雙索麵斜拉橋南浦大橋。在建造南浦大橋時,要50米至100米高空各澆灌一根2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梁,按照傳統工藝澆灌這樣龐大構件的時間很長,會導致混凝土凝固時間有先後而出現裂痕。原先設計師考慮用等重量替代辦法,把一隻裝有2000噸水的水箱安置在構件上方,澆築進多少混凝土就放出多少重的水。然而在百米高空建一個2000噸的水箱本身是一個大工程。他提出了向混凝土內摻添加劑以延緩混凝土凝固時間這一辦法,不僅達到同樣效果,還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經費。後來的楊浦大橋、徐浦大橋都按此法施工。 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盤"意境的東方明珠電視塔,同樣凝聚了葉可明等人的智慧和汗水。東方明珠有3根直徑7米、與地面呈60度夾角的斜筒體,從3個方向上至86米處與直筒體相交,這種獨特的斜撐結構造型在中外建築史上留下了令人驚嘆的一筆。可當時這一方案還在設計圖紙上時,許多國內行家曾認為在施工中根本行不通。後來經過組織專家反覆論證,建工集團承擔了這一難題。葉院士拿出一份可行性方案,提出按照3根巨柱的形狀用鋼筋製成巨大的骨架外形,採用分節脫模斜向振動工藝,用混凝土向其中澆築,就是這個看上去似乎很簡單的辦法,使得決策領導最終拍板採用了現在的這一設計方案。東方明珠施工過程中碰到很多難題,但提升450噸天線到468米高空的這一成功攻關是所有重大工程中最讓他激動和驕傲的事。因為他是吊升的現場技術總負責,58歲的他天天到現場,有時還需要從離地面280米處沿着狹窄的塔身徒手爬到350米高去處理問題。天線提升遇到了很多困難,他和有關技術人員一起致力攻關,經過上千次模擬測試,最後形成"集群鋼絞索承重、液壓提升器提升、計算機同步控制"的整體提升方案。可提升前夜,風雲突變,風力超過原先預定的可升風力。他預見性地在天線爬升軌道上進行了鋼殼混凝土抗強風的工藝處理,使天線照常在空中10級的大風中安全提升到位。 還有既有現代氣派、又有民族風格的中國第一高樓金茂大廈。上海超高層建築基礎深度一般不超過15米,而建在浦東的高88層的金茂大廈主樓基礎開挖深達19.6米,裙房深15.5米,土方量達30萬立方米,開挖深度創上海之最。業主和設計單位美國SOM設計事務所把德國專家請來,準備採用土錨杆方法,即先把基坑的土方全部挖出,再做基礎工程。在論證時,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葉可明院士指出上海是典型的軟土地基,採用上述方法,費用大,把握小。他提出了化整為零,分而治之的基礎施工方法,根據不同的基礎深度,分步施工,採用鋼筋混凝土支撐圍護,既減少費用,又能縮短了工期。這個方案實施在工程實施確實起到了不凡的效果。 氣魄宏大的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已經成為上海一景,可當初如何支撐向外傾斜的36根頭重腳輕碩大無比的大柱難倒了一批專家。葉可明院士依仗豐富的實戰經驗,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減少原來設計中的鋼筋,代之以一組組角鋼,再將這一組組角鋼焊接成成組的鋼型小柱,構成一個勁性十足的大鋼柱,就能完全支撐住模板及混凝土的重量。再採用分節澆搗施工,使下節已硬結的鋼筋混凝土能承受上節新澆築的混凝土。如此從下至上施工,到了一定高度,只需再設置一根較小型鋼柱,就能防止大柱的橫向變形。不僅保證了大柱外型的美觀,還減少了大量的陸地支架,施工速度比原來快了一倍。 40多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葉可明院士都在建築工地上度過,一次次創造性地將圖紙上的工程變成實物,一次次地攻克難題,突破前人,設計出獨特的施工方法。經歷許多的汗水與成功的喜悅,他一直在實踐着自己的那句格言:知識是前人的實踐,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才有真知,才能增知。

葉可明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機遇來自時間

機遇來自時間―――他說只是趕上了好時代

除了實踐,葉可明院士的詞典里另一個重要的詞彙就是時間。他深有感悟地說,時間是剛性的又是彈性的。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每個人在公平的時間裡做出的成績又是不一樣的。他告誡年輕人在青年時期要把自己壓得緊些。他說他年輕時做事從來是今天事今天畢,從不拖拉,甚至還要多做一點,所以才會在今天讓別人感到他做了不少事。的確,葉可明院士以世界一流的速度與質量完成了許多工程,就是他注重實踐和時間的最好證明。

人物評價

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一生能指揮、參加那麼多重大項目的施工設計組織的人恐怕是鳳毛麟角,談起過去,葉院士微笑着,一再說:"我的確是很幸運,趕上了好時代,遇上了中國大規模工程建設的好機遇。其實每次科技攻關都是集體的合力,自己充其量只是只'領頭羊'而已。"他舉例說他前面有很多才華傑出的總工程師,只是因為時代的緣故,沒趕上好機遇,許多人一輩子只做了很小的工程,等機會來了他也退休了,非常遺憾不能很好地展露才華。

人物榮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建工集團顧問總工程師。

南昌大學訪談

葉可明 ,1956年畢業於建工部蘇州建築工程學校,並進入同濟大學建工系進修。 196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函授部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本科。歷任上海市建築工程局所屬公司技術員、技術科長、工程師、總工程師、公司副經理、經理及上海市建管局總工程師、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工程師。現任中國建築學會施工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兼職為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乾淨簡樸的襯衫,和藹的笑容像是一陣輕柔的風給人一種格外親切的感覺,這就是葉可明院士留給筆者的第一印象。

葉可明院士是建築施工領域內唯一的院士。1962年他畢業於同濟大學,是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葉院士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嫻熟的工程師,也是一位資歷深厚的副總裁和誨人不倦的教授。身兼數職的他卻表示在眾多角色中自己最鍾情的就是工程師了。"工程師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要想使世界更加的美好,工程手段是有不可或缺的。"

"其實選擇這條'土木路'也是很偶然的機會,但是我也很慶幸自己能走上這條'土木路'並這樣一直為之奮鬥。"從小生活在日本占領的半淪陷區經歷着炮火的洗禮,家庭的貧困沒有讓他放棄學習的熱情,反倒更磨練了他堅強的意志,歷經了無數苦難的他更是將改造人們的生活這個信念深深地紮根在了心中並願意用一輩子去實踐。

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葉院士表示現在的土木工程的大學生動手能力還亟待提高,自動化的普及使學生的手工製圖和手算的能力越來越弱,而這兩個步驟對於一個建築人員來說又是至關重要的。他認為, 一個合格的施工人員"要勇往直前,既要在戰略上有大將風度,又要在戰術上細緻細心地作好一切準備。實踐才是硬道理,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的結合才能稱其為合格的建築人才。"

第一次來到南昌大學的葉院士就被南昌大學美麗優雅的校園環境和熱情向上的人文氣息所吸引,他認為綜合性大學更有利於大學生增加對其他學科的了解,更鼓勵同學們要將眼界和胸懷放寬闊,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更要把眼光放到世界去。

葉可明工作室

知識是前人的實踐,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舉一反三,才有真知。--葉可明

葉可明是著名建築工程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專家。男,1937年3月出生,上海金山縣人。1956年蘇州建築工程學校畢業,1962年同濟大學畢業。先後任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等職,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直接參與並指揮的工程就有近百個,而參加主持、審定的項目更是數以千計,目前上海的許多標誌性重大工程項目大多凝聚着他的心血。40多年施工實踐,他主持了多項重大科研攻關項目,攻克了許多建築界的重大難題。

他先後取得10餘項在國內與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其中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施工工藝與設備研究均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南浦大橋工程獲1 99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廣播電視塔施工工藝與設備研究應用獲199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 995年他獲得上海市工程建設十大科技明星稱。1996年被評選為上海市科技功臣。並在2006年一月上海市重點工程實事立功競賽20周年中,被授予"傑出貢獻人物"稱號。

他長期研究施工技術,形成了針對"高、大、深、重、新,,不同對象,能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術體系。提出了廣泛適用於高層建築和高聳結構的升板機提模提腳手體系。實現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藝;提出了上海軟土地基中分地區、級別的支護原則,實現了20米深坑複合支護技術及1 O米深坑無支撐支護技術;完善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與管理,實現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澆灌;提出商品泵送混凝土雙摻技術與級配優化技術路線,實現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頂;提出了大型構件組合吊裝、整體提升及現場工業化技術路線,實現高空特重構件簡化施工。

在建造南浦大橋時,要在50至100米高空各澆灌一根2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梁,按照傳統工藝澆灌這樣龐大構件的時間很長,會導致混凝土凝固時間有先後而出現裂痕。原先設計師考慮用等重量替代辦法,把一隻裝有2000噸水的水箱安置在構件上方,澆築進多少混凝土就放出多少重的水。然而在百米高空建一個2000噸的水箱本身是一個大工程。他提出了向混凝土內摻添加劑以延緩混凝土凝固時間這一辦法,不僅達到同樣效果,還大大節省了時間和經費。後來的楊浦大橋、徐浦大橋都按此法施工。

葉可明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東方明珠電視塔,同樣凝聚了葉可明等人的智慧和汗水。東方明珠有3根直徑7米、與地面呈60度夾角的斜筒體,從3個方向上至86米處與直簡體相交,這種獨特的斜撐結構造型在中外建築史上留下了令人驚嘆的一筆。可當時這一方案還在設計圖紙上時,許多國內行家曾認為在施工中根本行不通。後來經過組織專家反覆論證,建工集團承擔了這一難題。葉院士拿出一份可行性方案,提出按照3根巨柱的形狀用鋼筋製成巨大的骨架外形,採用分節脫模斜向振動工藝,用混凝土向其中澆築,這一設計方案最後獲得通過並成功實施。東方明珠施工過程中碰到提升450噸天線到468米高空的這一成功攻關是所有重大工程中最讓他激動和驕傲的事。 上海超高層建築的基礎深度一般不超過15米。而建在浦東的高88層的金茂大廈主樓基礎開挖深達19.6米,裙房深15.5米,土方量達30萬立方米,開挖深度創上海之最。業主和設計單位美國SOM設計事務所把德國專家請來,準備採用土錨杆施工辦法,即先把基坑的土方全部挖出,再做基礎工程。在論證時,有着豐富實踐經驗的葉可明院士指出上海是典型的軟土地基,採用上述方法,費用大,把握小。他提出了化整為零,分而治之的基礎施工方法,根據不同的基礎深度,分步施工,採用鋼筋混凝土支撐圍護,既減少費用,又能縮短了工期。這個方案的實施起到了不同凡響的效果。

作為浦東新區城建局專家組的成員--建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相鄰建築地下工程施工協調技術組組長,葉可明時刻不忘在工程建設中優化方案、解決難題。為協調關係盡心盡力,四處奔波。一次,浦東新區東方路旁的嘉興大廈工程打樁過猛,導致附近的銀行和商業大樓產生裂縫,還影響了不遠處變電所的工作。葉可明得悉後,與小組成員一起於星期天趕往現場踏勘,查明原應後,要求施工單位限制打樁速度,並增加排泄地下水的砂井,從而保證了工程的正常進行和周圍居民的安寧。在浦東陸家嘴地區,由於高樓大廈紛紛開工,深基坑施工的矛盾不斷出現。如石油大廈與煤炭大廈,都是百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工程,兩個項目之間的距離不足10米,而且兩者的基坑都採用地下連續牆圍護。由於距離近,誰先挖土都會影響另一家施工。葉可明同浦東深基坑協調組的專家王鐵夢等一起研究,認為兩項工程的兩個大基坑可合成一個大基坑,這樣一來,交界處附近的地下連續牆就可以省略不做,也避免了相互間的基坑施工中可能產生的矛盾。這一錦囊妙計使得皆大歡喜,大廈工程為此節約投資800萬元。面對開發浦東進程中大規模的工程建設,規範施工、強化管理成了當務之急。

葉可明針對浦東的實際情況和工程設計中積累的經驗,與協調組其他專家一起,協助新區城建局制訂了相鄰高層建築基礎施工的有關規定,為改善浦東工程建設的管理作出了貢獻。

迎接鋼結構建設的春天

--訪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可明 葉可明院士是建築施工領域內唯一的院士。1962年他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是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他長期研究施工技術,形成了針對"高、大、深、重、新"不同對象,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施工技術體系。他親自主持設計並施工了上海東方明珠電視觀光塔,指揮了楊浦大橋、南浦大橋、上海經貿大廈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施工工程。為此記者採訪了葉可明院士,請這位在施工實踐中奮鬥了一生的院士,談了鋼結構建設科技現代化的話題。

葉可明院士說,目前,中國經濟在快速發展,建築市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前進,建築市場一個又一個高潮迭起,一個又一個大型工程開工,大城市是這樣,大型活動是這樣,大型場所設施也是這樣。作為標誌性的中央電視台新址、奧運會鳥巢體育館、水立方游泳館等一大批大型鋼結構建築讓世界為之矚目。現在,就連以前建築市場欠賬較多的省會城市和其他中等城市也出現了開發建設的強勁勢頭。它們也在積極在建或者籌建各種標誌性建築,比如鄭州300米觀光塔,以及南京、青島、溫州在建的30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大型城市與中等城市的同步拉動,全國的經濟的整體提升,使中國目前的建築市場如日中天。

由於建築市場的旺盛需求,鋼結構建築自然隨之得到了長足發展。葉可明認為,首先,表現在建築技術領域,不管是施工能力,還是加工能力,我國都有了很好的條件來搞鋼結構,特別是大跨度的鋼結構。其次,是鋼產量的增多。建國初期,國家雖然也提倡使用鋼結構,但是中國的鋼產量較少,鋼材昂貴,所以建築行業不得不更多地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可是隨着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中國的鋼產量躍居世界第一,大量使用鋼結構建築變成了可能與現實。由此,今天,鋼結構建築便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形成祖國大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第三,鋼結構是一種綠色建築,它不像混凝土一樣,倒在哪裡都是廢料,並破壞和污染環境。它是可循環的、可持續利用的,這一優勢表現得特別明顯,廢了拆了壞了,送到煉鋼工廠加工後,又變成了和以前一樣的好鋼材,可以在任何地域和建築中重複使用,同時,鋼結構運輸簡便,安裝快捷,具備了文明施工的先決條件。因此,鋼結構的使用就成了現階段需要使用,能夠使用和完全可以使用,而且被國家倡導使用的建築材料,於是便出現了北京、上海機場,上海、廣州會展中心,中央電視台新址、北京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奧體中心、水立方、廣州體育場、長沙體育場、武漢體育場等一大批大跨度、超高層的鋼結構建築群。

鋼結構建築的春天來了,來得如此燦爛而繁華。這讓葉可明院士充滿了歡樂與期望。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又擺在了這位施工建築專家面前,那就是隨之帶來的施工技術問題。因為市場在擴大,建築在增多,問題在不斷提出,科研理論遠遠滯後於建築實踐的問題在隨時發生。葉院士說,現在建築施工領域起主導作用的依然是人力而不是現代化,構件與構件之間的結合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方法,而沒有更為先進的材料來代替,由於溫度變化而引起的熱脹冷縮給建築帶來的負面作用至今沒有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還有,鋼結構施工技術擴展開來的設計、研究以及教學等領域,都出現了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取得了10餘項國際與國內領先科研成果的葉可明院士對於施工理論與建築實踐及出現的問題有着更深一層的理解。他認為,理論不能遠遠脫離於建築實踐,問題需要儘快研究探討,提出解決方案。不然,鋼結構建築春天的到來也會給我們大好的形勢增加很多新的麻煩。

葉可明院士很重視人才隊伍的建設。他認為,在鋼結構的春天裡,我們必然需要一支合格的施工隊伍。這支隊伍是保證春天旺盛生機的關鍵。說到做一名合格的施工技術人才,他講了5條基本素質。

首先是結構穩定。高大特新的大型鋼結構建築,在施工階段的安全與房子蓋好後的安全同等重要,不是房子蓋好了可能會有危險,而是蓋房子時就有可能出現危險。世界上的結構事故,往往就發生在施工的過程之中,因為在這個過程之中,結構都處在不穩定的狀態之下。作為一個負責施工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一定要把握好結構的穩定強度,保證它不會有過大的變形,不會出現倒塌事故,一切都要在技術人員的控制之下。這個建築過程往往要一年兩年三年,其間往往要經歷大風、地震,還有不可預見的災害,所以一定要把握結構的基礎,把握結構的穩定。

二是隨機應變。一個好的施工技術人員頭腦一定要比較靈活,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工制宜。因為一項大的工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沒有先例可參照的,是獨一無二的,你永遠不可能照搬人家。所以,一定要確定一種最優化的施工方案。為此,這個施工技術人員就一定不能固執,不能一成不變,而要頭腦靈活,用創新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把過去的經驗和實踐靈活地運用到新的工程上面。

三是膽大心細。施工好像打仗一樣,各種各樣的情況都可能發生。如建築東方明珠,當時考慮的自然風力是六級,但預想的八級風出現了。這時怎麼辦?那就只有應對,採取新措施。所以膽子一定要大,但心卻一定要細。打仗的時候要準備第二梯隊、第三梯隊,施工也一樣,要考慮好足夠的預備力量和後備的措施。要勇往直前,既要在戰略上下決心,有大將風度,又要在戰術上細緻細心地作好一切準備。

四是謙虛謹慎,集思廣益。一個人的知識總是有限的,他不可能什麼都懂,作為一個工程技術人員,一定要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做到技術民主,這是做好工作的本錢,因為這樣做可以把各種好的辦法吸收過來。

最後就是成功不自居。成功了,好像都是自己的,把一切好處都給自己留着,這樣,下次就沒有人幫你了。何況,建築業是千軍萬馬的事業,幾十個人、上百個技術人員都在一起努力,所以你不能將功勞全給自己。成功了,要把功勞歸於大家,不能自居。

葉可明院士做的正像他說的那樣,在他指導的好幾個大項目上都將自己的名字取消了,比如上海經貿大廈和浦東機場。他說自己與工程技術人員關係處得很好,這也是因素之一。

視頻

葉可明院士為一建集團科技大會致賀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