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軼蘩
史軼蘩(1928年11月1日-2013年2月13日), 中國臨床內分泌學界的第一位院士。從醫近60年,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內分泌學事業;她從無到有地建立了一整套垂體瘤診治方法,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垂體卒中的分類、治療原則和預後;首次發現生長抑素類似物有形成膽石的副作用;她主編的《協和內分泌和代謝學》,是我國該領域的鴻篇巨著,被廣大同行視若寶典。她,就是我國傑出的臨床醫學家、醫學科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內分泌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史軼蘩。[1]
史軼蘩,江蘇溧陽人。溧陽是史姓的郡望所在。公元59年,將軍史崇被加封為溧陽侯,成為溧陽史氏之祖。史軼蘩的祖父史國楨,就是溧陽侯史崇的59代孫,曾任溧陽公署衙門會計,兼任溧陽高山女校校長。
崇尚教育的風氣讓史家人才輩出。叔祖父史國綱,早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政治系主任。父親史恩灝在海關工作,講一口流利的牛津腔英語。按照英美慣例,史恩灝每三年就要調到另一個城市的海關,因而他的子女也就降生在不同的地方。
1940年,史軼蘩進入青島聖功女中讀書。聖功女中以教育質量出眾而著稱,儘管學校的要求很高,史軼蘩的成績卻非常拔尖。父親親自訓練的英文和自幼大量閱讀小說練就的語文能力,為她未來的中英文寫作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6年,史軼蘩考入燕京大學醫預系,目標直指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的學制包括三年的醫學預科和五年的本科,預科階段在綜合性大學完成,然後再參加協和醫學院的入學考試;燕京大學的醫預系是向協和輸送學生最多的綜合性大學,但淘汰率也是相當高,而且進入協和以後還會繼續淘汰。史軼蘩在殘酷的「淘汰制」中遊刃有餘。
1950年夏,因成績優異且全面發展,史軼蘩被授予國際菲陶菲榮譽學會頒發的金鑰匙獎。學業完成時,她又和張之南、孫瑞龍一起被授予優等生稱號。畢業後,史軼蘩進入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工作。內科住院醫師的工作是艱苦而煩瑣的,通常也是默默無聞的。然而史軼蘩很快就在內科脫穎而出,在醫生和醫學生中頗有名氣。
比史軼蘩低兩屆的師妹、後來的心內科教授吳寧回憶當年的情景:「每次我聽像史軼蘩這樣的上級大夫查房,都會深受觸動。他們的問題永遠是啟發式的,每個問題和問題之間,都貫徹着清晰的思維。有時,他們為了給我們提問,隔夜就開始準備,就是為了讓我們學得更生動,印象更深刻。」[2]
目錄
參考文獻
- ↑ 史軼蘩:無悔醫學路,碩果滿天下,科普中國網,2018-11-22
- ↑ 史軼蘩院士:經年鑄劍垂體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