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湾猴

中文学名: 台湾猴
拉丁学名:Macaca cyclopis Swinhoe
别 称: 台湾猕猴、黑肢猴、岩栖猕猴
二名法: Macaca cyclopi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灵长目
科:猴科
属:猕猴属
种: 台湾猴
分布区域: 中国台湾
英文名称1 :Formosan Rock Macaque
英文名称2: Taiwanese Macaque
命名者及时间: Swinhoe,1863
IUCN评级: LC(1988),无危物种

台湾猴(学名:Macaca cyclopis Swinhoe),为中国特有种,体形酷似猕猴,体更灰,尾深色。它们的尾巴都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不过台湾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长一些,也比猕猴较小而胖。

台湾猴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1仔。寿命可达20岁。产于中国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1]

目录

形态特征

台湾猴的体形酷似猕猴,体更灰,尾深色。它们的尾巴都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不过台湾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长一些,也比猕猴较小而胖。雄兽的体长为44—54厘米,尾长为38~39厘米;雌兽的体长为36—45厘米,尾长26—45厘米,颅全长9.6—11.7厘米;体重4—5公斤。身体的毛色主要为蓝灰石板色或灰褐色,没有任何桔红等鲜艳的颜色,额部裸毛呈灰黄色,头圆毛厚,头冠有些红褐色,典型的粉红脸,面部比较平坦,呈肉色或比肉色稍微深一点,但不象其他猴类那样呈红色或白色,颊部生有浓密的须毛,颊囊比猕猴的小,顶毛向后披散。四肢毛色深暗,手、足均为黑色,故又得名“黑肢猴”。雄兽的生殖器的结构与猕猴、日本猴、食蟹猴等属于同一类型。在排卵期时,雌兽的臀部、大腿、尾巴根等部位有明显的红肿现象。尾巴很粗,尾毛浓密,基部为橄榄色,端部则为灰色,中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下部相对较为苍白[1]。

栖息环境

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蛙类,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 。

生活习性

台湾猴是昼行性、半地栖的动物,感觉灵敏,行动迅速,以各种野果、树叶、昆虫、蛙类等为食,尤其喜欢吃蝗虫,有时成群结队地盗食农田中地谷物、瓜果等。平时以家族式群居生活,婚配为一雄多雌制,每个群体中由一只成年雄兽担任首领,成年雄兽大多性情暴躁,喜好争斗。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 。

繁殖方式

全年均发情,交配的季节性不强,5—6岁性成熟。雌兽发情时,尾巴根部、臀部和大腿背部等处的性皮肤明显肿胀和发红,其月经周期大约为30天,怀孕期为163天左右,每胎产1仔。寿命可达20年 。

分布范围

台湾猴仅产于中国台湾,以高雄的寿山密林中最多,故称台湾猴。最早被发现于南部沿海的石岩地区,所以又有“岩栖猕猴”的名字,以后在中部内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密林中也有发现。截止到2005年在中国台湾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光复、彰化、玉里、延年、乌来、泰顺、太平山、台中、台东、三峡、扇平、明潭、屏东、南投、木栅、台南、垦丁、宜兰、恒春、关山、嘉义、高雄、清水沟、溪头、八挂山、鞍马山、花莲、太鲁阁等地 。

种群现状

濒危状况
1950年前后,大陆地区的动物园,还能见到台湾猴的身影,但是在21世纪,台湾猴在大陆地区已经绝迹,仅存于台湾。1977年11月,台湾花莲县中央山脉一带,当地人活捉到了一只通体白色的雌性台湾猴,取名“美迪”。此事经美国《每日新闻》和BBC报道后,时任法国总统、德国总统和英国女王对此高度关注,他们中甚至有人向媒体去信,希望能够亲眼目睹白色台湾猴的照片。政要关注台湾猴,也说明了这个物种的罕见。

1980年,在云南永胜也发现了一只通体白色的雄性猕猴,取名“男男”。当时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潘清华分别去信台北动物园园长王亚平、副园长许芳津,表达了希望两岸珍稀白猕猴联姻,繁衍至纯后代的想法。此事经当年国内各大媒体报道,举国关注,但因各种原因,此良好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

保护措施

1997年8月以后,台湾新中横公路的塔塔加鞍部一带树立了不少警示牌,提醒往来车辆“当心动物,减速慢行”。因为有200—300只台湾猴将这一带当成了它们的运动场,经常“呼朋唤友”,蹲坐在公路上享受日光浴或者打闹嬉戏。以至于过往车辆如果稍不小心,闪避不及,便会连人带车以及“猴子猴孙”统统撞成一团。

1984年,台湾省提出保护策略,先后建立了“二水”、“台东”、“垦丁”等以保护台湾猴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这一特有物种。随着台湾猴的数量明显增加,1997年8月,在中国台湾省新中横公路的塔塔加鞍部发现了200—300只台湾猴组成的猴群。此外,还有少量的台湾猴被引种到日本的一些岛屿上 。

保护级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China Key List —Ⅰ级
中国物种红皮书:China RL — EN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RL —LC ver3.1 2008

纪录片:聪明的猴子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