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北夜景
台北地图

台北,(英語:Taipei),中華民國臺灣首都,位於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臺北是中華民國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業、商業與傳播中心,僅次於新北市的第二大城市。

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2017年臺北常住人口275萬人, 人口密度居臺灣省第一位。2017年臺北地區生產總值5412.65億元人民幣,位列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6位,人均GDP為19.682萬元人民幣,居全國第一位 。

臺北都會區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里,人口約704萬,包括由同臺北市外的基隆市、新北市的蘆洲三重新莊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汐止樹林土城五股泰山淡水由上述2個城市都區與臺北市共同組成的大型都會區,而這片區域又泛稱大臺北地區或雙北。

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跡眾多,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臺北府,意為臺灣之北從此有“臺北”之名,統管臺灣軍民政務,從此逐漸成為臺灣省的政治中心。

臺北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以臺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結而成臺北都會區,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其作為臺北都會區的發展核心,臺灣省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均總部設在這裡。

目录

歷史沿革

依據轄內的芝山岩遺址所得到的最新考古研究,臺北市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也就是,當史前時代,臺北仍為一個大湖泊時;僅有諸如圓山,芝山岩等高地浮現當時,就有其人類活動。他們食後所棄烏蜆殼、蠔殼、鐘螺殼及川蜷螺等半堿水性和海棲性貝殼類成為貝塚,除此,亦有陶器、石器、骨器等遺跡。

根據記載,臺北最早為原住民中凱達格蘭人(屬於平埔族)的生活地,明代初期開始有漢人來到此地。從17世紀初西班牙人佔領臺灣北海岸開始,歷經荷治時期與鄭氏王朝,到清代初期以前,此地均荒蕪而未有大規模開拓,被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地。

1709年,泉州陳天章陳逢春賴和永陳憲伯戴天樞合股立陳賴章墾號,向臺灣府諸羅縣申請開墾大佳臘地方,成為臺北盆地開墾活動的開端。“大佳臘”之後多寫作“大加蚋堡”,源自平埔族語“tagal”。

19世紀中葉,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特別是茶葉)買買茶興起,先是艋舺(今萬華)成為重要貿易據點,然後是大稻埕後來居上,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此後官方決定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興建臺北府城作為行政中心。

西元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了臺北府,統管臺灣行政,從此就有“臺北”之名。

1884年,臺北府城城牆及5個城門正式落成。1885年臺灣建省,省會位於橋孜圖,但是實際上是在臺北。劉銘傳擔任臺灣省首任巡撫,開始建設大稻埕至基隆新竹的鐵路,加強郵電、道路等基礎建設,並將臺灣巡撫衙門及布政使司衙門設置於城內(現址為中山堂),臺北市的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

1894年,繼任巡撫邵友濂正式將省會由橋孜圖(今台中市)移至臺北,從此逐漸成為臺灣的政治中心。

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

1900年起,日本人逐步拆除臺北府城城牆及西門,以原臺北城範圍內的區域(日本人稱為“城內”)作為官方廳舍集中地以及來台日人的商業活動地帶。並利用拆除後的城牆原址辟築4條3線道路,興建自來水及下水道系統,並分階段進行“市街改正”計畫,街道的建築風貌略為西化;另外也新設公園綠地及新建其他公共建築,臺北市逐漸具有現代都市的形態。日本殖民統治初期,仍以原有的兩座衙門作為臺灣總督府,成為日本統治臺灣的政治中心,直到1919年臺灣總督府新廳舍落成為止。

1920年行政區域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

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臺北一名始見於清藍鼎元所撰“紀竹塹埔”,略曰:“竹塹埔寬長百里,行竟日無人煙。野番出沒,行人過此,視為畏途。然郡城、淡水上下必經之地,其地平坦,極膏腴,辟田疇,可得良田數千頃。臺北民生之大利,又無以加於此。”此文所指之臺北,系指竹塹以北之臺灣北部地方而言。

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當時的臺北公會堂舉行受降儀式,日本殖民時代畫下句點,為臺灣的城市。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臺北市成為省轄市,隸屬於臺灣省。臺北市政府於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設于建成區長安西路。管轄區域:東為臺北市松山區中坡,位於東經121°35′16″;西為雙園區加蚊子(西園町),位於東經121°28′43″;南為大安區六張犁,位於北緯25°0′19″;北為中山區大直;位於北緯25°5′25″。本市四境均為臺北縣的各鄉鎮毗鄰。東與內湖鄉接壤,西以淡水河為界,與鷺洲鄉相隔,東南與深坑鄉為鄰,西南隔新店溪與中和鄉板橋鎮相望,北隔大直山與士林鎮相接。面積為66.9872平方千米,人口328591人。管轄大同、延平、中山、建成、古亭、龍山、松山、城中、雙園、大安等10區。


1949年隨著國民黨撤退到臺灣的200萬軍民,以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都使得臺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過去在美援的挹注下,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也開始逐步進行;城市的已開發區域原先集中於舊市區西側,自1960年代末期起,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

1950年臺灣省調整各縣市行政區域,臺北市行政區域照舊。臺北市管轄松山、大安、古亭、雙園、龍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等10區,人口155133人,面積為66.9872平方千米。管轄區域:東為臺北市松山區中坡,位於東經121°35′17″;西為雙園區路二段底,位於東經121°29′5″;南為古亭區羅斯福路四段底,位於北緯25°0′46″;北為中山區大直;位於北緯25°5′46″。中心位置為城中區臺灣省政府大廈,位於東經121°31′,北緯25°3′。本市東與臺北縣內湖鄉、南港鎮接壤,西以淡水河為界與三重鎮相隔,東南與景美鎮、木柵鄉為鄰,西南隔新店溪與永和鎮、中和鄉及板橋鎮相望,北隔大直山與士林鎮相接。市政府設于建成區長安西路39號。

1970年代與1980年代為臺北市的高度發展期,城市的商業重心也從此時開始逐漸向東移至東區,西區相對顯現出發展衰退的態勢;伴隨高度發展而來的是交通量的激增,最終造成嚴重的交通問題。

1967年7月1日,臺北市升格為臺灣地區的直轄市。次年,依地形自然形勢及水源需要,以淡水河、新店溪為界,將臺北市原有轄區及臺北縣的南港鎮、內湖鄉、木柵鄉、景美鎮,以及陽明山管理局所轄的士林、北投兩鎮一併劃歸臺北市,分別改制為南港區、內湖區、木柵區、景美區、士林區、北投區。(注:1968年7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臺北市除了直轄其他十四區外,士林北投兩區是透過陽明山管理局管轄的。北高兩市的區一樣是屬於鄉鎮級,但陽明山管理局是屬於縣級,且非派出機構,真正算派出機構的是市區。)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將原來16區調整為12區。

1990年代之後,市區鐵路地下化、快速道路、捷運、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相當程度地緩解了交通上的壓力;信義計畫區開始快速發展,市政府與市議會亦遷至該地;原本漸趨沒落的西區,西門町、大稻埕等地帶也開始進行局部改造、更新計畫。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20年的行政區域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內三市街為基礎,設立臺北市,隸屬於臺北州。

1938年進一步將松山併入臺北市。即: 合併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為萬華區。合併城中區、古亭區為中正區。合併景美區、木柵區為文山區。將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將松山區南半分割,另行設置信義區。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0月25日接收臺灣,恢復臺灣省建制,省會設於臺北市。11月1日,臺北市改制為省轄市,仍因襲日據時期制度,全市設有六十一區。

1946年2月8日,市政府將原有六十一區重新整並為十區,即松山區、大安區、古亭區、雙園區、龍山區、城中區、建成區、延平區、大同區及中山區。區下設裡、鄰,全市共有340裡、4158鄰。

1967年7月1日升格為直轄市,次年並將郊區分屬臺北縣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六個鄉鎮(景美、木柵、南港、內湖、士林、北投)劃歸本市管轄。

1990年,臺北市行政區重劃,將原來16區調整為12區: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士林區、北投區、文山區。合併龍山區、雙園區及古亭區西側為萬華區,合併城中區、古亭區為中正區,合併景美區、木柵區為文山區,將建成區、延平區併入大同區,將松山區南半分割為新設置的信義區。

自2000年起,在各區之下增設次分區,作為輔助的行政區劃。各區依據實際發展情形,配合各裡特色,劃定4~7個次分區,將具有鄰近特性,文化、歷史特質類似的數個裡集結起來,以求有效利用鄰里資源,並凝聚居民向心力,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設。至2010年11月止,臺北市共有68個次分區。

轄區概況

截至2014年4月,臺北市共轄12個市轄區,分別是南港區、內湖區、大安區、松山區、信義區、文山區、中正區、萬華區、士林區、北投區;中山區、大同區。臺北市政府駐信義區市府路1號。

台北市行政區劃(截至2014年4月)   

區名 面積(km²) 下轄里數 下轄鄰数 人口樹 口密度(人/km²) 郵遞區號 區花 所屬地區
中正區 7.6071 31 584 163,457 21,487 100 木棉花 行政
大同區 5.6815 25 524 130,149 22,908 103 茶花 中山
中山區 13.6821 42 872 228,947 16,733 104 蝴蝶蘭 中山
萬華區 8.8522 36 722 193,416 21,849 108 白牡丹 行政
信義區 11.2077 41 914 228,662 20,402 110 野牡丹 松山
松山區 9.2878 33 762 210,578 22,673 105 朱槿 松山
大安區 11.3614 53 1,029 313,687 27,610 106 波斯菊 文山
南港區 21.8424 20 444 120,076 5,497 115 桂花 港湖
北投區 56.8216 42 827 255,942 4,504 112 樱花 阳明山
内湖區 31.5787 39 909 283,510 8,978 114 九重葛 港湖
士林區 62.3682 51 98 9 289,932 4,649 111 玫瑰花 阳明山
文山區 31.5090 43 995 271,876 8,629 116 杏花 文山
台北市 271.7997 456 9,571 2,690,232 9,898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臺北市位於臺灣島北端,臺灣島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東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柵以南丘陵區,北包大屯山東南麓。東西寬處20.5公里,南北長約28公里。經度東經121.6度,緯度北緯24.9度。

地貌

臺北市中心區域位於臺北盆地底部,大屯火山群(休眠火山)位於市區北邊與臺北縣接壤處,整個山系於市區內大致向南延伸並趨緩,直抵圓山、大直與內湖等地,是臺北市境內最大的山系。最高的七星山為1120米,次高的大屯山為1092米,山系中心地帶與北投側的外緣地帶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區東邊的內湖、南港與南邊的木柵多為丘陵地形。標高約300多米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則橫亙于信義、南港兩區之間。

水文

臺北市境內的河流屬於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以及自淡水河分出的新店溪流經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大稻埕)、萬華、公館、景美等地的市區邊界(淡水河主河道往西南續接大漢溪)。

基隆河于關渡一帶自淡水河分出,流經社子、士林、大直、內湖、松山、南港後出臺北市境續流經新北市汐止、基隆市暖暖等地。過去因河道極為彎曲,每遇大雨常有水患,因此士林段、內湖段和一小段南港段的河道皆進行過截彎取直工程。景美溪于景美一帶自新店溪分出,流經景美、木柵至臺北縣深坑。雙溪于士林、北投交界一帶自基隆河分出,磺溪再由雙溪分出,雙溪流經芝山岩、外雙溪等地,磺溪則流經石牌、天母等地,上溯大屯山系的紗帽山、大屯山。

氣候

臺北市位於北緯25度線附近,北回歸線以北,又因為是在海島上,地處東亞大陸與太平洋之間,受乾冷的蒙古高壓與暖濕的太平洋高壓交互影響,形成了亞熱帶季風氣候。由於海洋的調節,其氣溫比同緯度大陸地區高2~5℃,尤其在秋冬季節,此特點尤為突出。

從緯度來看,臺北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從各月平均氣溫來看,卻酷似熱帶季風氣候,表現在:長夏無冬,只有熱季與涼季之分:通常4~11月為熱季、12~次年3月為涼季。有時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氣候變化影響,涼季期間也會出現忽暖忽冷的現象(如2005年2~3月蒙古高壓帶來的強烈冷氣團,使得臺北的溫度少見地降至5.6攝氏度,鄰近臺北的淡水更出現3.9攝氏度的低溫)。

由於臺北位於東亞季風帶內,因此氣候也受東北季風影響。也因為有東北季風的影響,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斷流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氣候特徵:因為市區主要位於臺北盆地中,氣候也深受盆地地形影響。夏季由於盆地周圍的高山而不易使熱氣排出,使得市內的氣溫通常較周圍的地區高出1~2攝氏度。進入冬季後,市區周圍的山地與丘陵地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後,由於蒙古高壓與太平洋高壓交會形成鋒面,使得臺灣進入梅雨季節,此時臺北的降雨天數也會增加。夏季也經常會因為上升氣流旺盛,形成午後雷陣雨。

 
台北夜市

人口

截至2018年1月,臺北市總人口2,682,721人,人口密度為9,870.21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居臺灣第一位。

總人口30萬以上:大安區

總人口25至30萬:士林區、內湖區、文山區、北投區

總人口20至25萬:中山區、信義區、松山區

總人口15至20萬:萬華區、中正區

總人口10至15萬:大同區、南港區

行政區 人口(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台北市 2,682,721 9,870.21
中正區 161,793 21,269
大同區 128,352 22,591
中山區 225,772 16,501
松山區 210,751 22,691
大安區 313,462 27,590
萬華區 191,910 21,679
信義區 227,422 20,292
士林區 288,261 4,622
北投區 253,345 4,459
内湖區 278,566   8,821
南港區 117,593 5,384
文山區 268,375 8,517

高度成長:中正、内湖 穩定成長:大同、北投、南港、文山 人口外流:中正、松山、大安、萬華、信義、士林

經濟

2011年臺北市GDP817.4億美元,2012年GDP達到831.7億美元,人均GDP3.1萬美元。人均GDP長期為全臺灣之冠。

2017年臺北市GDP總量折合人民幣5412.65億元。

2012年完成地區內生產總值5108.7億元(人民幣),位居臺灣各市縣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1079.97美元,位居臺灣各市縣第一位。2017年臺北常住人口275萬人,按常住人口算,人均GDP為19.682萬元,在臺灣排名第一,在全中國的話,僅排在深圳(20.45萬元)後面,排名第二。不過,由於臺灣經濟增速放緩,人均GDP從2016年開始就負增長,在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中墊底。

臺北市在臺灣經濟體系中,扮演金融、媒體、電信營運中心的關鍵性的角色。產業方面,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隨著高所得而來的高消費能力及產業結構變遷,統稱為服務業的第三級產業占臺北市整體產業比重近達九成。當中包含批發、零售、貿易、餐飲、金融服務、運輸倉儲、通信、工商服務等。服務業的盛行,讓臺北市成為一座生活必需品相當容易取得的城市。某大型超商總經理曾說:“臺北市有一個世界級的特色,就是便利商店密度世界第一名。”

產業分佈於臺灣其他都市(如新竹、高雄等地)的中、大型企業,大部分都將總公司設于臺北市,形成了臺灣最大的工業生產區和商業區。 [1]

社會

科技

臺北市科技接受度相當高,以資訊高速公路為目標的臺北,有線上網率、無線上網率等指標,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對新事物的嘗試和一窩蜂的特性並不限於科技方面,歷年來出現的像是葡式蛋塔(1999年)、HELLO KITTY娃娃(2002年)、樂透(2003年)、動畫角色磁鐵(2005年)、甜甜圈(2005年)等“鬱金香式”熱潮即為一例。

科研

臺北市是中國臺灣地區學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研究重鎮的中央研究院即坐落于南港區。另外專門典藏國家圖書與漢學研究中心的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與各大專院校圖書館:諸如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均有豐富館藏等。其中,國家圖書館所特藏的善本古籍中,多件均為古代流傳至今的孤本,世上絕無僅有;如尚書表注、東都事略、宋太宗皇帝實錄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珍貴古籍。

通信

中國臺灣地區絕大多數主流廣播電臺、電視臺、網路媒體總部或營運中心均設駐于臺北市,旺盛的大眾傳播媒體及產業環境促使臺北市成為臺灣媒體產業的中樞,但也常因過度地倚傾臺北播報新聞,而使得報導角度多半重於北部或濃厚的地域性。

免費無線網路“TaiPei Free”從2011年起在臺北市正式啟用。TaiPei Free可以在捷運站、市立圖書館、政府辦公部門、主要道路上以及部分公車(多為油電混合公車)上收到訊號。

場館

臺北市內著名的表演場地有俗稱“兩廳院”的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演奏廳、實驗劇場)、城市舞臺(臺北市社會教育館)、華山文化園區、國立國父紀念館、紅樓劇場、臺北國際會議中心、新舞臺、牯嶺街小劇場、水源劇場、大稻埕戲苑等。

現代藝術的展覽場所則有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當代藝術館、中華文化總會文化空間、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藝廊、伊通公園ITPARK、鳳甲美術館、關渡美術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等。另外臺北藝術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臺北城市博物館與臺灣鐵路博物館正規劃中。

體育

臺北小巨蛋曾舉辦許多國際性大型競賽,例如:2001年世界盃棒球賽、2004年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威廉鐘斯杯國際籃球邀請賽、臺北101國際登高賽、2004年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臺北國際馬拉松比賽(包含國道馬拉松)、IAU世界盃超級馬拉松比賽等;2009年聽障奧運會也由臺北市取得主辦權,還有已經獲得2017年大運會的舉辦權。另外還有許多國內性競賽,例如:“健康活力•運動臺北”十二行政區路跑賽、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三商巧福杯路跑賽、舒跑杯路跑賽、中正杯錦標賽(範圍涵蓋各類運動)等;超級籃球聯賽則固定於臺北市立體育學院體育館(俗稱“白館”)進行例行賽。

大型體育場館方面有天母棒球場以及臺北小巨蛋;主要供棒球比賽使用的大巨蛋已初步動工;市立體育場亦在聽障奧運前翻修完畢。除此之外,各行政區的區級休閒、運動中心也漸次啟用或著手興建;每年並由各區的體育會舉辦不同規模的路跑競賽,以利於提升運動風氣。臺北市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集許多臺灣文化與人文地景之大成,並與鄰近的東亞城市長年在國際競爭力等項目上互有高低、互見短長。除了舉辦第21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2010年國際花卉博覽會、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將在臺北市舉辦。

教育

1900年代的日據初期,臺灣第一座西式小學芝山岩學堂成立於芝山岩地區(今士林國小)。隨後普設於臺北各地的國語傳習所、公學校、小學校等更奠下了臺北現代教育基石。

1950年代,許多位於臺北市,投入龐大教育經費的國中、高中與大學,更成為臺灣北部甚至全臺灣的“明星學校”,在高中或大學聯合招生制度盛行時,尤其明顯。特別是明星高中的第一志願、前三志願或“國立”大學的熱門科系,每年都有相當激烈的入學競爭。即使在聯招幾近廢止的今日,這種情形仍舊延續著。臺北市的教育資源與臺灣的其他縣市相比較為豐厚、更有優勢。1900年代,臺灣第一座西式小學就成立於芝山岩一帶(即今日的士林國小)。隨後普設於臺北各地的國語傳習所、公學校、小學校更奠下了臺北的教育根基。

臺北市轄下所有的大學有2所,分別是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和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及一百六十餘所的公私立中小學,此外還有兒童育樂中心、社會教育館及動物園,並在各區設立運動健身中心、社區大學、圖書館等,提供市民休閒育樂與學習進修的機會。

台北市高等院校  

類别 學校列表
國際學校   台北美國學校 恩慈美國學校 台北歐洲學校
伯大尼美國學校 台北復臨美國學校 台北道明外橋學校
台北日僑學校 台北朝鲜僑小學
大專院校 (公立) 國立台湾大學 国立政治大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立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国立台灣戲曲學院 國立台北大學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学 國防大學 國防醫學院醫學院
大專院校(私立) 淡江大学 天主教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
銘傳大学 實踐大学 世新大學
大同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中華科技大學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台北海洋技數學院

文化

宗教

臺灣地處傳統的儒家文化圈,臺北市宗教情概與臺灣宗教大致上相同,基本上以傳統宗教與西方宗教等為主,以佛教與道教為例,臺北佛教廟宇登記有案者為107間,道教為154間。臺北市寺廟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隨著閩、粵移民由祖居地移鑾請迎至。

由於具有移民社會的屬性,以及臺灣最大都市的地位,宗教上呈現蓬勃而多元的發展。雖以佛教與道教為主,但也有全臺灣最多的基督教人口與穆斯林。寺廟中所祭祀的神祇大多是隨閩、粵移民由故鄉迎來的神佛,20 50年代之後,許多臺灣中南部居民移居至臺北,亦將其神靈請至臺北設分靈,所以祭祀以媽祖、王爺、菩薩居多。臺北地區的佛道教寺廟數量之多,冠於北臺灣,其教派之廣,幾乎涵蓋各神佛,堪稱臺灣宗教的總匯。

早期世居臺北的凱達格蘭族崇尚萬物有靈的泛靈信仰。16世紀西班牙會士曾傳入天主教,歷經荷西戰役後,被迫中斷。隨著17世紀漢移民帶來了屬於中原文化圈的香火,逐漸改變臺北原生宗教風貌。在清領時期,臺灣社會普遍“重儒道輕釋佛”,民眾崇尚道教與儒教三綱五常觀念,佛教較不振。當時較富盛名的代表祭典屬“臺北迎城隍”。清領後期西方傳教士馬偕博士為臺北帶來了西方的基督信仰的長老教會。

日據時期始,統治當局推動內地同化運動,迫民眾信奉政教合一的日本神道教,總督府于劍潭山興建當時全臺灣最大官方信仰中心臺灣神宮。雖漢民傳承信仰此時遭壓抑,但各地移民與地域信仰帶入臺北,漸促使臺北宗教融匯;此時尚傳入日本佛教淨土宗、臨濟宗等,大量僧侶傳教佈道,在市內興建起日本風格的大型佛寺。

隨著國民政府移鼎,大量新移民遷入臺北,同時傳入諸多新宗派。1950年代之後,大規模臺灣中部、南部居民移入臺北,亦將其祖居地守護神分靈入城;此時期除了本地鄉土神以外,以祭祀媽祖、王爺、佛祖、菩薩等居多。大臺北地區佛道教寺廟數量之多,冠於北臺灣,教派之廣,幾涵蓋各神佛,堪稱臺灣宗教總匯。不僅佛道儒,臺北市有臺灣唯一天主教總教區天主教臺北總教區、最多基督新教與伊斯蘭穆斯林信仰人口;多元蓬勃的宗教文化,是市民們豐富的精神食糧。

音樂

臺北是亞洲的流行音樂重鎮,也是華語流行音樂、文化創意、娛樂產業的樞紐中心。民主社會的多元開放風氣促使臺北文化活動活絡的一大優勢。藝術、娛樂等文化創意活動密集頻繁、藝文表演場與展覽場地亦居全國之冠。除了流行音樂有國際團體、演藝人密集訪台演出,每晚也都有不同的本土舞臺表演團體,同時在臺北市各場地個別巡迴公演。表現風格多元化,有醒世、創作實驗、冷僻、同樂、音樂、歌仔戲等劇別;主題不限政治、宗教、文化、社會,面向跨越地域之分。未來從士林臺北藝術中心、臺北城市博物館、臺北之門、華山藝文特區、松山煙廠文化園區與南港北部流行音樂中心等地標建築,將連結成一條L型城市文化創意軸線。

節日

陽明山花季   每年春節後至清明前 陽明山公園 “陽明山花季”被臺北人票選為臺北慶典之首,可見其在臺北人心中之重。花季多以櫻花、杜鵑及茶花為主題,參觀範圍以中山北路、福林路,經仰德大道至陽明公園為中心軸線,串聯起沿途的景點。為了豐富旅遊內容,陽明山公園的佈置與造景也更為加強,讓每處景點都大有看頭
臺北燈會   每年元宵節前 中正紀念堂   臺北燈會是每年農曆年節的重要活動之一。依照當年生肖設計的主燈是眾所矚目的焦點,展覽區裡參展的各式大型花燈亦多展現各參展團體的特色與主題。臺北燈會過去多在中正紀念堂周邊舉辦,也延伸至信義區,讓整個臺北城都顯得繽紛燦爛。
臺北國際書展   每年2月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臺北國際書展對於臺灣人來說,是一場最重要的知識盛會。主辦單位每年會策劃邀請不同國家作為展出的主題,讓以華文媒體為主流的臺北書展更邁向國際化。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作家論壇與見面會,舉辦簽書會之外,並分享閱讀的喜悅。
臺北國際電腦展 每年6月、12月(臺北資訊月)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 跨越25年歷史的臺北國際電腦展,早已躍升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規模的電腦專業展,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數十萬專業人士參與這場盛會。除了靜態的展出外,主辦單位也會精心策劃各項科技與藝術的豐富節目,讓參觀展覽的人每年都有一個全新的體驗。
臺北溫泉季   每年10至11月間 新北投地區 臺北市北投區主辦的臺北溫泉季,在每年秋冬季登場。北投溫泉的歷史可追溯至1896年,歷經百多年發展,已變成兼具歷史、文化、自然的遊憩點。溫泉季期間,臺灣溫泉協會會特別結合多家旅館推出特惠方案,所以趁此機會呼朋引伴一起泡溫泉,是秋冬旅遊的最溫暖選擇。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2010年11月6日至2011年4月25日 基隆河臺北市段河岸 臺灣第一個正式獲得國際園藝家協會(AIPH)認證授權舉辦的A2/B1級國際園藝博覽會。

標識

旗幟 徽章

 
台北市市旗
 
台北市市徽

地域文化

臺灣各族裔的母體文化與全球文化在臺北市薈萃,不論是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或是濃厚閩南、舊都城風情的艋舺龍山寺與剝皮寮、臺北客家義民祭、完整儒教祭祀規儀的釋奠典禮與融合中國各地風土民情的眷村文化、國粹與新住民文化等。

清領時代、日本統治時代與戰後時代等,大時代的浪潮也為臺北市留下大量豐富的近代史物質遺產。

城市榮譽

2002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傑出公共部門獎。

2006年年度智慧城市-首獎城市。

2006年第二屆無線社群-最佳政府應用獎。

2012年全球十大夜生活之都。

2016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年進入世界一線城市行列。

2018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2018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基本資料

  • 中文名稱: 臺北
  • 外文名稱: Taipei
  • 別 名 :北市
  • 行政區類別 :省會
  •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 12個市轄區
  • 政府駐地 :臺灣省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1號
  • 電話區號 :(+886)02
  • 郵政區碼: 100
  • 地理位置: 臺灣島北部
  • 面 積: 271.8平方公里
  • 人 口: 275萬人(2017年)
  • 方 言: 閩南語、客家話
  •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陽明山、國父紀念館、自由廣場、101大樓等
  • 機 場: 臺北松山機場、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 火車站台 : 北車站
  • 高等學府 : 臺灣大學、交通大學、政治大學等
  • 現任市長 : 柯文哲
  • GDP : 5412.65億元人民幣(2017年)
  • 人均GDP: 19.682萬元人民幣(2017年)
  • 最高建築: 臺北101大樓(508米)
  • 民間信仰 : 媽祖、保生大帝

視頻

1、台湾最发达城市“台北市”,放在大陆算什么水平?能挤进一线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