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北府城

台北府城 (台湾闽南语: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指台湾在清治时代后期于台北大稻埕与艋舺两地之间所构筑、面积达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为是台北府所在,又称为台北府城,是清朝在台湾最晚兴建的城池。台湾建省后,台湾巡抚衙门、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等两大行政机关皆设于此。有别于台北城外的已开发聚落,城墙内的街区被称为“城内”(台湾话:Siânn-lāi)或“城中”,是台北三市街之一;此称呼也沿用至今,台北市的“城内次分区”与昔日的城中区即以此取名。

目录

历史

这座使用石材扎实建造的城池于光绪5年(1879年)研议规划、光绪8年(1882年)开工,光绪10年(1884年)竣工。然而这座历经多任清朝官员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时间不到30年。进入日治时期后,台北城开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时,所有城墙与西门均遭拆卸,仅剩下五大城门中的四座。这四座城门现以“台北府城—东门、南门、小南门、北门”名称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1]。2014年,适逢台北建城130周年,台北市政府于西门旧址北方、捷运西门站四号出口旁设置钢构装置艺术品“西门印象”,以重现昔日西门之意象。

虽然现今台北城的城廓几已不存,但原城内之街区仍延续建城当时的行政中心功能,无论是日治时期、还是现今,台北城内一直都是台湾许多重要政府机关与公共设施的所在地,今日台湾的政治中枢博爱特区大部分范围即落于此区域内。

城廓特色

台北城实际参与建筑者──福建巡抚岑毓英台北知府陈星聚与台湾兵备道刘璈皆颇信风水,所以立城处所及其方位乃按地舆传统。起初规划者岑毓英他的风水观认为该正对北极星,所以一开始建造的街道府前街、西门街等街道即官衙设施为东西南北向,此时城墙尚未兴建。而后主事的刘璈风水观属“峦头派”认为岑毓英之规划“后无祖山可凭,一路空虚,相书属凶”,遂改变城墙建造的方向,使其北依大屯山与七星山峰为靠,但城内完工建设保留,这是台北城街道与城墙方向不同之原因[2]

对中国风水独有见解的德国学者Alfred Schinz对此解读为:“台北城基本上以大屯山为背,淡水河为水的风水观而设计的;因为城廓东北有高山主凶,整座城廓乃向东旋十三度,用以避凶。东、西两墙延伸线相交于七星山,而城府的中轴,仍不偏不倚的对准玉皇大帝北极星君。”

除了讲究风水,建城处所也相当巧妙的立在泉州三邑人、安溪人为主的艋舺与同安人经营的大稻埕之间。这种考量除了可供联络两地之外亦顾及到向两方士绅筹募建城款项。也因为这种不偏倚的建城地点,让包含两地的当时门阀世族,包含板桥林维源、艋舺白其祥、士林潘成清、大龙峒王廷理、大稻埕陈霞林及王玉华、叶逢春、李清琳、陈鸿仪、潘庆清、王天赐、廖春魁、林梦岩、陈受益等等皆捐输银两相助。虽然中间有所募款上的插曲,终究还是顺利募得了建城所需的30万两白银。

视频

台北府城 相关视频

刘璈笃信风水 将台北府城“偏转”十三度
台北故宫府城晶华餐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