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后里區
后里區位於台中市北翼,北隔大安溪,和苗栗縣相接;南隔大甲溪,與神岡區、豐原市相臨;西連月眉山與外埔區為界;東以埤頭山與東勢鎮為鄰,地理環境自成風格,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是個擁有好山好水且地靈人傑的好地方。
后里區五分之四的面積屬於台地地形,另五分之一為丘陵地形;后里台地位於大安、大甲兩溪之間,大甲沖積扇平原以東,東勢丘陵區以西,地形走勢從東北側的海拔300公尺,逐漸向西南緩降 成為120公尺,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乾旱、夏季高溫多雨,年平均雨量1300~1500公 釐,年平均溫度22.1度,適宜農作生產及其他經濟活動。
- 首長簡介
姓名: 賴同一
學歷: 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碩士
主要經歷:
臺中市后里區公所 區長 臺中縣后里鄉公所主任秘書 臺中縣后里鄉公所農經課長 臺中縣后里鄉公所農業課技士
- 人口數: 53,458人
- 教育文化
學前教育:托兒所1所附設18班,另有私立幼稚園、托兒所9所 國民小學:內埔國小、后里國小、月眉國小(附設幼稚園)、育英國小、七星國小、泰安國小 國民中學:后里國中 高級中學:后綜高級中學(含國中部) 特殊教育學校:國立台中啟明學校
- 里:別: 中和里、仁里里、公館里、太平里、月眉里、后里里、厚里里、眉山里、泰安里、義里里、義德里、墩北里、墩西里、墩東里、墩南里、廣福里、聯合里、舊社里[1]
- 行政區
- 主要農畜產品
花卉: 唐菖蒲(劍蘭)、百合、火鶴、文心蘭、彩色海芋、國蘭、伯利恆之星、繡線。
水果: 高接梨、紅柿、柑桔、草莓、香瓜、金香及黑后葡萄、紅龍果。
蔬菜: 馬鈴薯、甜玉米、苦瓜、芋頭。
穀物: 稻米。
畜牧: 豬、乳牛、羊、雞、鴨、鵝。[2]
目录
歷史沿革
后里區位於台中市北部,古稱「 內埔」,屬於土著拍宰海族(Pazeh)岸裡舊社群之地域。后里地名的由來,可意指開發初期漢人創建村落於麻薯舊社的背後,即代表後庄的意思,所以才得此「后里」名稱。本區原屬諸羅縣,清雍正九年(1731)改隸淡水廳,清光緒十三年(1887)劃歸苗栗縣,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隸屬台中市大甲辦務署苗栗三堡,民國九年改制台中州豐原郡內埔庄,民國三十九年成為台中市內埔鄉,後因與屏東縣內埔鄉同名,四十四年改稱后里鄉,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縣市合併改稱后里區。本區地理位置經緯度約東經120度、北緯24度,面積共58.94平方公里,行政轄區18個里、263個鄰,人口則約有5萬4千餘人。[3]
地名由來
后里地名的由來,可意指開發初期漢人創建村落於麻薯舊社的背後,即代表後庄的意思,所以才得此「后里」名稱。 區內更有多處佔地數公頃的觀光農園,可提供民眾賞花、採果、種菜及烤肉休憩之用。並擁有廣闊的台糖農場,包括后里農場、七星農場、月眉農場、舊社農場、外埔農場等,另有具規模的大型工廠有豐興鋼鐵、正隆紙廠等,主要生產角鋼及工業用紙等。 現在后里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月眉育樂世界及后里軍用馬場,但其實后里也是薩克斯風的故鄉,民國三十六年張連昌先生等多位愛樂者自組樂團演奏,蔚為風氣,但樂器得來不易因而興起製造樂器的念頭,克服技術上的困難而研發生產出台灣第一支薩克斯風,成為全國西洋樂器製造先驅,在台灣的樂器製造史中,佔有不可抹滅的地位,目前第三代成立「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4]
景點
- 貓仔坑休閒農業區
- 鳳凰山農場
- 臺鐵舊山線-大安溪鐵橋
- 臺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
- 張連昌薩克斯風博物館
- 后里森林公園
- 甲后自行車道
- 后里環保公園
- 后里薩克斯風玩家館
- 木匠兄妹木工房
- 后里馬場
- 麗寶樂園渡假區
- 毘盧禪寺
- 中社觀光花市
-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 舊社里彩繪村
- 約客厚禮
- 月眉觀光糖廠[5]
視頻
狂吃7家台中后里在地美食!3家小吃3家主食1家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