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台中,夜色撩人(童地軸)

台中,夜色撩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台中,夜色撩人》中國當代作家童地軸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台中,夜色撩人

從阿里山下來,到達台中市區已經是傍晚時分了。

「大家向右看,那就是台中市地標建築——火車站」。順着導遊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棟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別致的小樓中央位置聳立起一座華麗的鐘塔,白色石子與赭色磚塊相襯的整體結構和周圍陳舊的建築形成明顯的對比,小小的火車站在夕陽的映襯下格外醒目。

「台中火車站建於1917年,它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城市的標誌,它也見證了了台中市鎮的變遷、台灣鐵路史的發展。台中火車站的建立,聯接了台灣南北、山海線經濟動脈……」導遊說話間,我們的巴士已經駛過了車站廣場,轉眼,台中火車站已成身後的剪影,這一個世紀的古樸與清貴就這樣在人來人往的風雲歲月中依舊持續着。

車過台中火車站,舊城區的建築給我的感覺零亂,破舊,滿眼的繁體字,老式的房子,讓人恍惚間覺得穿越到了民國。台中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昔稱「東大墩」,曾一度為台灣首府。如今也是台灣中部的經濟、交通、文化中心,還是台灣的第三大城市。據導遊介紹,台中在台灣幾個大城市裡,是個比較雜的移民城市,這裡人員結構以藍領、灰領的居多,販夫走卒、三教九流人員相對也多。

其實,就位置來說,台中位於台北之南,台南之北,它沒有台北的現代化、國際化,也沒有台南的本土味、傳統化,殘舊的騎樓下,老舊的商店給人一種歲月沉淪的混雜感。

然而,台中新城區,則是另一番現代化的圖景。

向來更傾向浸淫山水的我,台中原本也只是去阿里山和日月潭途徑的地方,對於東海大學貝聿銘的路思義教堂、鹿港小鎮也只是一種臆想,此行程沒有安排,也未曾花時間提前「攻略」。台中之行,對我來說也只是跟着導遊「隨導」,一種在不經意間的模糊抵達。

下榻的酒店正好位於台中公園附近,遠眺窗外,燈火若隱若現,一種清新而寧靜的氛圍讓我們不忍心就這樣昏睡在台中的夜色中。於是,我們走進了台中公園。公園沒有門也沒有圍牆,沿着酒店出來的馬路大約不到十分鐘就到了公園的入口處,看到路邊豎立的宣傳牌,得知台中公園又名中山公園,建於日治時期,於1903年落成啟用。

在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台中市中心,有這麼一隅曲徑通幽的綠野水波之地,實在是讓人欣喜。夜色中的公園,看不到一個遊人,樹木蔥蘢,給人陰森陳郁的感覺。但空氣中的爽目和市井的溫潤靜謐又給人幾許繁花點點的清新。那一片明鏡的「日月湖」湖面,小舟倚岸,一群夜眠的鴨子在岸上捲曲在一起,看我們路過,睡意惺忪地抬起頭,然後又安坦地睡去,一副懶洋洋的模樣,絲毫不在意我們的到來。

湖岸邊檳榔高挑,花樹搖曳。走過通向湖心的長橋,只見湖心島上有一座日式風格的雙並式尖頂的亭子。亭子露出水面的平台以上以木架為主結構。外圍護欄以鑄鐵式欄杆。屋頂尖端以四脊圓弧為造型。隱約看見湖中紅瓦白牆的「中正亭」。園內的一個高高的土包上還有一望月亭,門樓四柱頂立,翹首飛檐,門樓上方正中懸有「曲奏迎神」的巨匾。長橋上隱約可見幾個人正在扎着鋁合金架子。走過去一聊,便知他們是在為春節期間的燈展做準備。一位年輕的姑娘邊幹活,邊說,「春節將至,再過幾天,這裡晚上的花燈將更加美麗。你們是大陸來的吧?歡迎就在我們台中過春節,每天都可以看到璀璨的燈匯。」「我們要回去過春節的,謝謝了。」我說,順便問了一句「請問一中夜市怎麼走?」「那就春節後再來嘛。一中夜市一直向北走,出了公園,在教堂那裡左轉,過一個十字路口再右轉就到一中夜市了。祝你們快樂,再見。」時值冬夜,還是有些寒侵碧水的感覺,姑娘帶着口罩,但是,我已經看清了她俊俏的面容。

漫步這靜水幽湖的公園,我們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多日後回想起來那夜的台中公園漫步,滿腦子都是一種清香的溫馨。它滌盡我們阿里山下來的疲憊與零落異鄉煢煢孑立的孤寂。

按照姑娘所指的路,一個歌德式建築屋頂上大大的「十字」燈光輪廓在我們眼前閃爍,不用問,這便是教堂了。儘管沒有走進台中的東海大學,沒有親眼目睹一下貝聿銘先生的傑作「路思義教堂」,但是,在這夜色深沉的台中公園,面前的教堂依然給人一種神情和力量。不禁想起了「三百年來第一人」的大藝術家陳其寬先生對路思義教堂的描述,「東海之教堂,亦必以為鵠的,期能在此建築中,反映吾國文化傳統,揭示基督博愛犧牲之旨意,且兼具此時代之創造能力與精神。」

出了台中公園,沒走多遠,就聽到背後摩托車的轟鳴聲由遠而近,一輛接一輛,身邊仿佛不斷有 「飛車黨」經過似的。原來,正是人們下夜班的時候。台中與高雄一樣,上班族多騎摩托車,每當紅燈路口停車時,開得生猛的摩托車蜂擁而至,黑壓壓的一片停在路口,車手們全身上下黑色皮衣緊裹,大口罩,頭盔捂得嚴嚴的,全然看不到面部表情,一種冷酷的姿勢。頭頂上的鋼盔,在夜晚黯淡的燈光下閃着冷冷的寒光,幾十輛甚至上百輛摩托車的油門一起轟鳴,那「隆隆」的馬達聲,在夜晚有種震天動地的感覺,這或許是台灣的一大景致吧,朋友說,為什麼不倡導用「電瓶車」?既安靜又環保。是啊,如果能用電瓶車,台灣的夜晚將不再轟鳴。

拐過大街,一條安靜的小巷延伸着,許多花兒隨意的擺放着……,與剛才轟轟隆隆的街景簡直是兩重天。走了一會,終於,有了密集的燈光和晃動的人影,「一中1街」的大幅廣告牌已經閃爍在我們頭頂了,一中夜市到了。水餃、鍋貼、大雞排、飯糰、臭豆腐,日本豬排、香港飲茶、韓國的泡菜鍋、美式鐵板排餐、鐵板面……一路逛去,饞蟲撓心,吞咽不止。

這裡是著名的一中商圈,臨近台中一中、台中科技大學、台灣體育運動大學。平日學生雲集,假日則觀光客眾多。因為交通的便捷與位置的適中,這裡的人氣比逢甲夜市更加旺盛。你看,沙朗牛排、白酒蛤蠣、香煎鯛魚、豐仁冰、上和園滷味、日日利海盜飯糰、喜事連連煎餃、好味豪大雞排、鹵媽媽……哪家門口不是人頭攢動。刻不容緩,那就來幾塊雞排、怪味豆腐乾、章魚丸子外加蓮霧、釋迦,還有……實話說,這一夜我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已經不曾記得了,只記得,是捂着肚子往回走的。

回來的路上,我們遠遠看見一個霓虹招牌「台灣最老書店」,走進一看,原來是瑞成書局。邂逅瑞成書局,心中一陣驚喜。瑞成書局是台灣現存最老的書店,1912年由許克綏所創立,之後數次搬遷,現今位於台中市雙十路。書店創建當初,正處於日治時期,日本人推行皇民化政策,許克綏基於維繫中華文化命脈的使命感而專賣漢文書。1937年抗戰爆發後,因為大陸書源斷絕,瑞成書局更創設活版印刷廠印製中文書。

已經夜裡十點多,書店依然開着門,我們走進去,乾淨整潔的大廳和書櫃給人一種典雅的韻味,書店一共四層,分別出售國學、宗教、心靈、人文、保健等圖書。四樓國學書架上不乏諸子百家一直到魯迅、梁實秋,甚至蔣勛、白先勇、余秋雨……據店主介紹,目前瑞成書局由許家第三代接掌經營。我們在瑞成書店遲遲不肯歸去。

……

此時,一輪玲瓏的冷月掛在中天,月色透過樹枝,映照着斑駁的街巷,月光下的台中好像另有了一番情趣,台中的夜色是寧靜的,台中的夜色也是喧囂的,那靜靜的日月湖,那夜市四射的霓虹誘導着一雙雙樂此不疲的眼。夜在這兒,它以一種撩人的姿態讓我釋放別樣的孤獨與浮躁。

今夜,我在台中。

(註:文中圖片由童地軸先生拍攝並提供!版權所有,違者必究!)[1]

作者簡介

童地軸,英國IATEFL國際年會訪問學者,菲律賓聖卡洛斯大學訪問學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