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古代军粮的构成

古代军粮

来自网络的图片

古代军粮的构成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现在用来提醒人们,在做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在战争年代,这八个字却是最为质朴的真理。[1]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其中许多战争的胜负关键,就在后勤保障上,因此军粮的筹备,成为了历朝历代的战争中的核心工作。

而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我国军队的军粮构成也不尽相同,那么军粮在中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目录

唐代前小米是绝对主角

相信了解抗战历史的朋友们,一定听过“小米加步枪”这个说法,即八路军战士们是依靠粮食袋中的小米和手里的步枪打走日寇的。

在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活动主要在陕西,山西一带,小米是那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因此自然也成为了八路军战士们的主要口粮。

而在南方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口粮则是大米,这也和当时的农业生产情况相吻合。

八路军的小米加步枪

但在遥远的秦汉时期,无论南北,小米则是战场上的绝对主角。

那时中国的南方地区尚未完全开发,水稻在北方的产量远不能和小米相比,再加上小米有着更耐贮存的优点,因此其成为了各支部队军粮的首选。

在古代战争中,后勤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无法每天统一管理发放士兵的口粮,士兵们只能将自己的口粮,放在袋子中随时带在身上。

那时军队中也没有专门的炊事班,等到需要吃饭的时候,士兵们会聚集在一口大锅前,将自己粮食袋中的口粮,扔进锅子中煮成稠粥来一起食用。

秦汉时期的士兵装束

如果仅仅喝粥,显然是难以下咽的,但古代的战争条件又不允许他们携带什么配菜,面对这种情况,古代士兵们都掌握了寻找野菜和狩猎小动物的本领,这些收获也成为了饭菜的主要调剂品。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食盐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因此军队中士兵们只能用其他物品,来对菜粥进行调味。

一般士兵们会随身携带酱块,这种酱是用豆子酿造的,其形式和如今的北方大酱比较类似,在晒干后也比较方便携带,因此成为了士兵们的首选调味品。

如果有时候作战时间较长,酱块用完了的话,士兵们还会临时使用包裹酱块的“醋布”,来对菜粥进行调味。

所谓醋布就是在浓醋中反复浸泡,和晾晒处理后的粗布,在做饭的时候士兵们会从醋布上剪下一小块投入锅里,这样菜粥就会有滋味了,但口感远不及酱块。

今人复原的醋布

有时士兵们会被分割成小股部队,这会让他们没有锅来做饭,因此部分有经验的士兵都会提前将一些煮好的小米粥脱水制成简易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这种干粮完全没有味道,吃起来味同嚼蜡,因此只能用来应急,不能作为常规食物储备。

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水稻的种植量,逐渐超过了小米,而且大米的口感和味道与小米类似,但产量却远远高于小米,这让小米逐渐让出了在军粮中的统治地位。

不过由于小米耐贮存的优点,许多朝代依然会将小米作为储备粮,囤积在粮仓之中,隋末的农民起义军,就是靠着官仓中存放了二十多年的小米,渡过难关的。

唐宋之后的军粮构成

在秦汉时期大米的产量远不如小米,但到了两晋时期随着文化和经济中心,不断向南方迁移,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改良。

高产稻和三季稻的出现让大米的产量将小米远远甩在了身面,这让水稻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物。

如今的京杭大运河

不过在隋朝之前,由于运输能力的限制,中国南方地区生产的稻米很难运送到北方,这让大米不能作为统一的军粮。

直到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南北方之间的货物输送能力被大幅加强,这让将大米作为军粮拥有了可行性。

在两宋时期随着中原政权的进一步南移,稻米也正式成为了宋朝军队的统一口粮。

虽然稻米的贮存时间较短,但宋代生产力较为发达,粮仓中的储备大米可以定时更换,这让军粮供应得到了保障。

和唐代之前相同,虽然士兵们的口粮变成了大米,但是他们在战争中,还是要自己随身携带粮食,而大米最终也要被做成稠粥,酱块和随地获取的野菜野味,依然是最重要的调味品和副食品。

不过宋代经济发达,部分士兵也会随身携带少量的腌肉来佐餐。

比如北宋名将宗泽的部队,就曾经携带着金华火腿走上了前线,这让他们的食物比起秦汉时期,有了显著的进步。

影视剧中的宋朝军队

不过,宋朝军队也曾经因为大米吃过苦头,在南宋北伐金国的战争中,随着先头部队深入敌国境内后,无法得到后勤补给,他们只能就地寻找食物。

当时金国的许多地区,依然以小米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根据史料记载,南宋士兵在找到小米后却觉得难以下咽,甚至每天都有人因为吃不惯小米而染疾身亡。这也让南宋的北伐之路,更加困难重重。

到了明代的时候,士兵们还会将大米制成“干米饭”,在到了战场上之后,只需要用热水冲泡就可以食用,这种发明缩短了明军的做饭时间。

而且也可以让士兵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做饭,算得上是军粮史上的一大进步。

除了大米之外,从唐代开始小麦也逐渐成为了军粮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实在4000年前小麦就已经从西亚传入了中国。

但是当时小麦的品种和如今的优良品种相去甚远,而且古人对于小麦的加工方式也不成熟,人们并不是将小麦制成面粉,而是食用麦饭,其味道和口感远比不上小米,因此一直没有被广泛接受。

烤饼成为了古代军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唐宋年间,无论是小麦的品种还是面粉的加工方式都日趋成熟,小麦制品也成为了人们日常食用的食物。

用于烤制的面制品能够长期保存,因此其也成为了军队应急粮的首选。

当时士兵们除了携带米袋外,也会带上一些烤制的面饼以备不时之需,这让战士们能够在缺少烹饪条件的情况下,坚持作战,有效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古代的海军食物

中国作为有着绵长海岸线和复杂水系的国家,水军在战争中,也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前文中我们提到的军粮都是陆军所食用的,由于古代水军独特的作战条件,让他们的军粮也和陆军大不相同。

其中以需要长期储存的海军食物,最有特点。

由于海上的气候远比陆地上潮湿,因此水稻小麦这样的粮食作物在海上极易发霉,这让海军不得不选择一种全新的粮食作物。

在经过长期的摸索之后,古人发现豆子十分契合航海的需求。

古代海船模型

一方面豆子比稻米更耐潮湿,而且在烹饪的时候,也不需要大量的淡水,这可以让船队节省宝贵的淡水资源,来满足船员们的饮用需求。

与此同时,豆子还具有更多的加工潜能,在航行中船员们可以用豆子制作豆腐,来满足船员们对于副食品的需求。

古代水军还会拿出一些豆子,专门用来发豆芽,这些豆芽也是船员们在大海上,唯一的新鲜蔬菜来源。

在古代西方,由于船上缺少新鲜水果蔬菜而困扰海员多年的坏血病,之所以没有给中国船员带来困扰,这些不起眼的豆芽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除了以豆子为主食之外,船员们还会在船舱里饲养鸡、羊、猪等动物,这些动物最重要的功能是用来进行祭祀仪式。

不过在仪式结束之后,部分动物还是会被拿来满足船员们的口腹之欲,这也成为了他们在漫长航行途中的重要调剂。[2]

豆芽是船员们重要的维生素来源

除了以上食物,船队还会带上一些腌制的蔬菜和肉类作为补充,有些较大的船只上还有专门准备的房间用来种植蔬菜,这也让船员们的饮食需求得到了满足。

除此之外,古人们还研发了许多专门为长期航行制作的食物,比如用糯米和红枣加工而成的“耐饥丸”,以及经过特殊处理的“千里面”,后者和我们今天见到的方便面比较类似,只是在味道和口感上恐怕有不小的差距。

在这些食物的保障下,中国古代的海军即使面对长期的航行作战任务,也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为战斗力的持续提供了保证。

如今的炊事兵

古人们在运输条件恶劣的年代里,用自己的智慧保证了士兵们在前线的食品供应,而从军粮的演变中,我们也能窥见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冰山一角,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的全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