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钡
叠氮化钡是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目录
名词解释
叠氮化钡(Barium az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a(N3)2,容易爆炸,但其对震动的感度不如叠氮化铅。
理化性质
熔点:120℃
密度:2.936g/cm3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
用途
叠氮化钡可用来制备叠氮酸和各种叠氮化合物,包括叠氮化钠、叠氮化钾、叠氮化锂、叠氮化铷、叠氮化锌等。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护手套。
呼吸防护:应戴防护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包装储运
储存在阴凉、通风仓库内,按爆炸品配装表分类划区储运。远离火种、热源。密封包装,不可与空气接触。轻装轻卸,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参考文献
- ↑ 中文为何越来越受欢迎?,搜狐,2021-12-30
- ↑ 中国能屹立几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么?汉文化的诞生和传承是关键,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