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山檳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變色山檳榔
學名: Pinanga discolor Burret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目: 初生目 Principes
科: 棕櫚科 Palmae
亞科: 檳榔亞科 Arecoideae
族: 檳榔族 ARECEAE
亞族: 檳榔亞族 ARECINAE
屬: 山檳榔屬 Pinanga
種: 變色山檳榔
形態特徵
叢生灌木,高3米或更高,直徑1.5-2厘米,密被深褐色頭屑狀斑點,間有淺色斑紋。葉鞘、葉柄及葉軸上均被褐色鱗秕。葉羽狀,長65-100厘米,約有7-10對對生的羽片,頂端一對或二對羽片較寬,先端截形,具不等的銳齒裂,長約30厘米,寬5-7厘米,具9-10條葉脈,以下的羽片稍S字形彎曲,向上鐮刀狀漸尖,向基部變狹,具4-5條葉脈,上面深綠色,背面灰白色,大小葉脈之間及葉脈上具蒼白色鱗毛和褐色點狀鱗片,葉脈上散布着淡褐色的線狀鱗片。花序2-4個分枝,下彎,長約15-18厘米,穗軸曲折,壓扁,花2列。果實近紡錘形,長約2-2.2厘米,直徑7-9毫米,有縱條紋。果期約在10月。
《中國植物誌》第13(1)卷137頁
3.變色山檳榔(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山檳榔(海南植物誌) Pinanga discolor Burret in Notizbl. Bot. Gart. Berlin 13:187. 1936 et 606. 1937; Merr. et Chun in Sunyatsenia 5:30. 1940;中國高等植物圖鑑5: 355.圖7539. 1976;海南植物誌4:164.圖1065. 1977. ——P. baviensis auct. non Becc.: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5: 42. 1927.[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760-1200米的次生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