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鋼片
德國真空熔煉公司在40年代發明了雙取向硅鋼片
單取向硅鋼片在與軋制方向垂直方向的導磁性能較低,為克服這一缺點,德國真空熔煉公司在40年代發明了雙取向硅鋼片。1957年,美國GE公司和西屋公司也幾乎同時製成雙取向硅鋼片,60年代日本川崎和八幡工廠也研製成功雙取向硅鋼片。它在軋制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磁性能都與單取向硅鋼片軋制方向的磁性能相近。這種硅鋼片的晶粒呈立方體組織。
- 中文名:取向硅鋼片
- 單 位:德國真空熔煉公司
- 性 質:立方體組織
- 發明時間:19世紀40年代
目錄
發展歷程
20年代初,威廉(Williams)對硅鐵中單晶進行了研究,得到了在易磁化軸{100}方向um=1400000,認為在多晶粒板中在{100}軸向也應有極好的性能 。1926年,日本人本多· 茅發現,鐵的結晶方向最容易磁化,或者說晶粒立方體棱邊方向是最易磁化的方向。1934年,美國人戈斯(N.P.Goss)在試驗室里研製成功取向硅鋼片,他採用冷軋與高溫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使硅鋼片中晶粒沿軋制方向有序排列,具有優良的磁性。1935年,戈斯在《Trans Amer. Soc. Metals》上發表文章,介紹研究成果,並申請獲得了英國專利(No.442211)。同年,美國Armco公司開始工業化生產冷軋取向硅鋼片。40年代,美國Armco公司和Allegheny公司都生產出了高質量的變壓器用取向硅鋼片。Armco公司的牌號為Tran-cor(西屋公司稱為Hipersil);Allegeny公司的牌號為Silectron(GE公司稱為Corosil)。1953年,日本試製成冷軋取向硅鋼片。1958年,日本引進Armco公司的專利技術,開始冷軋取向硅鋼片的工業化生產,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使日本冷軋硅鋼片的性能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1968年,日本新日鐵工廠開始工業化生產高導磁密度取向硅鋼片,它的商用名是「Orientcore Hi-B」,簡稱「Hi-B」;1972年,開發出大晶格高導磁取向硅鋼片;1981年又進而開發出小晶格高導磁取向硅鋼片;1982年,日本開始生產表面激光照射處理(ZDKH)的高導磁取向硅鋼片,進一步降低了鐵損。1988年,日本又開發出採用機械方法形成微小應力法(ADMH)的高導磁取向硅鋼片。日本新日鐵公司取向硅鋼片的發展見圖4。50年代,幾個國家單取向硅鋼片的性能見表5。1955~1975年間,日本取向硅鋼片及無取向硅鋼片的質量變遷見圖5。1880~1970年間,鐵心鋼片鐵損的下降曲線見圖6。
產品介紹
冷軋硅鋼片分晶粒無取向和晶粒取向兩種鋼帶。通常,晶粒無取向冷軋帶用作電機或焊接變壓器等的鐵芯;晶粒取向冷軋帶用作電源變壓器、脈衝變壓器和磁放大器[1] 等的鐵芯。
冷軋取向薄硅鋼帶是將0.30或0.35mm厚的取向硅鋼帶,再經酸洗、冷軋和退火製成。而冷軋無取向硅鋼片是將鋼坯或連鑄坯熱軋成厚度約2.3mm帶卷。冷軋電工鋼帶具有表面平整、厚度均勻、疊裝係數高、沖片性好等特點,且比熱軋電工鋼帶磁感高、鐵損低。用冷帶代替熱軋帶製造電機或變壓器,其重量和體積可減少0%-25%。若用冷軋取向帶,性能更佳,用它代替熱軋帶或低檔次冷軋帶,可減少變壓器電能消耗量45%-50%,且變壓器工作性能更可靠。
視頻
電力發展瓶頸被打破,取向硅鋼助力中國發展|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