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發出離心 舍凡夫心

發出離心 舍凡夫心
圖片來自搜狐網

發出離心 舍凡夫心,貪和嗔能代表我們生命的全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的心介入情緒並為之左右時,我們已經感覺不出,情緒只是生命海洋中的一片浪花,並不是大海本身。在自然界中,一片葉子是微不足道的,可當它遮蔽了我們用來觀察世界的眼睛時,它甚至就成了我們的整個世界。我們對情緒的執著,恰恰將它化為了一片蔽目之葉

目錄

原文

在《道次第》中,下士道的內容為念死、念惡趣苦、皈依三寶、深信業果,中士道的內容主要是念人天善趣之苦。同樣是念;苦,在不同的修學階段,所念內容卻大相徑庭。下士道的修學,是以成就人天善果為目標,故念惡趣之苦,希求人天之樂。而中士道的修學,是以發起出離心為目標,故進一步念人天之苦,因為人天亦非究竟之樂,仍在有漏的三界之內。此外,還應該了解苦生起之因——集諦,即有情生命延續的原理及狀況。

我們要不斷思維死亡之苦、惡道之苦,乃至人天之苦,思維煩惱和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這種觀修,有助於我們生起真正的出離心。

說到出離,首先是出離環境。我們出家,就是對塵世生活的出離。但出離環境並非目的,因為任何境界都沒有實質。我們之所以要出離環境,是因為心對境界的貪著。所以,出離環境是為了擺脫心對此產生的貪著,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出離凡夫心。

凡夫心也屬於集的範疇。我們希望出離苦,首先應出離集。知苦,方能斷集。所謂集,就是煩惱、業力,就是生死相續。

業力,包括身口意三業。一般來說,似乎偏重於身業和語業,但意業卻是根源。貪嗔痴三毒,就屬於意業的範疇。我們在貪的時候,就造下貪的意業;嗔的時候,就造下嗔的意業;執我的時候,就造下我執的意業。正如《地藏經》所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貪的念頭每啟動一次,就造作一次貪業。再啟動一次,貪業就得到增長,如是不斷遞增。當然,意業並不都是負面的,同情、關愛、慈悲也屬於意業。

生命就是無盡的積累。在這種積累中,意業才是根本,身業和語業只是意業的外在表現。任何善惡行為的生起,皆因意業的參與才有了力量,才會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中形成種子。如果沒有意業的參與,它所形成的力量是非常微弱的。

在戒律中,每犯一條戒,都要考察是有心造作或無心造作。殺生,是有心殺還是無心殺;偷盜,是有心偷還是無心偷,並以此作為判斷是否犯戒的重要因素。這也類似於法律所考量的動機。

由此可見,心的參與非常重要。貪一次並不可怕,嗔一次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生命中形成了強大的貪心和嗔心。這些心行一旦成熟,將形成巨大的慣性,在未來生命中不斷主宰我們,促使我們造作種種惡業。修行的根本,在於將心從貪嗔痴中擺脫出來,使它不受五欲塵勞的系縛。

在我們的習慣中,貪心生起時,貪就代表了我們全部的想法,使整個身心毫無保留地投入這種貪婪之中。而嗔心生起之時,嗔就主導了我們全部的情緒,使每個細胞都燃燒着不可遏制的嗔火。

那麼,貪和嗔能代表我們生命的全部嗎?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的心介入情緒並為之左右時,我們已經感覺不出,情緒只是生命海洋中的一片浪花,並不是大海本身。在自然界中,一片葉子是微不足道的,可當它遮蔽了我們用來觀察世界的眼睛時,它甚至就成了我們的整個世界。我們對情緒的執著,恰恰將它化為了一片蔽目之葉。

如果我們具備智慧的觀照,就會看清念頭和情緒的真相,不隨它左右,不受它傷害,因為情緒和念頭只是虛空中的一片雲彩,大海中的一片浪花。而我們的心性,卻是虛空,是大海。如果我們執著一片雲彩,這片雲彩便是一切;如果我們安住於虛空,一片雲彩又算得了什麼?雲捲雲舒,虛空又何曾有過改變?

具備相應的定力之後,我們還會感覺到,並不是每種負面情緒都會對我們構成傷害。如果我們受到傷害,那只是因為心執著其中。這種執著非常強烈的時候,會嚴密、堅固得像一個封閉的器皿。使我們誤以為,這個器皿和充斥其中的情緒,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能夠擁有的全部。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從來都不敢輕易離開這個器皿,從來都捨不得嘗試打碎它,以為那樣我們就會一無所有。事實上,當這個因為執我而構建的器皿被打破之後,我們所擁有的就是無限。或許,這麼說並不準確,因為無限是不能被擁有的。在無限之中,已不再有;能和;所的存在。

在學佛過程中,捨棄凡夫心是一項重大任務。佛陀他老人家在許多經教中談到的空、無常、無我及戒定慧等,都是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利器。這種幫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幫助我們認識凡夫心的真相,一方面是幫助我們有效對治凡夫心。

修行就如打仗一樣。打仗,首先要認識敵人的危害性,其次了解敵人在哪裡,然後才知道如何去對付它,最後還要採取行動,否則知道得再多也是枉然。而修行的困難還在於,所要面對的敵人是如此眾多,包括我們無始以來積累的種種不良習氣,其難度不亞於一人與萬人敵。

修行究竟修什麼呢?這並不是一個多餘的問題。事實上,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修行究竟在修什麼,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對修行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可能一輩子的修行都是在;成就凡夫心。越是;精進的話,;成就往往也會更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所謂的老修行,越修脾氣越大,越修我慢越重,越修越自以為是,覺得天下唯有自己真正修行,旁人皆是沽名釣譽之徒,皆是不如法的偽教徒。

如果修行修到這樣的境界,不論是解脫道還是菩薩道,都了不相干。因為無論哪一種修行方式,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去除我執,而非增長我執。


在《道次第》下士道和中士道的部分,通過對死亡、惡趣乃至人天之苦的觀修,使我們發起精進勇猛之心。唯有捨棄凡夫心,修行才能踏上正道,因此這一基礎非常重要。很多人認為佛法修行的核心在於空性見,一旦證得空性,所有問題皆迎刃而解,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對空性有所體認,也並不能立即解決問題,因為通達空性也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克服凡夫心。

見性只是真正修行的開始,之後還要通過修道來鞏固它。我們要知道,凡夫心的根深蒂固,並不會因見道就立即徹底瓦解。所幸的是,見道能使我們真正具備摧毀凡夫心的力量,然後再通過修道使其從根本上解體,而不僅僅是被降伏。如果不解決凡夫心,未來生命依然不能自主。對於這個重中之重,我們決不能因循苟且。[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