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苗族木鼓舞
反排苗族木鼓舞 |
反排木鼓舞啟、承、轉、合結構完整,舞蹈動作簡練,組合豐富,風格熱烈豪邁,表現先民的生活場面和地理環境,敘述先民的由來。舞蹈發展採用遞進方式,逐步把情節推向高潮,每個情節層次分明,過渡自然。演員歌舞並進,五體皆動,甩同邊手,踏二四拍,舞姿粗獷奔放,灑脫優美,頭、手、腳開合度大,擺動幅度寬。反排木鼓舞由「牛高抖」、「牛扎廈」、「廈地福」、「高抖大」、「扎廈耨」五個鼓點章節組成,採用單擊、合擊、交錯敲擊等演奏手法,鼓點錯落有致,節奏明快,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反排苗族木鼓舞遺產在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反排苗族木鼓舞
遺產編號:Ⅲ—25
所屬地區:貴州省台江縣
批准時間:2006年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地區:貴州省
族群鼓舞
木鼓舞是流傳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擊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間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長的樹木軀幹,鑿空內部成型。一般木鼓舞為族群全體參與的大型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為族群的象徵,以敲木鼓、跳木鼓為核心的祭祀活動充滿着強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鮮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徵。
木鼓舞是貴州省台江縣苗族群眾所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木鼓舞兩大種類,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響較大。它分布於貴州台江縣城東南方26公里處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為苗族。傳說反排木鼓起源於一對跟從鳥蟲學會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來,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襲。
瀟灑奔放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節到來,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與宰牛祭祀和盛大的節慶活動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啟、承、轉、合結構完整,舞蹈動作簡練,組合豐富,風格熱烈豪邁,表現先民的生活場面和地理環境,敘述先民的由來。舞蹈發展採用遞進方式,逐步把情節推向高潮,每個情節層次分明,過渡自然。演員歌舞並進,五體皆動,甩同邊手,踏二四拍,舞姿粗獷奔放,灑脫優美,頭、手、腳開合度大,擺動幅度寬。反排木鼓舞由「牛高抖」、「牛扎廈」、「廈地福」、「高抖大」、「扎廈耨」五個鼓點章節組成,採用單擊、合擊、交錯敲擊等演奏手法,鼓點錯落有致,節奏明快,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文化遺產
反排村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至今仍保存着以反排木鼓舞為主要文化特徵的苗族文化生態圈。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鼓節重要的活動環節,還是連接苗族社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文化紐帶。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反排苗族木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說故事
遠古時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來住在東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全族幾乎覆滅。他的兒子勇郁古和女兒仰妮耶古雙雙逃散來到反排這塊地方,過着野人般的生活。由於長年生活在深山裡,勞動之餘,兄妹倆常以蟲鳴鳥叫為管樂,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他們聽了蟬鳴就學蟬歌,看見蟲在水裡兜圈,也跟着蟲轉,見到蜜蜂飛舞,也學蜜蜂舞蹈。有一次,他們聽到啄木鳥發出"多--多"的聲音,節奏明快,清脆悅耳。遂緣木而上,發現此樹原來已經空心,擊之能出共鳴響聲。於是砍倒製成木鼓,為作舞蹈的伴奏樂器。某個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為使失散的族人團聚,他們舉行了鬥牛賽活動,請大家觀賞,並將鬥敗的牛宰殺來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飽飯足之後,又將他們平時在深山學得的舞蹈動作傳授給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歡,慶賀團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誕生了。
藝術特點
木鼓舞,苗語稱"Zuk niel"。台江苗族木鼓舞,分布於全縣各苗族村寨。但由於受歷史的局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傳,現存下來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舞。這兩種舞蹈從木鼓的製作到鼓點敲擊、舞蹈動作均有區別,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製作細而長,長度約一米。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則圓而大,俗稱"皮鼓"。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點急時如雷鳴。緩時如滴水;而施洞、革東地區敲出的鼓點自始至終急如炒豆,響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時。動作特點是踏二四拍,其頭、肩、腰、臀各部位的動律均穩定在一節拍時控中統一進行,和諧統一。全身運動以胯為動力點,甩同邊手。頭,手、腳開合度大,整個舞蹈動作約模仿蟲、鳥、魚、獸、禽的動作,變化時動作粗擴豪邁、驕健敏捷、靈巧活潑。真謂是"並有魄鵬展翅之勢;收有雄鷹護窩之威,躍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鷂子翻身之疾"的氣勢。
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斑鳩)舞,高斗大(斑鳩合翅)舞,扎夏(五祖宗)舞,扎夏(打獵)舞等五個章節。採用單擊、合擊、交錯敲擊等演奏手法,鼓點錯落有致,節奏明快,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五個章節分別表現苗族祖先從東方遷徒來時晝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荊斬刺,打獵禦敵,開墾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顯示了族人相親相愛,團結互助,不忘歷史的精神風貌。而施洞、革東地區跳木鼓時,由於大多是穿盛裝、戴較重的銀飾(五至十五公斤),因此舞蹈時手的擺動、腳的邁開、身子旋轉動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輕微踩動,動作溫柔。舞蹈時不分男女老少圍着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輪迴轉舞,並有部分人邊歌邊舞。以此助興。 跳時在場中央充當擊鼓手的兩女子一邊擊鼓一邊唱道:"快來跳舞吧/不跳鼓(節日)過去了/鼓(節日)一時才不回來/我們很難有舞跳。"舞蹈有略梭方(四面八方舞),略丟方(本地方舞),晰地刁(抵抗外敵入侵舞),略剛點南(蟲、魚旋轉舞)、略將多〔織布舞),略恰剛(打漁撈蝦舞)等六個章節。
木鼓舞由木鼓伴奏,鼓點也相應分成5個自然章節由於所敲部位有效應、鼓壁和鼓棒自擊,形成不同的音色。採用單擊.合擊.交錯敲擊等演奏手法。錯落有致,形成節奏明快,音樂動聽的反排木鼓曲,與舞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節到來,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與宰牛祭祀和盛大的節慶活動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啟、承、轉、合結構完整,舞蹈動作簡練,組合豐富,風格熱烈豪邁,表現先民的生活場面和地理環境,敘述先民的由來。舞蹈發展採用遞進方式,逐步把情節推向高潮,每個情節層次分明,過渡自然。演員歌舞並進,五體皆動,甩同邊手,踏二四拍,舞姿粗獷奔放,灑脫優美,頭、手、腳開合度大,擺動幅度寬。
傳承意義
反排木鼓舞在中南海獻藝
反排木鼓舞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了山區苗族人民頑強的氣質和堅強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1990年反排木鼓舞表演隊到中南海演出,倍受江澤民、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青睞,後到英、美、加、意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為"東方迪斯科"而遐邇聞名,譽滿海外。
反排村民族文化資源豐富,至今仍保存着以反排木鼓舞為主要文化特徵的苗族文化生態圈。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鼓節重要的活動環節,還是連接苗族社會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文化紐帶。
接八方客
2010年8月12日,貴州省台江縣方召鄉反排村的苗族群眾在寨門口表演木鼓舞,迎接遠道而來的遊客。
流傳於貴州省台江縣方召鄉反排村的木鼓舞,是一種祭祀性舞蹈,以粗獷豪邁、矯健敏捷的舞姿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而聞名於世。其曾到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併到英、美、加、意以及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據悉,反排木鼓舞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舞蹈由木鼓伴奏,鼓手採用不同的演奏手法不斷敲擊木鼓形成錯落有致的不同音色,鼓點激越,節奏明朗。舞蹈皆以胯為動力點,在同一節拍中進行,頭、肩、手、臀、腳開合幅度大、擺動幅度寬,雙手右高左低,反覆交替擺動,身體各部位均達到高度和諧統一。舞姿剛毅瀟灑,粗獷豪放,彪悍勇猛,優美流暢。舞蹈以緩起、中快、尾緊的方式逐級發展,在最高潮處結束,把氣氛推到頂峰而突然告終,形成峰與谷的鮮明對比,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韻味。
走向世界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15個縣,首府凱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鄰湖南省懷化地區,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河池地區,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銅仁兩地區。總面積30223平方千米。我的家鄉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雷公山、雲台山、佛頂山、弄相山等原始森林,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境內有三條主要河流,即清水江、舞陽河和都柳江, 黔東南的氣候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氣溫在14-19℃之間,早在1992年的國際旅遊年會就巳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遊景區之一,隨後又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黎平肇興堂安侗寨和錦屏隆里古城為中國與挪威國際合作項目生態博物館,境內有「舞陽河」和「黎平侗鄉」兩個國家風景名勝區。
苗族是我國較大的少數民族之一,其歷史悠久、分布面廣,文化豐富多彩,同時以勤勞、勇敢、頑強而著稱於世。 全國800多萬苗族同胞,我的家鄉貴州占一半以上,被稱為「苗族的大本營」。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台江、雷山、丹寨、黃平、麻江等縣市的苗族文化典型豐富,保存十分完好。黔東南是苗族歌舞的故鄉,全州有民族節日300多個。每逢節日,人們身着重彩密繡的民族盛裝,披戴各式各樣的銀飾,從四面八方匯攏過來,唱飛歌、情歌、酒歌,跳蘆笙舞、板凳舞、木鼓舞,搶花炮、鬥牛、斗鳥、賽馬等。苗族最早的樂器是蘆笙,蘆笙曲調是苗族最早的音樂之一。苗族的音樂可分民歌曲調、蘆笙曲調、飛歌(大歌)曲調等幾種。古歌曲調渾厚練達、節拍分明、矯健剛勁,唱時多用真聲,略帶朗誦形式。飛歌,特別是流行於黔東南地區的飛歌,因其曲調明快、豪邁奔放,兩山之間都能聽清楚而得名。飛歌有獨唱、合唱,一般是青年男女交際時唱,也有在大宴賓客時唱,但內容曲調有所不同。飛歌已成為苗族舞台藝術的保留節目,是苗族民間藝術的標誌。我的家鄉不僅是歌的海洋,也是舞的世界。其中以木鼓舞最富盛名。是流傳於貴州省台江縣方召鄉反排村,是一種世代相傳的苗族祭祀性舞蹈,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艱難險阻,披荊斬棘,長途遷徙,開闢疆土,圍欄打獵,創造美好生活的壯舉。以激越的鼓點為主節奏,全身運動以胯為動力點,甩同邊手。由踏步、騰越、翻越、甩同邊手等基本動作構成。人們隨着木鼓鼓點,以頭、手、腳的大幅度擺動隨着鼓點變化而變化,動作粗獷豪放,灑脫和諧,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了山區苗族人民頑強的氣質和堅強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點急時如雷鳴。急如炒豆,響如溪流。緩時如滴水;反排木鼓舞主要表現苗族祖先從東方遷徒來時晝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荊斬刺,開墾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顯示了族人相親相愛,團結互助,不忘歷史的精神風貌。舞蹈時不分男女老少圍着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輪迴轉舞。
反排木鼓舞還有一個傳說:「遠古時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來住在東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擊,全族幾乎覆滅。他的兒子勇郁古和女兒仰妮耶古雙雙逃散來到反排這塊地方,過着,野人般的生活。由於長年生活在深山裡,勞動之餘,兄妹倆常以蟲鳴鳥叫為管樂,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他們聽了蟬鳴就學蟬歌,看見蟲在水裡兜圈,也跟着蟲轉,見到蜜蜂飛舞,也學蜜蜂舞蹈。有一次,他們聽到啄木鳥發出「多——多」的聲音,節奏明快,清脆悅耳。遂緣木而上,發現此樹原來已經空心,擊之能出共鳴響聲。於是砍倒製成木鼓,為作舞蹈的伴奏樂器。某個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為使失散的族人團聚,他們舉行了鬥牛賽活動,請大家觀賞,並將鬥敗的牛宰殺來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飽飯足之後,又將他們平時在深山學得的舞蹈動作傳授給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歡,慶賀團聚。這就形成了如今的反排木鼓舞。
《反排木鼓舞》以其獨具的藝術魅力,從苗嶺高山跳到全國各大中城市,跳出了國門,1954年代表苗族進京參加全國農民運動會,被西方記者譽為「東方迪斯科」;1989年曾代表中國少數民族到美國華盛頓參加美、中、日、蘇四國民族民間藝術節;1991年國慶代表苗族進京中南海獻藝,受江澤民、李鵬、喬石、楊尚昆、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並共慶共舞;1992年到荷蘭、比利時參加多國民間藝術節;1998年到澳大利亞、斯里蘭卡參加世界龍舟體育運動會表演,同年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到法國、西班牙參加當地共產黨慶典活動表演;2001年參加中國木鼓舞大賽獲一等獎,2002年應邀參加香港元朗區體育運動會閉幕式表演。至今反排木鼓舞隊員有100餘人活躍在全國各地演出。被舞學行家發現並從舞蹈藝術角度大加褒獎,而譽之為「東方迪斯科」。 木鼓舞是反排規模最隆重的祭祖舞蹈。每逢重大節日或秋收、春節的喜慶日子,反排寨的男女老少聚在寨子的寬大坪壩處。鼓手豪情邁懷,敲打木鼓,極有節奏。鼓聲雄渾厚重,人們隨着木鼓鼓點,放開手腳,以頭、手、腳的大幅度擺動和鼓點的變化而舞。擊鼓及舞姿的動作粗獷豪放,灑脫而和諧,被譽為「東方迪斯科」。現在的反排村風情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反排木鼓舞就這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展現在國內外的藝術舞台,征服了無數中外觀眾。我校已把反排木鼓舞引進校園。這是一種保護和弘揚民族舞蹈藝術的舉措。
黔東南也是苗族服飾最豐富和最漂亮的地區,尤其是女式盛裝被稱為「穿在身上的歷史」,手工刺繡精美、銀飾亮麗、工藝獨特、構圖大膽誇張。其圖案有苗族歷史和民間傳統故事中的人物和神靈,有大自然的動物花草,也有工整對稱的幾何圖形。刺繡工藝手法有平繡、破繡、鎖邊繡、縐繡、堆繡、挑花、織錦等。一般一件苗裝盛裝要花費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在一座座依山傍水而建的苗族山寨木樓里,華貴的盛裝把能歌善舞的苗家少女裝扮得無比婀娜多姿、楚楚動人。錦雞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銀飾。苗族人酷愛銀飾,一個盛裝的苗家婦女,其銀飾重達一二十公斤。苗家人一生中用銀處極多,一是青年男女定情,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銀兩則不能成婚。二是日常家珍飾銀、存銀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徵。日常生活中,用銀子來進行饋贈也是常事。為求「長命富貴,驅鬼避邪」, 苗族銀飾可分頭飾、頸飾、胸飾、手飾、盛裝飾。苗族銀飾的種類較多,從頭到腳,無處不飾。除頭飾、胸頸飾、手飾、衣飾、背飾、腰墜飾外,個別地方還有腳飾。頭飾包括銀角、銀扇、銀帽、銀圍帕、銀飄頭排、銀髮簪、銀插針、銀頂花、銀網鏈、銀花梳、銀耳環、銀童帽飾。以大為美,以重為美,以多為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