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身蟲科
雙身蟲科 |
中文名:雙身蟲科 拉丁學名:Diplozoidae 門:扁形動物門 綱:吸蟲綱 亞 綱:單殖亞綱 分布區域:淡水魚類鰓上 |
雙身蟲科(學名 Diplozoidae)是扁形動物門、吸蟲綱、單殖亞綱的一科。寄生於淡水魚類鰓上。 [1]
目錄
雙身蟲科形態特徵
成蟲體呈X狀,為2個幼體併合而成的。分為體前段與體後段兩部分。後吸器在體後段,長方形,具4對側吸鋏和1對中央大鈎;有的屬為雙葉,其上有許多吸鋏(新雙身蟲屬Neodiplozoon Tripathi,1960)。成體無小鈎。具口腔吸盤1對。
腸單管,不分叉,但在前體分出許多側枝,而呈網狀。腸支伸至體後吸盤區,又可分出側支,但也有不分枝或分枝很少的。睾丸1個或2個、多個,常在後吸器之基部,卵巢之後。生殖孔開口於後體與前體交界處前後,個別的開口於體前段(側孔雙身蟲屬)。卵巢長形,在睾丸之前,相互摺疊。生殖腸管存在。陰道付缺或存在。卵具有很長而盤曲的極絲,個別的卵無極絲。卵黃腺在卵巢之前,分布於體前段、腸支側突分枝之間,很發達。
據文獻所載,雙身蟲幼體從卵孵出後,全身具纖毛,有2個眼點,2個吸盤,1個咽和1條囊狀的腸囊。身體後端有1對吸鋏和1對鈎子。幼蟲在水中游泳很短時間後就附着在宿主鰓上,然後脫去纖毛和眼點,身體變長,在腹面的中央形成1個吸盤,在背面中間生出1個背突起。此時若兩個幼體相遇,一個幼蟲就用吸盤吸着另一個體之突起。隨着蟲體的生長發育,這兩個幼體變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個體,最後發育而為X狀的蟲體。
雙身蟲科分類
雙身蟲科 主要種類:雙身蟲科在我國已有20多種的報告,分別寄生於鯉、鯽、鯝類、鮈亞科、鯿鮊亞科、鰱、鱅、草魚、鯪魚以及鰍科魚類等,其分布範圍很廣泛。副雙身蟲屬(Paradiplozoon Achmerov,1974)、側孔雙身蟲屬(Inustiatus Khotenovsky,1976)、真雙身蟲屬(Eudiplozoon Khotenovsky,1984)、華雙身蟲屬( Sinidiplozoon Khotenovsky,1981)。
Paradiplozoon Achmerov,1974 體後段近於等分為二部分,前段具有不同程度的皺裂,或付缺。後段有吸鋏和中央大鈎。口吸盤1對,具大的或小的咽。腸支在體後端為管狀,形成不大的突起或側枝。生殖孔在體後段的前部。睾丸單個,全緣或葉片狀。子宮開口於體前後段交界處水平。卵具蓋及極絲。此屬已知40餘種,我國10餘種。
常見種類如鯿副雙身蟲P. parabramisi ( Ling , 1973 )、 條副雙身蟲P. hemiculteri ( Ling , 1973 ) 、鯉雙身蟲P. cyprini Khotenovsky。
雙身蟲科 Inustiatus Khotenovsky,1976體後段分為三部分:前部無皺褶,中部形成盤狀的擴伸,後端不大的三角形區域,4 對吸鋏及中央大鈎位於此。腸支在後段中部分枝而呈細網狀。生殖腺分布在前後體交界處之後。子宮開口於體中前部外側水平。卵具極絲,相對極無附加突起,卵在子宮中極絲向後。此屬已報告2種:有害側孔雙身蟲I. inustiatus ( Nagibina , 1965 )和鱅側孔雙身蟲I. aristichthysi ( Ling , 1973 ),寄生於鱅魚鰓上。鱅側孔雙身蟲個體較大,可達0.5~1cm,為雙身蟲中身體較大的蟲種之一。
Eudiplozoon Khotenovsky,1984 體後段清楚地分為三部分。前部有很明顯的粗皺裂,中部加寬,在其外側形成齒狀缺刻,吸鋏和中央鈎位於後端。體前端的吸盤之前,有1對巨大的腺體。腸支在體後段中部,形成一些不長的側支。子宮開口在體側,位於前後體交界處,卵具極絲,相對一極具蓋,在子宮中極絲在後。
本屬僅1種,日本真雙身蟲E. nipponicum ( Goto , 1891 ) 寄生於鯉與尖鰭鯉。 Sinidiplozoon Khotenovsky,1981
體後段明顯地分為三個部分:前部光滑、無皺裂;中部擴成吸盤樣;後端具有吸鋏和中央鈎。腸支在體後段中部形成許多側分枝。睾丸多個。子宮開口於體前段與體後段交界處。卵具蓋,有極絲。我國有6種:斯氏華雙身蟲S. strelkowi ( Nagibina , 1965 )、 兩盤華雙身蟲S. diplodiscus ( Nagibina , 1965 )、密鯝華雙身蟲S. xenocypris ( Jiang & Wu , 1983 )、鯇華雙身蟲S. ctenopharyndoni ( Ling , 1973 )、福建華雙身蟲S. fujianensis Jian et al.、湖南華雙身蟲S. hunanensis Yao &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