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蕊兰
双蕊兰(学名:Diplandrorchis sinica S. C. Chen):植株高17-24厘米,具稍弯曲的根状茎;根状茎粗约2.5毫米。茎圆柱状,纤细,直径约2毫米,无绿叶,下部具数枚鞘;鞘长2-3厘米。总状花序长6-8厘米,具13-17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7-8毫米;花梗长4-6毫米,具乳突状短柔毛;子房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2.5毫米,亦具乳突状短柔毛;花淡绿色或绿白色;尊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宽1.5毫米,背面具乳突状短柔毛;侧萼片略斜歪;花瓣与唇瓣相似,近长圆形,较萼片略短而狭;蕊柱连花药长约2.5毫米;花药宽卵状长圆形,长约0.6毫米,直立;柱头顶生,近扁圆形,呈盘状;蕊喙不存在。花期8月。
生于海拔700-800米的柞木林下腐殖质厚的土壤上或荫蔽山坡上。产中国辽宁东部。
目录
植物学史
双蕊兰被誉为兰科活化石。为中国[辽宁]]省长白植物区系老秃顶子所独有,它对生境条件的要求极为严格,罕见、珍贵。孑遗植物双蕊兰是兰科植物中极其罕见的原始类型。双蕊兰于1964年被著名兰科植物专家陈心启先生发现。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潜心研究,最[终把它鉴定为兰科植物中的一个新属——双蕊兰属,完成了其分类位置和定名,并列为《中国植物红皮书》中收载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双蕊兰的‘出没’非常神秘,没有相适应的条件,它可能几年都不会‘露’上一面。”鞠文鹏列举了这样几个数据:双蕊兰种群的分布只发现4处,分别位于老秃顶子管理局3处、抚顺管理局1处,每处不过百平方米,株数也在逐年减少。抚顺管理局发现的地点是鸿雁管理站,首次发现的时间是在1986年,共计8株;在2001年扩大种群数量调查时又在此处发现了24株;2007年发现7株;2008年发现15株;2009年发现2株。
形态特征
双蕊兰是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高17-24厘米;根状茎短而弯曲,粗约2.5毫米,具稍肉质的细根。茎直立,圆柱状,不分枝,粗4-5毫米,乳白色;无绿叶;鞘4枚,互生,膜质,圆筒状,稍胀大,长2-3厘米,无毛,先端斜卵状。
总状花序长6-8厘米,具17朵花;花直立,淡绿色,几不扭转,具乳头状短柔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8毫米,膜质;萼片与花瓣均离生,斜展,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3.5毫米,宽1.5毫米,侧花瓣3,与唇瓣相似,近长圆形,比萼片略短而狭;蕊柱直立,连同花药长2.5毫米,无蕊喙;能育雄蕊2枚,着生于蕊柱顶端,直立,1枚与中萼片对生,另1枚与中央花瓣(唇瓣)对生,花丝极短,花药近卵形,2室,长约0.6毫米,宽0.4毫米,花粉成团状,每药室1个;柱头顶生,近盘状,子房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2.5毫米,胚珠多数。花期8月。 [1]
产地生境
双蕊兰是腐生植物,生于海拔700-800米的柞木林下腐殖质厚的土壤上或荫蔽山坡上。产中国辽宁东部(桓仁、新宾),辽宁老秃顶子,象鼻子沟山坡柞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桓仁。
双蕊兰的生长发育期仅有二十几天,一般在8月中旬出土,9月初枯萎后腐烂。双蕊兰分布在保护区海拔600至800米的柞树和椴树为主、坡位山中腹或下腹、坡度东南或西北、土壤类型为棕色和暗棕色森林土、林分郁闭度0.7至0.8的天然次生林中。它有粗短根状茎和成簇的肉质纤维根,与某一真菌共生。
生长习性
温带湿润型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为-14.2℃,7月平均温为23℃,年平均温为6.2℃,年降水量894毫米,土壤为暗棕壤。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860毫米,年平均气温8℃。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属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向西南延续部分,局部地段因受第四纪冰川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乱石窖(跳石塘)地貌。
双蕊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林间直射光照,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都很严格,必须在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发育。一旦改变或破坏这种生境条件,其植株生长数量将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多图
种群现状
双蕊兰在全世界为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独有,它是一种极其原始的孑遗植物,被称为“兰科活化石”。但令人担忧的是,双蕊兰如今已处于濒危境地:由于它的分布区域极其狭窄,生物习性比较复杂,其生长期仅有二十几天,株数逐年减少。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蕊兰,2009年在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的申请下,国家林业局下拨了20万元经费作为双蕊兰保护专项资金。这也是保护双蕊兰的第一笔专项资金。利用这笔专项资金,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参照双蕊兰的生存环境和已知的分布情况,在2009年5月中旬到7月下旬分成两组,对已确定的双蕊兰的分布地块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分布地块的海拔高度、树种组成、土壤、土壤湿度以及腐殖质厚度等;7月下旬到9月上旬科学家们又采用样方法调查,并对样方位置作了永久性标志,8月中旬到9月上旬,又对双蕊兰地块进行了样地定点观测。 为了加强人们对双蕊兰的认识,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在沟口和居民区设立了宣传牌。“围栏的建设能有效避免人畜破坏,这为保护双蕊兰的特殊生境、扩大种群数量奠定了基础;而通过对双蕊兰珍贵价值的宣传,使群众更加了解双蕊兰,增强公众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识。”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极危(CR)。 列入 《中国植物红皮书》中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相关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的实验室内,张丽杰老师正在进行生长双蕊兰的土壤分析和菌根细胞组织学研究。2007年以来,张丽杰老师对双蕊兰的生境及繁育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组培试验,但试验没有成功,其繁殖方式至今未知。然而,她并没有终止对双蕊兰的研究,“几年来,每到夏季我都要去保护区寻找双蕊兰植株,因为它的生长期非常短,仅有20多天,每次去我都充满期待,希望能幸运地一睹它的芳容。”
2007年第一次寻找时她就幸运地发现了几株,当时“兴奋得不得了”。她小心翼翼地取了一株,放到花盆里,填上生境土,装在保温箱内,带回了实验室。“当时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配比液,选用肉质根、根状茎、子房、苞片等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但一直没有培养出再生植株。”张丽杰对这个结果有些遗憾。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双蕊兰濒危,“正在进行的土壤分析实验主要是查明双蕊兰共生菌的类型以及其对生长营养物质成分的要求,探明双蕊兰的生存环境,为其离体繁殖及仿生境栽培奠定基础。”。珍稀濒危植物是研究植物起源、系统进化的依据。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如果这些种类灭绝,对人类来说将是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护濒危植物的重要性。
双蕊兰的发现,对开展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研究,对老秃顶子地区水文、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以及对第四纪冰缘气候和燕山运动期间植物消长研究等都有着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双蕊兰的保护工作,加强对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的宣传,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长期性研究工作,以此形成对珍稀濒危植物利用与保护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