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雙城鎮位於福建省柘榮縣縣境中部偏東北,東經119°53′32″,北緯27°14′22″,海拔667米。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183公頃,常住人口43812人。[1]

中文名稱: 雙城鎮

外文名稱: Shuangcheng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

電話區號: 0593

面 積: 1183公頃

人 口: 43812人(2017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J

常住人口: 18703人

海 拔: 667米

目錄

地理環境

雙城鎮位於縣境中部偏東北,東經119°53′32″,北緯27°14′22″,海拔667米,四面環山,是個山間盤地。周圍為城郊鄉,東北接嶺邊亭、仙山、長坑3個行政村,西南接福基岡、湄洋、前山、赤嶺4個行政村。管轄上城、北街、南街、溪坪4個行政村和城北、城南、城溪3個街道。這裡在明清時期,設柘洋巡檢司署,民國以後,是霞浦縣第四區署、霞浦上西柘洋區蘇維埃政府、霞鼎泰縣蘇維埃政府、柘洋特種區、柘榮縣政府、柘榮縣人民政府的駐地。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鎮人民政府設在柳西路65號。

建制沿革

雙城,以境內有上城、下城而得名。民國29年(1940)柘洋特種區設置雙城鎮,轄地相當今日雙城、東源、城郊3個鄉鎮的範圍,民國32年後,今乍洋鄉也包括在內。1950年初,縣人民政府劃雙城鎮(除西源、漈頭二保劃歸第三區外)為第一區,同年6月廢除舊保甲,將原來所轄的保,改建為新城、溪坪、上城、高園、仙源、乍洋、長玉、東源、青嶺9個區屬鄉。1952年7月,新城、溪坪二鄉合併成立區屬城關鎮;1956年4月又將上城、湄洋併入城關鎮,復稱雙城鎮。1958年10月公社化時,裁撤鄉鎮,新城與湄洋、上城與溪坪分別成為柘榮人民公社管轄的城湄、城溪2個大隊(當時柘榮人民公社共轄16個大隊)。1961年7月,公社管理體制下放,恢復區建制,柘榮人民公社改為柘榮區,城湄大隊與城溪大隊分別升為柘榮區所轄的新城和溪坪2個人民公社(簡稱小公社,柘榮區共轄9個人民公社),並在城區設置一個與公社平行的雙城鎮,專門管理非農業人口事務。1961年10月,柘榮恢復縣建制,柘榮區改稱城郊區。1965年2月,撤區並社,城郊區所轄的9個人民公社和一個鎮,合併為城關、東源、乍洋3個縣屬人民公社。1980年8月,城關公社析出北街、南街、溪坪、上城4個大隊,恢復城關鎮。1981年11月,城關鎮復稱雙城鎮。

歷史文化

明清以來雙城是全縣的商業區。當時形成鼎足而立的下城、溪坪、上城南門外三個小集市,共有商店百多間,大多數都是半農半商、亦工亦商的父子店和夫妻店。民國6年,上城南門外商店失火,市集消失,只剩溪坪、下城2個市集。溪坪街因地當福鼎—福安陸路交通要道,在抗日戰爭時期,海道被日寇封鎖,閩浙沿海各縣物資流通都經過溪坪,商貿曾經繁榮一時。1956年,福溫公路通車,下城位處公路旁,原來設在溪坪的國營商店遷入城內,下城街道拓寬延伸,商業漸興,而溪坪街卻日漸冷落。1980年以後,各種經濟成份商業貿易與日俱增,除將柳城路再次拓寬外,先後興建「六一五」新街、上橋路、柳西新街、柳中路、嶼北路、柳新街、小北門路、龍新街、北街農貿市場、南街農貿市場、商貿新街、太子參市場、溪坪農貿市場,把原來點狀分布的上城、溪坪、下城連成一片。至1990年,全鎮有各種商店1127家(其中國有與集體所有的商店181家,個體商店946家),風味小吃、水果攤點328家,計有從業人員3400多人。城關外來人口逾萬,故有「小縣大城關」之說。傳統風味小吃的「牛肉丸」、「泥鰍面」、「烏飯」、「鼠曲糍」,名聞遐邇。1990年,全鎮商品零售總額(包括全民及集體商業企業)4550萬元。

交通運輸

京福國道104線公路橫貫東西,是鎮與外界聯繫交通要道。東行北折而上,歷浙江、江蘇、山東、河北而達首都;西行南折而下,經福安、寧德、羅源、連江而至省會福州。日車流量達四、五千輛。由104線輻射出去的有柘泰、柘霞2條縣道,北通浙江省泰順縣,南通霞浦縣。此外,通過乍洋—石山、乍洋—長岐、湄洋—富溪、富溪—黃柏、柘榮—宅中、楮坪—英山各鄉間公路,可與縣內8個鄉鎮聯絡,交通便利。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80年代以來,鎮內基礎建設進展較快。三次拓寬柳城路和開闢各條新街巷,共鋪設水泥道路15公里、14萬平方米,同時結合鋪灌水泥路面,新挖和整修街道下水道19條、1136米,巷道下水道48條、8320米。城區木結構住宅基本上已被磚混結構的新式住房所代替。鎮內最高的樓房已達8層。1991年全鎮建築總面積已達59萬平方米,年末人均住房面積11.5平方米。全鎮生產、生活用電充裕,自來水等公共設施齊全。

科教文衛

民國後期,鎮內僅有初中一所,中心小學一所,在校學生三四百人。縣衛生院一所,中藥鋪七八間,疫病流行,求醫困難。新中國成立後,文教衛生事業迅速發展。至1990年底,全鎮已有縣立中學2所(其中職中1所)、實驗小學、完小與民辦小學各1所,幼兒園7所,在校學生5593人,其中普中1765人,職中219人,小學2292人,幼兒131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1%。文化設施有:縣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越劇團、有線電視、有線廣播、卡拉OK舞廳、溜冰場、球場、康樂球場等。醫療衛生機構有縣醫院、縣中醫院、縣防疫站、縣婦幼保健站、環衛所等以及個體藥商20多家。

風景名勝

有東山風景區、仙嶼仙廟、游朴墓、烈士墓及上下城尚存的部分城牆等。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雙城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便利。自然條件在全縣來說相對優越,農業向來以種植水稻、甘薯、大小麥、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為主,兼種蔬菜。1950年以前,由於耕作粗放,產量不高,稻穀畝產140公斤左右,甘薯絲畝產220~240公斤。農民多種甘薯,95%以上的人口都以甘薯絲為主糧。1950年以後,經過土改,推廣農業先進技術,尤其是在80年代以後推廣雜交水稻,畝產達450公斤,雖然由於人口增加,商業發展,擴建住宅區與商業區占用不少良田,境內耕地僅4608畝,但全鎮百分百人民群眾吃上大米飯。甘薯種植由水田搬到山園,甘薯絲由民食主糧轉為養豬飼料。1990年,全鎮有茶園1000畝,果園425畝,有林地6338畝,農林茶副得到全面發展。1990年糧豆種植面積6420畝,總產量2264噸,畝產353公斤,農業總產值(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21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188萬元的18.1%。其中種植業占53.51%,林業占2.2%,牧業占33.4%,副業占10.7%,漁業占0.2%。

第二產業

1950年以前,境內僅有鑄鍋、制傘、製鞋、打鐵、染布、以及加工豆腐、麵條、米粉、糖餅等二三十家手工作坊和一家小型動力碾米廠。50年代以後,縣在鎮內先後創辦米電廠、農具廠、農械廠、印刷廠、草蓆廠、製鞋廠、金剛砂廠、煉鐵廠、針織廠、毛紡廠、自來水廠、建材廠、塑料廠、茶廠、剪刀廠、紫砂陶瓷廠。1981年恢復鎮制後,創辦的鄉鎮企業有:建築工程公司、閩東製藥廠、閩東製藥二廠、茶葉精製廠;村辦及私人集資創辦的企業有:紙箱廠、剪刀廠、皮革廠、家用電器廠、五金製造廠、家具廠、玩具廠、塑料製品廠、煉鐵廠、軋鋼廠等。1990年,全鎮有鄉鎮企業454家,從業人員2494人,企業總產值1765萬元(其中:工業企業68家,產值819萬元,農業企業6家,產值19萬元,建築企業1家,產值103萬元,交通運輸企業4家,產值306萬元,商業飲食服務業375家,產值518萬元),占全縣鄉鎮企業總產值6438萬元的27.42%,當年創稅收83萬元,利潤194萬元,分別占全縣的32.5%和49.2%。該鎮工業名優產品,有傳統剪刀暢銷閩東北及江西、廣東等地,烏龍減肥茶銷往國內20多個省市並遠銷日本、南朝鮮、美國、加拿大、法國、新加坡等10個國家和地區。

視頻

雙城鎮:觀海聽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