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又見蘆花放(王華)

又見蘆花放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又見蘆花放》中國當代作家王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又見蘆花放

過了深秋的蘆葦,已被寒露浸成棕褐色。陣陣西風吹過,只見密不進人的蘆葦似波浪般起伏,騎車沿着巡井線路駛進沉靜的蘆盪,驚飛了許多停在葦梢頭的水鳥。耳邊闃無人聲,謂之有聲的,就是擠擠挨挨的蘆葦在風力的作用下發出的颯颯聲響。此時的蘆葦,已沒有春天萬稈競發的勃勃生氣,也沒有了夏日綠海揚波的怡人風韻,有的卻是飽經風霜的滄桑況味。

清明時節的蘆葦,承受着春和景明、惠風和暢的潤澤,在河邊、在灘涂、在油井旁齊刷刷地躥出地面,來到這個世界,為大自然美麗添姿添彩。漸漸抽長的葦葉在微風中搖曳,仿佛在向你招手,向你點頭致意。隨手摺一棵葦稈,用葉子摺疊成風車的葉輪,穿在蘆稈芯的頂尖處,迎風跑起來,風車嘩嘩作響。有時摘一片葦葉,捲成喇叭狀,吹起來嘀嘀咕,咕咕嘀,雖然沒有美妙的音律,但卻好玩有趣。

聽東郭葦場的工人講,蘆葦全身是「材」,潔白蘆根,生津解熱,可治高血壓;碧綠葦葉,修長清香,是端午節包裹粽子的最佳材料;絨絨蘆花,柔軟無比,可填塞枕 芯;枝枝花莖,紮成掃帚,是家居必備;還有那纖纖蘆稈,虛心素色,能用來編織工藝品和作為造紙原料。

40多年過去了。隨着人生閱歷增多,我對蘆葦又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除了一身是寶,還有3個難得的品性:一是「矢志不移」,蘆葦的根須緊密交纏,只要紮根土地,再要它背井離鄉,就相當不易。 二是「堅強不屈」,縱使蘆葦被野火燒成灰燼,一等來年,它又會「春風吹又生」。三是「沉默是金」,一年四季,它從不索取,一心守着本土,給人類帶來利益和實惠。由此而聯想到現代社會中的人,在這樣「物慾」和「操行」的同時,又有多少人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呢?

又聽說,一年四季里,深冬的蘆葦最好看。在萬物凋零時,不屈的蘆葦頂着一頭被冬霜而染成雪似的蘆花,在寒風中紛紛飄拂,顯出一種遺世獨立的孤傲 。

哦,我想起那個蘆花怒放的時節。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我被安排到亞洲第一大蘆葦盪的歡喜嶺採油廠工作。同期到達的還有於樓技校第三屆採油204班的38名學生,他們在一個叫老班長的帶領下,背上行裝,唱着「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連接在一起。同學習,同勞動,同工作,同休息,同吃一鍋飯,同扛一面旗,戰友,戰友,親密的稱呼,崇高的友誼……」奔赴歡喜嶺參加石油「大會戰」。 當時,葦塘里是沒有路的,是油田的創業者,用卡車、用拖拉機鏈軌、用礦渣,用堅實的步履,闖出了一條條路。幾百噸重的井架,千百根油管,還有那活動板房,他們人拉肩扛,布局在這人跡罕至的處女地上。你看,高高的鑽塔豎立起來,隆隆的鑽機吼叫起來,穿透了千米岩層,放噴了億年寶藏。那時葦塘里是沒有房屋的,創業]者住的帳蓬、板房、干打壘。「冬天化冰塊,夏天接雨水」蘆葦鑽透了床鋪,蜻蛙與人共床。就這樣,他們硬是打出了一千多口油氣井,百里葦海飄滿了油香。

起初,我們住的是臨時搭建的帳篷。渴了,掬一捧水罐車送來的水,累了,倚靠着採油樹歇一會兒,條件十分艱苦,但卻能激發人們的豪情壯志。量油、測氣、清蠟、掃地是採油工日復一日的工作內容;手電、飯盒、大棉襖,是我們的三件寶。建隊初期採油四隊只有29人。有了204班同學的加入,這支新組建的採油隊如同春天的蘆葦,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泥土裡探出尖尖的腦袋,奮力的拔節。就在這一年,我們先後建成了4座採油站,46口自噴井,年生產原油839500噸,也就是這一年,我們以超額完成原油生產任務和油井資料全准率百分之百等28項指標全優的業績,被石油部評為高產穩產標杆隊。1984年,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國務委員康世恩在石油部部長唐克的陪同下來到採油四隊看望大家,並稱讚我們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

歡喜嶺會戰,拓寬了我們的胸襟,讓我們變得大方、大氣、大度,變得以天下為己任,也給了我們「天人合一」的世界觀,這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還有,歡喜嶺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自己,了解自己,進而塑造、發展自己。

也許是受當時時代風尚的影響,我們原先對自己在政治上的期許很高。總覺得,要求進步就只有入黨、提幹這一條路,當個隊長、指導員什麼的,說到哪兒去都臉上有光,如果總也入不了黨,提不了干,那心靈上的打擊,唯有自己知道。後來明白,蘆葦盪識人、育人、也會用人。38名同學的職業格局,就是在艱苦的奮鬥中定格的。處長、部長、經理、部門主管、業務骨幹、勞動模範……寫到這裡,我的眼前便出現蘆葦嘠嘎拔節的景象,初春時分,解凍的河岸上,嫩紅的蘆芽悄然鑽出泥土,在料峭的寒風中,它們猶如春之宣言。

不知不覺,太陽又從西邊慢慢下落,只見籃籃的天空開始在海鷗的一聲聲鳴叫中漸漸變暗,隨着絲絲輕風,落日的光亮穿過雲縫,灑在羽毛般潔白的蘆花上,染成一片金黃,從遠處或高處望去,好像給遼闊的大葦盪鋪上了暖暖的絨毯,把冬日的寒冷瞬間驅散得無影無蹤。寧靜的歡喜嶺,顯得更加博大和安詳![1]

作者簡介

王華,原名王慶路。男、漢族,山東淄博桓台縣荊家鎮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