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楹联学会
相关资讯
庆祝厦门市楹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暨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联墨展
今年是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也是市楹联[1]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为更好利用楹联这一优秀文学艺术宣传正能量,展现特区建设四十年来的发展成就,歌颂美丽家园,市楹联学会与思明区委宣传部在厦门美术馆共同举办了“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暨市楹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联墨作品展”。本次活动以市文联为指导单位,并作为思明区庆祝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展览于11月21日上午十时开幕,来自本市楹联界、书法界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以及省内兄弟楹联学会的领导近两百人参加了开幕式。
对联
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2]、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视频
厦门市楹联学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什么是对联?为什么又叫楹联?,搜狐,2018-08-15
- ↑ 【经典一刻 】10首古体诗歌,悠悠古风袭来,搜狐,2018-10-11